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Uncut Roux-en-Y(U-RY)吻合与改良U-RY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2例患者资料,按照不同吻合术式分为两组,其中44例行U-RY吻合为U-RY组;48例行改良U-RY吻合为改良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0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首次通气和住院时间少于U-RY组(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6%(7/48)小于U-RY组29.5%(13/44);术后随访1年,U-RY组患者共发生闭合点再通发生率9.1%,改良组暂无闭合点再通发生(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改良U-RY吻合安全可行,较传统U-RY吻合术吻合,术后恢复快,可一定程度降低闭合口再通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原发性胃癌病人胃肠动力、炎性应激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病人89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44例,采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而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胃肠动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病人胃肠动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术前两组病人的炎性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炎性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1年总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DG对原发性胃癌病人的疗效较LADG更佳,不仅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对机体的炎性应激反应较小且不影响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胃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布朗吻合与Roux-en-Y式吻合术的疗效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治疗的胃癌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布朗吻合术,B组接受Roux-en-Y式吻合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定量分析肠道菌群中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受试者血清中胆囊收缩素水平;随访5年,记录病人术后1年并发症及5年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流食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病人肠球菌和肠杆菌明显低于A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B组病人胆囊收缩素水平低于A组,B组病人残胃炎、残胃溃疡、残胃癌变、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结石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切除布朗吻合与Roux-en-Y式吻合术对胃癌病人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且Ro...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1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微创组54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和开腹组(传统开腹手术)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微创组和开腹组CEA、CA19-9、CA125、CRP测定值均较本组术前降低(P0.05),术后微创组CEA、CA19-9、CRP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率(12.96%vs.18.33%)、2年复发率(9.26%vs.6.6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效果可靠、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进展期胃癌1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行分组处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91例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9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观察组给予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比较两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淋巴结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ACTH、CRH、PGE2创伤反应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两组CA199、CEA、AF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0%,较对照组13.19%低(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但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创伤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且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完全3D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在远端胃癌D2根治Roux-en-Y吻合术中的围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D2根治性Roux-en-Y吻合术治疗远端胃癌19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14例行完全3D腹腔镜手术,79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体积、肿瘤TNM分期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3D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56.23±24.14)mL比(121.39±47.78)mL]、手术切口长度[(4.46±0.97)cm比(21.57±3.20)cm]、术后拔除胃管时间[(13.57±1.16)h比(58.62±27.3)h]、术后排气时间[(42.72±23.50)h比(64.25±26.05)h]、总住院时间[(7.17±1.24)d比(10.75±1.24)d]均少于或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3D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Roux-en-Y吻合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清扫目的和临床疗效,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36例胃癌患者术前静脉血清CEA和CA19-9水平,分析CEA和CA19-9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术后复发转移67例。术前血清CEA阳性率为48.5%(66/136),CA19-9阳性率为43.4%(59/136)。CEA阳性与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有关(P=0.011、P=0.018、P=0.021、P=0.024),CA19-9阳性与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8、P=0.045)。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0.6%(40/66)和61.0%(36/59),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8.6%(27/70)和40.3%(31/77),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明显高于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P=0.010、P=0.01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P=0.003、P=0.007)。结论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检测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联合检测血清CEA和CA19-9水平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研究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观察对远端胃癌根治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远端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FTS组)痛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病人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并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3天检测病人外周血清中IL-6、CRP、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结果:FTS组与对照组比,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而术后并发症两者无显著差异.FTS组与对照组比,术后第1、3天外周血中CRP和IL-6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0.05);CD4/CD8比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能缓解远端胃癌手术病人的术后炎症反应,保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探讨一期切除手术在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一期切除吻合术,对照组给予结肠次全切分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结肠癌肿瘤标志物CEA、CA72-4和CA125水平的变化。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CEA、CA72-4和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一期切除手术在治疗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方面能有效地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缓解肠梗阻的同时,确保了结肠癌的根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腹腔热灌注及静脉化疗在晚期胃癌腹膜转移转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7年7月~2021年4月收治的晚期胃癌腹膜转移病人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腹腔热灌注及静脉化疗,研究组41例,行阿帕替尼联合腹腔热灌注及静脉化疗,两组病人均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效果,随访1年。