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目的:探究七叶硝矾洗剂与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1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术后对照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硝矾洗剂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消失、水肿消失、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7d后的疼痛评分(VAS)及水肿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94%,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水肿消失、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d、7d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水肿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治疗较金玄痔科熏洗散疗效好,能有效镇痛,缓解水肿,缩短患者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81-882
目的 :观察痔浴净坐浴熏洗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每日清晨予以痔浴净坐浴熏洗,对照组术后每日清晨予以温开水坐浴熏洗。结果:患者术后第3、7天痔浴净坐浴熏洗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及创面水肿,治疗组愈合时间(23.40±1.90)d,较对照组(27.83±3.46)d明显缩短(P0.05)。结论:痔浴净坐浴熏洗可缓解痔术后疼痛、减轻水肿及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熏洗灌肠液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混合痔且为湿热下注型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在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基础上,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分别予熏洗灌肠液及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均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水肿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熏洗灌肠液坐浴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且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10-101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收治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予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1次/d,每次20 min,治疗结束后以碘伏擦拭创面消毒,外盖无菌纱布。12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创面愈合情况;实验组40例,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以中药煎汁熏洗坐浴替代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创面疼痛、红肿症状改善情况及创面愈合平均时间。结果:1创面疼痛:对比两组术后第6天(P=0.043)、第9天(P=0.019)创面疼痛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创面红肿情况:对比两组术后第6天创面红肿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39);第9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10.24±1.77)天早于对照组(12.74±1.65天),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用中药熏洗能有效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红肿,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痔瘘熏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剂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临床确诊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痔瘘熏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皮肤康洗剂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痔瘘熏洗剂熏洗治疗湿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照射的效果。方法: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联合微波照射,观察组42例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照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14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照射可减轻肛瘘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渗液、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法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缓解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并接受术式为外痔切除、内痔结扎术手术治疗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术后第1、3、5、7 d,熏洗前、熏洗后和熏洗后2 h,并记录创面疼痛情况。治疗组:患者每日早上换药前使用中药熏洗;对照组:患者每日早上换药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通过VAS法评估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的创面疼痛情况,第1 d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 d、第5 d、第7 d创面疼痛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法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减轻的疗效优于1:5000高锰酸钾溶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结合中药熏洗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术后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予术后快速康复外科结合中药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10 d后统计疗效,并记录水肿平均消退时间和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伤口疼痛、出血、水肿、肛门坠胀及尿潴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出血、水肿、肛门坠胀及尿潴留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水肿平均消退时间(4.62±1.16)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4.8±1.8)d,对照组水肿平均消退时间(6.93±2.18)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9.5±2.3)d,治疗组水肿平均消退时间及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水肿消退,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每日熏洗1~2次至创面愈合。观察2组患者水肿消失的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2组病例均治愈,但术后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熏洗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组采用超声雾化熏洗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47/50),对照组治愈率为92%(46/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1.8)d,对照组为(22.7±2.7)d,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天、第3天肛门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3天、第7天肛缘水肿及便血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治疗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对老年患者肛肠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40例行肛肠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术后进行中药熏洗坐浴,并针刺痔疮穴位,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7 d、14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 d、14 d的水肿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肛肠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水肿吸收,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廖秋萍  陈玉叶  余桂林 《新中医》2023,55(12):177-18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痔疮湿热下注证患者术后创面水肿、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94 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 治疗的痔疮湿热下注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熏洗组 和常规组各47 例,其中常规组剔除1 例,最终纳入46 例。2 组术后均静脉滴注抗生素3 d。常规组术后予以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中药熏洗组术后使用熏洗1 号方熏洗创面,清创后2 组均用康复新液外敷,治疗 14 d。比较2 组创面水肿、创面渗液消失时间,创面愈合率,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 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 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熏洗组创面 水肿消失、创面渗液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14 d 后,中药熏洗组创面愈合率87.23%,高于 常规组63.04%(P<0.05)。术后1 d、2 d,2 组VAS 评分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5 d、7 d、14 d,中药熏洗组VAS 评分均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治疗14 d 后,2 组血清IL-1β、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药熏洗组血清IL-1β、CRP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痔 疮湿热下注证患者PPH 术后进行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其创面水肿、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应用痔科洗剂熏洗坐浴的效果。方法:8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术后用痔科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予以痔科洗剂熏洗坐浴可促进术后创面水肿、坠胀、疼痛消失,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患者116例,患者按照随机单双数原则分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水肿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治疗3 d、7 d后,2组的水肿和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水肿和疼痛改善程度、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表皮生长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肛门水肿及疼痛情况,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丁德祥 《光明中医》2016,(24):3592-3593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疗法在减轻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情况及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肛肠科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碘伏温水坐浴,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组则采用自制中药熏洗,亦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周,并随访1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积分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体临床有效率为97.6%,明显优于对照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水肿消退时间为(4.1±1.2)天,创面愈合时间为(17.3±2.6)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1.6)天(P=0.031)和(26.3±5.7)天(P=0.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第3天、第7天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情况,减轻疼痛,并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坐浴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6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术后常规抗炎、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观察组予自制中药坐浴方熏洗坐浴,7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及改善时间,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创面水肿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渗出物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渗出物吸收及创面愈合,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承山穴中药离子导入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治疗组加用承山穴中药离子导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疼痛VAS评分,创面水肿、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4天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承山穴中药离子导入能改善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清热祛湿止痒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止痒的临床效果,探索混合痔术后的理想中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混合痔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将采用1∶5000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治疗的8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消肿止痛、清热祛湿止痒中药治疗的8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水肿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VAS疼痛评分更低,水肿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更短,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清热祛湿止痒中药对于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缓解混合痔手术后患者疼痛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处理效果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治疗3、7天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肛门疼痛和紧缩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效膏用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切口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入我科的48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第1天起,治疗组应用一效膏换药,对照组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局部疼痛以及愈合时间情况。结果:在局部疼痛、创面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效膏换药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创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