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院自 1996~ 2 0 0 0年 ,四年中应用带蒂阴囊纵隔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 4 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 0例患者年龄 3~ 15岁。其中 3 5例为阴茎阴囊型 ;5例为阴茎型 ,均行过阴茎下曲矫正术 ,尿道缺损长度为 2~ 5cm。1.2 手术方法 全麻下 ,患者平卧位 ,用 4号丝线将阴茎翻转缝合于下腹壁 ,通过异位尿道外口留置适当直径的一次性尿管于膀胱。在阴茎腹侧中线两侧等距离作一纵行切口 ,此两切口的距离应为 0 .5~ 0 .8cm ,深达阴茎白膜。将两切口以阴囊中线为中心向下延长 ,深达阴囊浅筋膜下 ,自…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至1996年共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56例,出现并发症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6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26岁。阴茎型15例,阴茎阴囊型36例,阴囊型5例。l期手术43例,I期手术13例。合并隐睾症5例,明茎头发育不良3例,阴囊发育差2例。手术方法①体位: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平卧位,作耻骨上膀眈造沙术。②矫正阴茎下曲。方法是沿冠状沟下0.3cm环形切口,逐层切开直达白膜,于阴茎腹例正中作纵形切口距原尿道口0.3cm处,彻底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素条及挛缩的阴茎筋膜,直至白膜。使阴茎体下曲充分矫正。③阴囊皮瓣切取及尿道…  相似文献   

3.
尿道下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过去多采用Denis Brown氏法或其改良法,分二期手术。自1978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24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于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26岁。阴茎型8例,阴茎阴囊型12例,会阴型4例。入院时已作过阴茎下曲矫正者5例。手术一次成功者21例,因合并症失败者3例。24例中21例术后已半年以上,随访结果,排尿均正常。二、手术步骤 (一)阴茎下曲矫正:沿冠状沟环形切开阴茎包皮,于腹侧保留一矩形皮瓣(图1)。在矩形皮瓣与尿道开口间,纵行切开阴茎腹侧皮肤后,分别从尿道沟两侧,切开阴茎筋膜至阴茎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0年9月~2003年8月采用阴茎阴囊连续孤形带蒂皮瓣制成联合皮管作新尿道治疗重度尿道下裂35例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本组35例 ,年龄3~17岁 ,平均6 5岁。均为阴囊型尿道下裂 ,均行了一期阴茎下曲矫正、尿道成形术。阴茎伸直后阴茎头尖距尿道外口距离5 0  相似文献   

5.
采用Broadbent法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13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3例 ,年龄2.5~11岁。阴茎型10例 ,阴茎阴囊交界型3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茎下曲畸形 ,不能直立排尿。二、手术方法与阴茎头缝一牵引线。在阴茎腹侧围绕尿道口作两条平行切口 ,宽度为支架管周径 2mm为宜 ,两切口斜向阴茎背侧达冠状沟 ,掀起皮瓣远端做皮下分离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在尿道口插入合适的导尿管做支架 ,导尿管送入膀胱 ,放空尿液后 ,远端暂时予以封闭。皮面向里将皮瓣包绕导尿管卷成皮管 ,7~…  相似文献   

6.
王德华  徐继会 《贵州医药》2007,31(6):520-520
尿道下裂修复方法较多,但各种方法均有一定局限和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自李式嬴[1]1984年报道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后,曾得到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2000年来我们应用该方法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年龄5~16岁,术前分型:阴茎型4例、阴茎阴囊型8例;其中3例为二期手术,属阴茎型,经一期手术解除阴茎弯曲后为阴茎阴囊型,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曲畸形。1.2术前准备术前3天清洁会阴部,每日用1‰新洁尔灭清洗。术前1日静滴抗生素,尿常规检查无泌尿系感染。1.3手术方法1.3.1阴茎下曲矫正对一期手术或分期手术阴茎下曲未满意矫正者,必须矫正阴茎下曲畸形。距冠状沟0.5cm环形切口及阴茎腹侧纵切口,袖套样剥离阴茎包皮,切除松解挛缩的纤维索,尿道口自然回缩。注意保留尿道口周围1cm皮肤,避免穿破尿道。如尿道口狭小,则于尿道腹侧适当切开后用7-0可吸收线缝合,双极电凝仔细止血。1.3.2尿道成形绕尿道口向阴囊设计阴囊纵隔皮瓣,宽1.8~2.0cm,长度以尿道口至龟头远端并略长1cm,在阴囊肉膜层剥离,注意保护阴囊纵隔血管丛,剥离至皮瓣能无张力向阴茎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先天性阴茎下曲的矫治经验。方法先天性阴茎下曲患者401例,年龄1—26岁,平均2.5岁≥阴茎下曲伴尿道下裂者383例,不伴尿道下裂者18例;阴茎轻度弯曲295例,中度弯曲85例,重度弯曲21例。先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阴茎皮肤脱套,仍存在阴茎下曲者采用背侧白膜折叠术,有尿道下裂者再行尿道成形术。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396例手术一次成功,阴茎下曲纠正。结论先天性阴茎下曲首先松解阴茎腹侧尿道及周围纤维条索,阴茎脱套,大部分下曲可矫正,必要时采用背侧白膜折叠术。  相似文献   

