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益母草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益母草作为一种妇产科用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心血管方面,基础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保护心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临床试验证明益母草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本文就益母草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在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将400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4组,各100例,有益母草注射液组、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组、缩宫素组、卡孕栓组,主要观察4组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及开奶时间。结果在产后出血方面,益母草+缩宫素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益母草组、缩宫素组及卡孕栓组,在开奶时间方面,益母草组开奶时间有提早的趋势。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促宫缩、促子宫复旧和催乳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术后应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62例行药物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三组,益母草注射液组129例,孕囊排除后给予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缩宫素组131例,孕囊排除后给予肌肉注缩宫素注射液2ml;对照组102例,未用任何药物。随访4周,观察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结果:益母草注射液组与其他组相比较,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可明显减少药物流产术后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丽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41-141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在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吉林省舒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人工流产不全产妇,试验组每天3次给予肌内注射20 mg益母草注射液,连续用药1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的患者仅仅给予他们适量的抗生素治疗10 d。比较两组产妇用药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治愈(86.7%)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治愈率(70.0%),t=1.826,P=0.012〈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Leonurus japonicus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原名茺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益母艾、苦草、坤草等,其味辛、微苦,性微寒,主要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等成分,功能辛散苦泄、行滞消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适用于血行瘀阻、水肿胀满、疮疡肿毒及皮肤湿疹等证。临床上,益母草一般用于治疗妇科病、心血管病和肾病,较少见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等皮肤科中应用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对该药的不断研究和临床验证,明确了在皮肤科中的许多新用途,具有很好疗效。本文就相关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为益母草提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益母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全草,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常用中药。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入心包、肝经,具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的功效,传统医学将益母草及其制剂应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医家称益母草为血分圣药。本文就近年来对益母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刘艳华 《中外医疗》2011,30(29):10-10,12
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在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倒腹腔镜下碴诊的输卵管间质部长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倒。观察组为腹腔镜下应用益母革注射液加套扎法切除患佣输卵管附件,对照组仅应用套扎法切除患侧输卵管。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血β-HCG值下降情况。结果益母草注射液加套扎法比单纯套扎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益母草注射液加套扎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增加了腹腔镜下手术的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09-109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将156例阴道分娩病例随机分为2组。缩宫素组单纯采用缩宫素治疗,益母草+缩宫素组则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主要观察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结果产后出血方面,产后益母草+缩宫素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促宫缩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后出血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SMI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动脉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凝固性、粘滞性、聚集性及血脂,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应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间入院分娩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产妇20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B组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C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D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安慰治疗,对比4组产妇第3产程及产后2、24 h出血量情况。结果 D组第3产程的时间较其他3组产妇明显缩短(P<0.05),且2、24 h出血量也均少于另外3组。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并加速第3产程。  相似文献   

11.
董绪萍 《医学综述》2011,17(14):2184-2187
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分娩或手术过程造成的损伤常会发生一些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益母草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妇科良药,各种单方复方制剂对妇女的许多疾病以及产后术后康复有着很好的功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符合安全高效的用药原则。近年来,广大医药工作者对益母草及其制剂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和肝法是以柔和调达,复平肝木气血及其人体气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有疏肝气、柔肝血、清肝热等。女子以肝为先天,因而和肝法在妇科病中广泛应用。带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在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强调肝在带下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将和肝法贯穿在带下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即采用疏肝健脾、养血柔肝、清肝祛湿等方法调肝气、助肝用,既可调理气血,又能助脾运化水湿以治带下病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发现:在带下病的治疗中,脾虚湿困型常用柴胡、荆芥、玫瑰花、绿萼梅、川芎等疏肝理气使肝不乘脾,阴血亏虚型则用当归、白芍、阿胶、山萸肉等滋阴补血柔肝,湿热型用栀子、茵陈、龙胆草、椿根皮等清肝泄热,肾阳亏虚型则用熟地黄、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肝肾同补等等,并总结了近代大家以和肝法治疗带下的独家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论述了妇人经闭、经漏、带下以及其他妇人易得疾病,认为妇人经闭应补气养血、清泻虚火,而针对经漏不止,应以补脾胃、升举气血,并论述了其他理论与治法,一并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妇科治病模式.对李东垣在书中的妇科用药频次以及药物归经的统计分析,可见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均为补中益气汤中的组成药物,足见李东垣对于脾胃的重视,也可见其学术思想对妇科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益母草注射液与催产素联合应用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分娩的孕妇的180例2009年9月-2012年9月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胎儿分娩后给予20U催产素肌内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记录两组患者产后2h和24h的出血数量,进行比较,评定益母草注射液与催产素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结果: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治疗组2h的产后出血量(164.3±30.2)ml明显少于单独注射催产素组(254.1±29.3)ml;产后出血的例数(3/3.3%)明显少于对照组(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的出血量分别为(201.4±28.1)ml和(286.3±30.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联合肌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和催产素能够有效的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香  宋岩峰 《医学综述》2007,13(21):1659-166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或不规则出血,是妇科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主要有刮宫止血、性激素调节、止血药物、中医药治疗及手术切除子宫止血等治疗方法。米非司酮(RU486,Mifetmstone,Mifegyne)目前在妇产科等临床专科中广泛应用,随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将其单独或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在我科进行诊治分娩的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患者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情况。结果孕产妇死亡5例,围生儿死亡7例。妊娠并发症的患者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比例均显著高于妊娠合并症。脏器衰竭数≥4个的患者孕产妇死亡和围生儿死亡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脏器衰竭数2~3个的患者。围生儿共7例死亡,均为孕周〈34周的患者。结论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在临床上应加强孕产期的保健,积极治疗合并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120例分为3组:缩宫素组,益母草组,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组。分别观察记录各组受试者第三产程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子宫收缩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缩宫素组和益母草组比较,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组在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出血量和促进子宫收缩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更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收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痛经为现代妇科常见病,以气滞血瘀型较为常见,通过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论述刘宇新教授运用自拟方化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经验,并指出: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须辨清是气滞导致血瘀还是血瘀导致气滞,审病求因,灵活用药,治以活血调经,理气止痛,同时注意用药时机,须在月经周期之前开始服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煤炭总医院2005--2013年收治的部分妇产科疾病如子宫肌瘤、产后大出血、宫颈妊娠、宫颈癌等采用介入治疗的3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分析介入治疗应用于妇产科临床的可行性。结果妇科组15例中,行栓塞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未行栓塞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组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中,除1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大出血、DIC,行子宫切除术后仍有盆底渗血不止,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外,其余病例均在应用促进子宫收缩等措施无效后立即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均收到了明显效果,避免了子宫切除的后果。宫颈妊娠及中央型前置胎盘难免晚期流产的病例均在计划手术或分娩前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明显减少了手术出血,成功避免了大出血的风险。结论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优点是具有微创性、恢复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反映临床效果欠佳。从而寻找更佳治疗。方法:将典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用丹参注射液60ml,后者用丹参注射液60ml及参脉注射液60ml治疗3周,每天1次。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速效救心丸的用量及次数、治疗前后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记录分析。结果:2组在改善症状,减少速效救心丸用量、次数,心电图及运动耐量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较单纯活血化瘀治疗心绞痛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