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卫生软科学》2005,19(2):141-141
山东省无偿献血工作呈现“三转一延”的新变化,2004年全省采集无偿献血总量158吨,未发现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行为。山东省无偿献血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由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转移;由一次献血200毫升向400毫升转移:由献全血向机采成分血转移;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山东去年献血总量和成分输血中的92%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一次无偿献血400毫升的比例为66%,  相似文献   

2.
我国血液采集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丕 《中国卫生资源》2003,6(6):274-275
通过对我国四种血液采集模式的划分,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论述我们应该采取的血液采集模式和无偿献血工作努力的方向。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我们应彻底摒弃有偿供血模式,逐步淡化直至取消计划无偿献血模式,倡导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追求计划自愿无偿献血模式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实现了我国献血方式从有偿向无偿的转变.初期的无偿献血是依赖于政府指令性计划的一种献血模式,它不是完全自愿的无偿献血,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献血知识更深入的了解,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将逐步过渡为公民自愿无偿献血,它是我国现阶段开展无偿献血的最佳模式,但不是最终模式,只有最终实现计划预约的自愿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采血的无序性和临床用血的有序性之间的矛盾,实现计划采血,合理用血,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赵晓芸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70-70,7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至今.我国的献血运行机制发生了更本的变化,从有偿或职业献血到义务献血:然后发展到目前的无偿献血,其中无偿献血模式发展中的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偿献血,其实是真正意义上是自愿无偿献血的过度时期。在公民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愿无偿献血,取消高额补贴的时候,政府指令性计划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缺血现象减少,临床用血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为此,对无偿献血模式转变后的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健康必读》2005,(6):i0004-i0005
如今参加街头无偿献血在大连市已成为一种时尚,平均每天都有100多人自愿无偿献血。随着自愿无偿献血的增多,享受用血待遇的也越来越多。按照大连市有关规定,该市实行“一人献血,全家享用”的用血政策,公民通过参加家庭互助和个人储血,就可解决个人和家庭单元的用血问题。然而,仍有不少献血在自己或亲人用血时,对用血政策缺乏了解而遇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东阳江市自愿无偿献血者十分踊跃,全市无偿献血100%能满足医疗临床用血需要,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殊荣。而该市农民无偿献血的比例、无偿献血“回头率”和一次捐血400毫升的比例,均居全国前列、全省之首。  相似文献   

7.
从政府指令计划献血到自愿无偿献血^[1],以及人们对无偿献血观念的更新,山西省大同市经历了约5年的时间,这期间除强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外,开展了多种形式自愿无偿献血的健康教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同市2002年仅有40%的血液来自无偿献血,从2002年开始,确立了无偿献血健康教育,使无偿献血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大同市血站顺利实现无偿献血的“四个转变一个延伸”(即指令性计划献血向公民志愿参加献血转变;献一次向多次转变;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何时告别“计划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必读》2005,(8):i0010-i0012
2005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卫生部公布的一个数据令人振奋:我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已从5%上升到79.4%,血液供应基本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自愿无偿献血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唯一途径。振奋之科,不能不冷静地看到,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频频出现的“血荒”、  相似文献   

9.
无偿献血是公民自愿,不取任何报酬的献血,它是以互相帮助的原则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颁布以来,诸暨市为提高公民对无偿献血的认可性,扩大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提高无偿献血率,更好为社会服务,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社会性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的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率,收到一定成效。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率由1999年的24%上升到2006年的102%,街头自愿献血人数由1999年的380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9272人次,如此幅度的提高,与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关系。无偿献血健康教育经费投人从1999年的0.2万元/年,逐年增加至2006年的24.1万元/年。  相似文献   

