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ICU护士职业危害认知与职业防护的现状,为临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法调查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40名ICU护士,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职业危害认知、职业防护措施执行情况与影响ICU护士职业防护的主要因素。结果:240例护士对职业危害的知晓率为98.3%,对职业防护措施的执行率仅为26.7%;执行情况最差的行为是"接触到可疑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进行外耳道消毒"和"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前带护目镜";影响ICU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病情危急或工作繁忙导致来不及进行防护,占82.5%。结论:ICU护士的职业防护认知程度较高,但执行程度不够理想,未能达到标准预防,应当针对影响执行率的因素进行干预,适当降低工作强度,提高ICU护士的职业防护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手术室职业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从5所三甲医院中选取188名在职手术室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所有手术室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从而了解手术室职业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概率比较高,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得分与护士的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有无HBV抗体、有无血液体液溅到眼睛的情况、有无针刺伤史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手术室护士学历越高、年龄越长、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以往职业伤史的得分越高,则护士的职业危害意识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得分越高。结论:学历、职称的高低对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有一定影响,医院应该重点培训低职称、低学历的手术室护士,同时对所有护士进行定期培训,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手术室孕期护士的职业防护情况。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清远市三所市属医院的70名孕期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孕期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程度和防护行为。结果:对释配抗肿瘤药物、医疗仪器引起的辐射、吸人高频电刀使用时所产生的气味、接触环氧乙烷灭菌的物品、吸人麻醉废气等潜在的职业危害认知程度相对较弱,与之相应的防护行为有待提高。结论:手术室独特的工作环境不仅会对孕期护士的身体健康存在危害,也增加了早产和胎儿发育异常的风险。应加强手术室孕期护士的职业防护的教育,以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医院应提供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促进职业安全防护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对86名CT室实习护士职业危害认知情况及防护行为进行调查,了解CT室护士职业危害认知情况及防护行为的现状。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CT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并使其掌握正确的CT职业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问卷对某三甲医院ICU护士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ICU护士在MDRO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得分为(23.52±2.23)分,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情况无差异,不同年资、培训次数和领导的重视程度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结论: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仍需进一步加强,需重点加强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情况与执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7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并通过现场调查的形式了解护士对标准预防的执行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70.6%的护士未能完全掌握标准预防知识,仅有54.1%的护士能够在工作中按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防护;客观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护龄、学历是影响标准预防认知的主要因素,学历、职称是影响标准预防执行的主要因素;主观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护士认为工作繁忙、无标准预防流程、防护用具缺乏是影响标准预防执行的主要原因,分别占80.0%、75.3%和70.6%。结论:目前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程度和执行程度均较低,需要加强低年资、低学历护士的相关培训,制定标准预防工作流程,减少工作强度,合理配备防护用具,从而提高标准预防的执行。  相似文献   

