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山东省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病原以羊_1型为主,1990年淄博市淄川区太河乡发生由羊_3型布氏菌引起的布病暴发,1990~1993年共确诊布病病人37例,检出病羊58只。分离到布氏菌10株,现将病原及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疫区及周围村镇的放牧屠宰人员,疫村的羊只。1.2 方法 受检者静脉采血。布氏菌凝集阳性者复查兼做血培养。1.2.1 布氏菌凝集:按常规法。1.2.2 细菌分离及鉴定:以无菌来静脉血5mL,注  相似文献   

2.
猪种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布病,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布鲁氏菌属包括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羊种布氏菌(B.militensis)3个生物型,牛种布氏菌(B.abortus)8个生物型,猪种布氏菌(B.suis)5个生物型,犬种布氏菌(B.canis)、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ovis)和沙林鼠种布氏菌(B.neotomae)各1个生物型。我国除沙林鼠种布氏菌外,有5种12个生物型布氏菌存在和流行,以羊种布氏菌流行最严重,疫区面广,其次为牛种布氏菌和猪种布氏菌。80年代由于羊种菌引起布病逐步控制,牛种菌引起布病有相对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3.
布氏菌病是由布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可使人类和动物如牛、羊、绵羊、猪等发病,此病在地中海沿岸、中东、拉丁美洲和亚洲等地方病高发区广泛传播。目前,人类布氏菌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个别地区已升至200/10万。人类布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诊  相似文献   

4.
免疫复合物(简称 IC)是引起Ⅲ型变态反应的主要因素,测定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布氏菌病是胞内寄生菌(布氏杆菌)引起的疾病,由于抗原长期存在和抗原的产生过量,因此能提供恒定的免疫复合物,进而引起免疫复合物性损伤。多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布氏菌病血清病样的临床表现就酷似Ⅲ型变态反应。研究免疫复合物在布病发病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5.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危害重,流行广,且布氏菌难以分离培养和种、型鉴定。准确、及时的病原学诊断,可为有效的控制人畜布病的发生和流行及布病疫区的分类等提供科学依据。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得布病病原学诊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布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本文报道1例以腰痛为主要表现的布氏菌病脊柱炎伴腰大肌脓肿,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氏菌是细胞内寄生菌,极易侵犯网状内皮系统形成隐性病灶。为了寻求治疗布病的有效方法,作者采用8190口服液对延吉  相似文献   

8.
布氏菌病是由布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可使人类和动物如牛、羊、绵羊、猪等发病,此病在地中海沿岸、中东、拉丁美洲和亚洲等地方病高发区广泛传播。目前,人类布氏菌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个别地区已升至200/10万。人类布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诊断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布氏菌病各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布氏菌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氏菌侵入机体后,能引起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常伴随菌血症、毒血症和神经、循环、生殖、免疫等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犤1犦。长期以来,对布氏菌病的临床研究多以骨关节损害为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布氏菌病所致的其他系统损害亦已引起广泛关注,并作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有关的国内外资料概述如下。1骨关节的损害尽管布氏菌可以侵犯机体的任何部位,但尤以损害骨和关节为重。据报道,布氏菌侵及骨关节的发生率为10%~70%。受累部位膝关节最常见,其…  相似文献   

10.
布氏菌病是由布氏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胞内寄生菌。巨噬细胞既是重要的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同时又是布氏菌感染的重要靶细胞,布氏菌进入宿主后在一系列毒力因子的帮助下侵入宿主的巨噬细胞中,并通过多种机制抵抗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有利于其在巨噬细胞内生存和繁殖;同时巨噬细胞也可通过一系列机制抵抗布氏菌的感染。通过研究布氏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布氏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畜布氏菌病感染率分离现象的分析李建法,王书义,张秀芳指导尚德秋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1]。感染布病的牲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畜间病畜越多.人间的感染率就愈高。尚德秋提出,畜间疫情与人间发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临床症状为发热、热型呈波浪型,全身及关节痛,淋巴结、肝脾与男性睾丸肿大,女性可见流产史。家畜患布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和睾丸炎[1]。白城市是布病老疫区,2000年以来,布病疫情再度回升,部分县(  相似文献   

13.
布氏菌是一组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革兰氏阴性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能生存很长时间,有较高的抗灭活能力,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尽快消灭病原体是治疗布氏菌病的关键.笔者就目前相关药物的抗菌机制进行了综述,以便根据布氏菌病不同的型、期来选择最佳的治疗药物,尽快的治愈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调查布氏菌病给人、畜间造成的损失,给有关部门制定布氏菌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布氏菌病干预试点(吉林省洮南市、黑龙江省龙江县)进行布氏菌病直接经济损失费用调查.结果 2个干预试点每年由布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 638.65万元.结论 布氏菌病不仅给人带来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犬种布氏菌由Carnichael等(1966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它能感染各种狗并引起狗的犬种布氏菌病流行,亦能感染人和其他动物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4年在上海分离出两株犬种布氏菌。1985年广西继台湾之后首次在国内  相似文献   

16.
人类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被布氏菌感染的羊、牛、猪等。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鹿在传播人间布病的作用。据报道我国在养鹿场有很多省区出现人鹿间布病流行,如吉林、山西、内蒙古、辽宁、甘肃、陕西、青海和新疆等。1 鹿可作布病传染源之一 野鹿可作为布病传染源早在30年代已经证实。从报道中可见,几乎各种鹿都可以成为布氏菌的侵袭对象。如:驯鹿、北方鹿、白尾鹿、驼鹿、梅花鹿和马鹿等。Tessaro(1986)等研究猪4生物型布氏菌—美洲驯鹿肉芽肿性肾炎及加拿大驯鹿布氏菌病的分布,证明北美驯鹿和加拿大驯鹿是猪4型布氏菌的主要宿主,可引起流产、子宫炎、睾丸炎  相似文献   

17.
<正>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布氏菌营养条件要求高,生长缓慢,易受杂菌污染,分离培养比较困难。我们采用鸡蛋卵黄内接种法、液相及双相直接接种法对42例布病患者血液分离培养布氏菌进行比较,报道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本市布氏菌病人、畜间感染情况,防止疫情蔓延,为布氏菌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重点人群及牲畜进行布氏菌病检测。结果本市布氏菌病疫情稳定,人畜间感染率、发病率均已降低至历史最低水平。结论乌海市布氏菌病控制措施得力,但牛的阳性数增多,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治疗布氏菌病25例疗效观察徐同武张洪诚布氏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人体感受时令温、热、暑湿、疫毒之邪所致。该病后期可因湿热内郁、脉络痹阻、气血运行阻滞、筋脉失于濡养而导致肌肉关节肿疼等症状。中医对布病治则...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河南省布氏菌病疫情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前河南省布氏菌病疫情与对策郝宗宇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我省是以羊种布氏菌为主的农区型布病疫区。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末,我省为国内布病重点疫区(1981年统计,全省有76个县市为布病疫区),经八十年代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年发病例数由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