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性征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采用G显带及C显带技术分析272例性征异常的染色体核型.结果发现79例性染色体异常,异常率29%.结论性染色体改变是性征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对其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湛江地区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性发育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检测湛江地区180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结果 180例性发育异常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53例,与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及性反转有关;另外检出33例核型正常但男女性征发育不全者。结论 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为其性别判断、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对核型正常但男女性征发育不全者探讨了可能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3.
了解牡丹江地区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对498例患儿进行常规接种、培养及制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标本。分析结果表明498例患儿中染色体异常100例,异常检出率为20.08%。涉及异常核型30余种。100例异常染色体患者中,常染色体异常92例,性染色体异常8例,在常染色体疾病中最常见的为21三体综合征,说明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染色体病以及检出携带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病例 159例息者主要来自本院不孕症门诊,年龄22-37岁,精液检查结果为无精子或少弱精子。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镜下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4个核型,异常者加倍计数和分析。结果159例生精障碍患者中,正常核型102例,检出染色体异常57例。异常检出率为35.85%。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4例(59.65%);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6例(28.07%),常染色体结构异常7例(12.28%),见表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不孕患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对这些病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采集876对原发不孕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收获细胞、低渗、固定制片,经G显带处理后镜检进行观察研究。结果876对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168例,总检出率9.6%,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20例,常染色体异常45例,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都有异常3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原发不孕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检查分析,观察遗传因素在不孕不育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575例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培养,细胞收获,制片及G显带,必要时进行C显带检查,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发现染色体异常52例,异常检出率为9.04%。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明显异常21例,检出率3.65%,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明显异常15例,检出率2.61%,其中嵌合体4例。同时,本资料中染色体多态现象16例,检出率2.78%,主要有9号染色体倒位,大、小Y等。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对于不孕不育夫妇,染色体分析必须作为常规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羊水细胞培养,常规收获,G显带,镜下核型分析。结果 符合产前诊断指征成功培养的1430例羊水染色体中,共检出异常核型67例,检出率为4.68%,其中三体综合征25例,占异常染色体检出总数的37.3%,性染色体异常11例,占16.4%。平衡易位9例,占13.4%。其他异常22例。结合临床资料对异常染色体进行分析。结论 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目前安全,有效,最可靠的诊断胎儿染色体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男性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标本,对40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核型163例,占全部被检者40.2%。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45例。占全部被检者35.8%,占异常核型88.9%;常染色体异常18例,占全部被检者4.4%,占异常核型11.0%。结论对男性不育症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能对不育夫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遗传咨询过程中疑为染色体改变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评估遗传咨询的效果。方法对疑为染色体改变患者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统计分析不同临床表现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本文分析1862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发现异常核型121例,异常率6.5%。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37例,占30.6%;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7例,占14%;常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10例,占8.3%;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5例,占12.4%;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占1.7%;嵌合体8例,占6.6%;性反转3例,占2.5%;异态性29例,占24%。结论核型分析仍是诊断染色体异常的最简便和最经济的方法。染色体结构异常是流产的重要病因,对多次流产夫妇进行常规G显带分析不仅能明确病因,而且结合进一步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防止不平衡染色体异常患者出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儿童染色体异常核型的主要分布情况以及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给优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必要时进行C带、R带和高分辨G显带分析.结果1798例患儿中染色体异常372例,异常检出率20.7%,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异常313例,性染色体异常59例;染色体数目异常296例,结构异常76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核型患儿均有某些特异的临床表型.  相似文献   

11.
我室1992、11至1993、10遗传咨询中,对182例患者采用自体血浆半量培养法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常规制片显带分析。在就诊原因中,查出染色体异常核型23例,占受检者12.6%,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核型6例,占受检者3.3%.性染色体异态性Yq 17例,占9.3%。发现一种新型异常染色体,经湖南医科大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鉴定为世界首报桉型(一家系二代中4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异常核型分析,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帮助其制定治疗方案。方法 外周血培养,G显带,Giemsa染色。结果 68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3例,均为21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13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6例;嵌合体5例;既有数目异常又有结构异常1例。21三体综合征30例,占总检出的44.12%。48,XXY,i(Xq)(q10)1例,为世界首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优生遗传咨询中的意义。方法 对洛阳地区2065例遗传咨询者,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割片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染色体核型正常1851例,发现异常核型214例,异常检出率为10.36%。异常核型涉及到三体型、单体型、罗伯逊易位、相互易位、不平衡重排等。异常核型中,不良孕产史为89例,智力低下91例,原发闭经14例,性征发育异常及其他为30例。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不良孕产史、智力低下、原发闭经、性征发育不良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明确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异常者,应行产前诊断,避免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男性生精障碍的关系。方法对429例生精障碍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44例,检出率为10.3%。其中,无精子症、重度少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5.8%、6.1%和4.7%,以无精子症最高。染色体异常包括性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和常染色体异常,以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生精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精障碍程度越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越高。对生精功能障碍的男性患者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遗传咨询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本院自2004年以来送检的1931例外周血、脐血标本,通过染色体培养技术,G显带,必要时进行C显带检查,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931例遗传咨询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为胎儿畸形、体格或智力发育迟缓、性分化异常、不良孕产史及不育症、原发及继发性闭经等,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64种类型,196例,检出率为10.15%(196/1931),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106例,占异常核型的54.08%(106/196),性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90例,占45.92%(90/196)。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区119例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智能低下,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的关系。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G显带,镜下核型分析。结果:1438例遗传咨询门诊病人中,共检出异常核型119例,检出率为8.27%,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45例,占37.81%,性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74例,占62.19%,结合临床资料对异常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染色体异常是不良孕产史,智能低下,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应对此类患者进行常规染色体检查,有利于病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对681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28例,占不育患者总数的4.11%,其中性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者21例,常染色体异常者7例。结论染色体变异对男性生育有重要影响,对久治不愈的不孕不育患者应检查染色体以排除染色体畸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809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及临床分析,探讨染色体畸变与表型的效应关系,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异常类型和频率分布。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400带分析。结果809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中52例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35例,占67.31%;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占23.07%;性染色体结构或功能异常5例,占9.62%。52例患者反复自然流产、多次胎停育29例,占55.77%,畸形儿分娩史6例,占11.54%,女性生殖器发育不全17例,占32.69%。其染色体异常涉及3、4、6、7、8、9、10、13、14、15、21、22和X、Y等。结论染色体畸变是不育的重要因素,久治不愈的不孕不育患者应检查染色体以排除染色体畸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近5年遗传咨询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G显带,必要时进行C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6665例遗传咨询患者,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370例,检出率为5.56%。常染色体异常226例,占异常核型的61.08%,性染色体异常65例,占17.57%,染色体多态变65例,占异常核型的17.5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临床诊断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脑瘫、先天畸形、特殊面容、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外生殖器异常等858例患儿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检查,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58例。检出率为18.41%。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10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9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8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检出异常核型尤以21三体为主。提示染色体异常与儿童智力低下及发育异常有密切关系,21三体综合征Down’s syndrome仍是最常见染色体病,有效控制及预防染色体病的发生对提高人口素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