7.
ICU护士的职业损伤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U是医院抢救重危患者的重要场所 ,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在ICU工作的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 ,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笔者现对ICU护士的职业损伤与防护作一探讨 ,以期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改善职业环境 ,把职业损伤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工作危害了解情况与工作防护现状。方法: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人员工作危害调查问卷,使用随机抽样法对医院54名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相关调研,调研内容包含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工作危害了解情况与防护现状。结果: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工作风险了解率为96.3%,主管护师对工作危害知识的了解情况高于护士(P0.05);重症监护室护士叙述导致其工作风险升高的首要原因为"患者情况危急,没有时间采取防护"(占92.59%)。结论: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防护风险尚未得到改善,没有较好地实行医护人员工作中需要遵守的的"标准预防",对适当调试工作难度,拉升护士工作防护的依从性,完善工作防护管理措施等实施方案有必要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手术室护士对于标准防护的认知状况,为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标准防护意识及认知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手术室护士能够主动按照标准化措施做好防护,保护自身安全,对预防医源性感染以及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市三所医院手术室就职的护理人员中选出80名,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并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本次8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锐器损伤处理、职业暴露相关概念、常见疾病的传播途径、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法、皮肤锐器刺伤后自我防护处理措施等的答对率较高。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自我安全防护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需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门培训和强化安全防护管理,减少职业暴露危害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状况,强化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其职业暴露危害。方法选取80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观察组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1个月,带教老师主要针对医院常见危险因素,强化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其职业暴露危害。对照组在其他科室实习。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比较2组实习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2组实习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可有效减少其职业暴露与伤害,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唐泽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52-153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采血护士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方法:对本站32名采血护士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知识,职业安全防护,锐器刺伤发生率的调查,对采血流程进行危险性分析,找出控制点,制定出安全防护措施。结果: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与往年相比下降57%,采血护士应进行常规的职业安全防护专题培训和复训,防止职业暴露,减少职业危害。结论: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血液内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范体系,强化防范体系的管理工作。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血液内科工作的护理人员26名作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问卷,对血液内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进行调查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引发职业暴露风险的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血液内科护士职业暴露一般分为事故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心理社会危害和噪音危害。其中,事故性危害得分为(6.54±2.44)分,处于职业暴露排序的第一位,生物性危害防护得分为(3.83±0.54)分,处于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第一位。护理人员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无职业暴露经历、未接受过系统培训是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论:构建职业暴露防范体系,还应从强化职业培训、落实安全操作流程、完善防护物品配置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5~2017医院手术室护士60名,对其开展职业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可知,45名护士具备完整的职业侵害认知,15名护士具备不完整的职业侵害认知,无护士不具备职业侵害认知;通过调查可知,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主要类型为刺伤,其次为化学消毒剂损伤及放射线损伤,职业病等。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原因分析,加强护士的职业侵害防护意识,对各类防护措施进行制定,使操作流程更为规范,对化学消毒剂进行合理使用,加强C臂X光机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可使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14.
张萃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59-60
目的:在现有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护士尽量减少职业危害,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高度重视护士的身体健康,从预防入手、规范管理健全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程度.结果: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使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明显降低,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肛肠科护士职业暴露认知调查,提出针对职业暴露的合理化管理建议。方法:选取医院肛肠科1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暴露因素设计调查问卷,调查肛肠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从中查找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肛肠科护士职业暴露认知仍有待提高,防护措施继续提高,管理规则明显欠缺。结论:肛肠科护士易发生职业暴露,主要是由于没有引起护士足够的重视、防护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等,所以应加强肛肠科护士的防护培训、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加强管理与培训,确实有效地预防肛肠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  相似文献   

16.
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防护认知水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认知水平。方法: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和南昌市其它两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65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职业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去污区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情况、锐器损伤和损伤后处理情况。结果: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认知水平差,锐器损伤率高,损伤后进行血液检查和高价球蛋白注射率低,报告上级人员就更少。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认知水平差,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防护意识,防止乙肝和艾滋病毒在工作人员中蔓延,保证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暴露因素,提出防控管理建议。方法:研究对象为肛肠外科的14名护理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肛肠外科护理人员对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护士的一般情况、血液传播疾病防护认知及行为、血源性疾病职业接触情况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控制建议。结果:肛肠外科护士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在防护行为上明显欠缺。结论:应加强对肛肠外科护士进行血源性疾病职业防护培训,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相关管理及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业暴露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等问题.方法:选用随机抽查法,对5家基层医院100名护士进行职业防护的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护士防护知识淡薄,对由污染针头和其他器械传播乙肝、艾滋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潜在感染的危险高.结论:基层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建立医院防护管理体系,加强防护知识培训,重视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通过健康防护减少对手术室护士的伤害。方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防护宣教。结果:手术室的危害因素众多,防护意识较差。结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健康防护知识教育,使其减少伤害。  相似文献   

20.
正目的:通过问卷方法调查某市反射按摩行业从业人员对自我保护及职业防护的认识程度,促进反射按摩行业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企业管理者对职业防护的重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某市反射按摩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及内容调查。结果:此次被调查的反射按摩行业企业管理者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低,从业人员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比例低,大部分从业人员发生过不同程度劳损及职业伤害。结论:某市反射按摩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防护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