8.
尿道下裂为泌尿科常见疾病,是先天性尿道畸形。病人尿道海绵体缺,如阴茎由于纤维索条牵拉至向腹测弯曲,严重影响阴茎的发育。临床上需行阴茎下曲矫正及尿道成形手术。手术精细,且术后并发症多,成功率又低。我们经过1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对保证其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1 临床资料尿道下裂15例,年龄3—5岁,平均7岁。其中阴茎体型8例,阴茎阴囊型4例,会阴型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双面带蒂包皮瓣技术I期修复尿道下裂.方法 自1998至2009年采用双面带蒂包皮瓣技术I期修复尿道下裂85例.年龄2~18岁,平均5.2岁.其中冠状沟型27例,阴茎型50例,阴茎阴囊型8例.切除纤维束带,充分伸直阴茎,矫正下曲畸形.切取双面带蒂包皮瓣形成皮管旋转90.至阴茎腹侧重建尿道,包皮外板覆盖尿道及创面...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0年3月至2004年4月,对31例尿道缺损长度〉5cm小儿重度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包皮岛状皮瓣联合阴囊纵隔皮瓣行尿道成形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年龄1.5~8岁。按矫正下弯后尿道口退缩位置来分型,阴茎阴囊型15例,阴囊型16例,均伴有中一重度阴茎下曲。合并双侧隐睾1例,单侧隐睾2例,阴茎阴囊转位3例,手术均一期完成尿道成形。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采用改良皮条埋藏法治疗尿道下裂35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年龄3~12岁。阴茎型尿道下裂21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2例,会阴型尿道下裂2例。有明显尿道弯曲26例,无明显阴茎弯曲9例,尿道弯曲一期矫正术后3~6月21例,6月以上5例。1.2手术方法:有明显尿道弯曲者先矫正阴茎弯曲,3个月后再进行尿道成形术。无阴茎弯曲或弯曲不明显可直接行尿道成形术。自冠状沟一侧开始向下绕过尿道外口作U形切口,至对侧冠状沟,可向一侧包皮内板横行伸长,使皮条长度能穿过阴茎头隧道达正位尿道口位置,U形切口…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最常见的一种尿道畸形。手术方法达二百多种。尿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约占15~30%)。我院在1990年3月~1991年2月间创用阴茎、阴囊正中带蒂皮条行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5例,全部治愈。现将初步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5例患儿均系男性,年龄5~12岁。阴茎体型3例,阴茎阴囊型2例。阴茎发育不良者,先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一疗程,使阴茎增粗,包皮增厚,有利操作及增加皮瓣的血液循环。二、手术方法(一)阴茎体型:1.阴茎头穿过缝线作牵引,尿道内暂时留置导尿管以便尿道及皮条的游离(图1)。2.取阴茎腹侧正中绕尿道口作  相似文献   

13.
董克刚  游海等 《云南医药》2002,23(5):388-389
尿道下裂手术长期以来尿瘘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一直较高。近年来我科经技术改进治疗70例获得较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5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各型尿道下裂 70例 ,其中阴茎阴囊型及会阴型 19例 ,阴茎型 4 6例 ,冠状沟型 6例。年龄 2~ 13岁(平均 4 5岁 )。其中伴有隐睾 14例 ,阴囊分离及阴囊转位的会阴型 12例 ,术前均作染色体检查确定性别。手术选择 :对阴茎阴囊及会阴型和有阴茎下弯的阴茎型共 5 6例行Duckett或Duckett加Duplay手术 ;对无阴茎下弯的阴茎型及冠状沟型 14例行Flip -Fla…  相似文献   

14.
我科近2年来应用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儿8例,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方法:(1)术前常规灌肠。氯胺酮基础麻醉下用自制穿刺扩张器行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2)矫正阴茎下曲,沿冠状沟下1.5mm 环形切开皮肤至白膜,在阴茎腹侧正中纵行切开皮肤至原尿道外口3mm 处,沿白膜表面彻底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及挛缩的阴茎筋  相似文献   