10.
《健康必读》2007,(11):6-9
深圳市自1993年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以来,已连续九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连续四届被国家授予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城市,深圳的无偿献血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无偿献血模式。2007年8月28日,由卫生部医政司主办的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在深圳隆重召开,深圳模式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进一步肯定。为了让更多的血站能够全面了解深圳模式的内涵,我们特编发此文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总结分析了宁波地区高等院校2004年自愿无偿献血试点阶段、2005年的无指标自愿献血发展阶段、2006年巩固阶段的各个时期工作重点。结特别是目前仍在进行的建立献血调控机制,推动高等院校献血向日常化发展整个工作的历程,从指令性计划献血向无指标自愿献血转移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推动自愿无偿献血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推进,昆山市的采血模式已经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单位集中采集发展到街头流动采血车的公民自愿献血,提前实现100%自愿无偿献血目标,荣获江苏省“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曹彩霞 《现代保健》2010,(13):125-125
随着无偿献血模式的改变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广泛开展,目前保定市自愿无偿献血提供血量已基本满足临床需求,且几乎全部来自街头。因献血者的献血时间跨度长,饮食状况和献血知识参差不一,使乳糜血出现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为了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浪费,笔者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临床应用,追踪调查,证明此法可有效提高乳糜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使用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台州市临床用血在2003年就实现了血源100%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目前台州市的无偿献血模式为:以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为主,团体应急无偿献血为辅。由于台州市四季分明,街头自愿献血受天气影响大,1~3月和7~9月为献血淡季,故街头无偿献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有关法律[1],动员台州市各单位团体无偿献血以补充街头无偿献血的不足。笔者对近2年台州市无偿献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罗庚华 《健康必读》2008,(11):11-12
近几年来,娄底市的无偿献血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自愿无偿献血率、出库血液合格率、服务满意率三个100%;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连续四年被湖南省卫生厅授予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在不久前召开的“湖南省2004—2007年度全省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再度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提起这些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3月29日“江苏省无偿献血招募研讨会”上获悉,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在思想和行动上已逐步从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转变,苏州2005年的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为招募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无偿献血事业,来自全省的14个采供血机构参与了宣传资料的评选活动,对社会效益较好的创意宣传进行了经验交流。“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登上了无偿献血车,帮妈妈掳起袖子开始献血”,这是一组无偿献血以耳濡目染为主题的抓拍图片;“献血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一组关于从小让孩子认识到献血可以救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意识理念与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冬玲 《中国医师杂志》2002,4(12):1301-1303
《献血法》实施以来 ,国内各地区的无偿献血工作发展很快 ,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已成定势 ,并朝着自愿无偿的方向发展。以街头采血车为主的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表现出巨大的潜在优势 ,人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关注与参与使我们有理由认为 ,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将会步入全面良性运行。1 当前国内开展无偿献血的三种模式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分析这样一个问题 :究竟哪一种无偿献血的模式能使献血者征召更为成功 ,并建立起一支固定献血队伍 ?当前国内开展无偿献血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以政府行为为主。表现为每年下达献血计划 ,逐级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适合于军队血站特点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满足临床安全用血需求,保证突发事件中的血液应急储备。方法按照国家对无偿献血工作提出的"两化三转变"新要求,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机构管理、服务理念等方面入手,规划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的献血服务模式。结果拓宽无偿献血渠道,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无偿献血工作成效显著。结论为推动军队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影响无偿献血模式的多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模式的影响因素,促进无偿献血制度可持续发展。[方法]应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抽取自愿无偿献血者、计划组织无偿献血者、未献血者共5 012人进行调查。[结果]对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及不同的心态、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家庭因素均影响无偿献血行为。[结论]加强领导和政策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献血者的献血意识和热爱献血的态度,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和强化血站服务意识,有助于建立自愿无偿献血模式。  相似文献   

20.
白剑峰 《健康必读》2005,(7):i0008-i0008
我国是一个用血大国,也是一个缺血大国。从全球来看,在科学家尚未发明血液替代品之前,自愿无偿献血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唯一途径。目前,我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已从1998年的5.5%上升到71.5%,成绩显。但是,各地无偿献血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仍存在有偿供血;部分地区依靠政府下达计划指标献血,甚至大量从外地调血;有的地方宣传工作滞后,社会参与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