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药物安全性,比较两组手术切除情况、肿瘤退缩情况及随访期间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贫血、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肿瘤退缩分级(TRG)优于对照组,1年总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腹腔热灌注及静脉化疗用于晚期胃癌腹膜转移转化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和75例同期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结果: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组的癌胚抗原水平(59.21±11.84)ng/mL和CA19-9水平(72.16±13.81)U/mL明显高于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组(P<0.05);肿瘤直径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癌胚抗原水平及CA19-9水平越高,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腹水与CEA及CA19-9水平呈正相关(r=14.394,P<0.05)。结论: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可作为识别Ⅳ期胃癌有无腹膜转移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对Ⅳ期胃癌的诊断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远端早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早期胃患者共64例,研究人员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法不同,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28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CEA、CA199、CA125、PGI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CEA、CA199、CA125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GI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RP、IL-6、TNF-α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CRP、IL-6、TNF-α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及炎性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优于开腹手术患者,疗效确切,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三角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BillrothⅠ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远端胃癌D2根治临床病人13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组65例,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三角吻合术;对照组70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BillrothⅠ吻合术。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及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243.5 min,对照组180.2 min(P=0.005);观察组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52.4±7.5)h,对照组为(45.8±5.3)h(P=0.042);观察组近端距离肿瘤为(48.2±7.5)mm,对照组为(40.4±5.6)mm(P=0.034);观察组远端距离肿瘤为(68.5±6.95)mm,对照组为(56.2±6.5)mm(P=0.028);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为(34.8±8.4)个,对照组为(22.2±7.9)个(P=0.04);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为(45.9±10.9)ml,对照组为(80.4±16.3)ml(P=0.018);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4±2.4)d,对照组为(10.4±1.7)d(P=0.016)。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三角吻合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技术用于胃癌远端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后炎性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行胃癌远端根治术患者,根据所采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5例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而对照组患者37例则采用全腹腔镜下毕Ⅱ式联合Braun吻合术。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胃肠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均以( ±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IL-8、IL-6、TNF-α和hs-CRP等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三角吻合术作为腹腔镜胃癌远端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炎性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远端胃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single incision plus one port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SILDG+1)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SILDG+1组);收集同期由同一手术团队行传统五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multi-port laparoscopy distal gastrectomy, MLDG)的48例病人作为对照(MLDG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状态、美学效果。结果 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显示:SILDG+1组与MLDG组比较,手术时间长[(219.1±15.1) min比(196.3±23.0) min,P<0.001],出血量少[(96.7±14.8) mL比(105.3±18.1) mL,P=0.01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31.14±5.84) h比(39.21±5.26) h,P<0.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1.98...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粮治术(腹腔镜组)及40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4.6±38.4)min和(166.1±36.8)min(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肿瘤根治程度、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微创优势明显,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224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112)与开腹组(n=112)。开腹组实施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两组围术期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术后炎症指标情况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距肿瘤距离和近切端距肿瘤距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围术期指标方面,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在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两组术后各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术后IL-6、TNF-α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8.0%与对照组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4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予以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对照组104例,予以腹腔镜BillrothⅠ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营养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8/100),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62%(10/104),经χ~2检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743,P=0.102)。结论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促进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是胃癌患者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价值。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39例患者为研究组,行开腹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分别为(146.01±28.78)mL、(233.42±20.11)min、(6.01±0.78)cm和(30.01±12.76)个;对照组为(318.52±61.12)mL、(179.24±18.72)min、(18.52±1.12)cm和(31.85±15.13)个。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优于研究组(P0.05);2组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5±0.71)d、(3.95±0.71)d和(13.15±2.04)d,对照组为(5.05±0.90)d、(5.85±0.91)d和(21.22±3.91)d,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P0.05)。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不仅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还有切口变小、出血减少、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未来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OX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组(对照组,n=19)及SOX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组(观察组,n=16)。记录两组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共计发生化疗相关不良反应15例次,严重程度以I级、Ⅱ级为主。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患者数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93.75%vs 63.16%,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病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数值高于对照组(93.75%vs 84.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