15.
1997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会阴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32例,其中9例采用膀胱黏膜代尿道,均获成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9例,年龄1~12岁,平均4岁。合并隐睾症者2例,阴茎囊转位者3例,阴茎发育不良2例。所有病例常规行染色体检查,均为男性。2手术方法9例均采用膀胱黏膜代尿道。麻醉后取仰卧位,双腿略分开。经尿道插入(F8~F10号)导管,冠状沟下5m m切开包皮,脱袜式松解到阴茎根部。彻底切除阴茎腹侧和尿道末端挛缩筋膜,阴茎完全伸直,修剪掉膜状尿道,量出尿道口至龟头顶端的长度。经导尿管注入空气100~200m l,使膀胱充盈,作下…  相似文献   

16.
江铎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3):303-303
我院自1995年4月~2002年7月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48例 ,均行I期修复手术 ,成功率91 7 %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 ,年龄18个月~17岁 ,平均5 9岁。阴茎型36例 ,阴茎阴囊型11例 ,阴囊会阴型1例。并发双侧隐睾2例 ,单侧阴睾7例 ,单侧斜疝5例。1 2手术方式 :48例中 ,采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法23例 ,采用带蒂横行包皮岛状皮瓣法18例 ,两者联合法4例 ,阴茎腹侧包皮皮瓣法3例。术中同时行尿流改道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32例 ,仅用尿道支架管引流16例。2结果48例中术后发生尿…  相似文献   

17.
本院自 1988年以来收治 19例尿道下裂病人 ,其中 12例阴茎背侧包皮过长 ,通过施行带蒂包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尿道下裂成形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年龄 4 19岁 ,平均 6 5岁。其中阴茎型 9例 ,阴茎阴囊交界型 3例。本组尿道外口均在阴茎腹侧异位开口 ,直立排尿 ,其中 4例尿液呈喷洒状 ,但尿流方向正常 ;2例外口狭窄 ,尿流细 ,查无肾积水。全部病例阴茎均明显下弯 ,背侧包皮过长呈鹰帽状。心、肺、双肾及肾功能均未见异常。1.2 手术方法1.2 .1 尿流改道 :常规硬膜外麻醉后 ,先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本组36例,术中尿道内插入F8~12导尿管或细硅胶管,距冠状沟0.5cm环形切开阴茎皮肤,紧贴阴茎白膜"脱套"状分离至阴茎根部皮肤,矫正阴茎下曲。沿标志线将包皮内板切开形成一带蒂矩形皮瓣,充分游离与皮瓣相连的血管蒂,使皮瓣旋转90°至腹侧且无张力。包皮内板绕F10-12硅胶管,用5-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成管状。将皮管近端与尿道远端作斜形端端吻合,皮管远端经阴茎头隧道形成正位尿道外口,留置硅胶导管插入膀胱。包皮背侧正中切开并转移至腹侧,覆盖新尿道,分二层缝合皮肤。结果随访3个月~5年,32例术后站立排尿通畅,2例合并尿瘘,经二次手术修复成功。2例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和留置导尿而愈。2例患者成年后性生活正常。结论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很少出现尿瘘、感染、切口裂开、尿道狭窄等并发症,能够达到儿童一期矫治、阴茎伸直、阴茎外观满意和恢复良好的排尿功能以及成年后有正常性生活能力等现代尿道下裂矫治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 1991年至 1998年 3月行带蒂阴囊皮管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 4 6例 ,获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6例 ,年龄 4~ 18岁 ,平均 8.6岁。其中冠状沟型 3例 ,阴茎型 3 5例 ,阴茎阴囊交界型 6例 ,阴囊型 2例。术前均有 15~ 90°的阴茎弯曲。 10例曾行阴茎矫曲术而残留 15°以上弯曲 ,3 6例术前未行任何修复术。 4 6例中 ,有 4 1例一次手术达阴茎伸直 ,新建尿道外口于阴茎头或冠状沟 ,排尿通畅 ,无尿道瘘等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 89.1%。 5例手术失败 ,并发尿道瘘 4例 ,原因为缝合张力过大或感染 ,均行瘘孔修补术而愈 ;切口裂开 1…  相似文献   

20.
尿道下裂是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1989年6月~1998年12月,采用带蒂包皮皮管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1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年龄2岁~26岁.1.2手术方法阴茎伸直:距冠状沟0.3 cm处作包皮内板环行切口,深达阴茎海绵体白膜,自冠状沟切口至原尿道口下方,充分游离阴茎皮肤,彻底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条和挛缩的阴茎筋膜,直达白膜,使阴茎充分伸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