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6):747-751
目的:观察4-羟基苯并噁唑-2-酮(HBO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阳性对照,0.4 mg/kg)和HBOA低、中、高剂量组(50、75、100 mg/kg),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5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首剂量加倍),每周2次,连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自造模第9周起,各给药组大鼠均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等体积0.6%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 p65阳性表达明显增多,且其血清ALT、AST、IL-1β含量以及肝组织中NF-κB p65、TNF-α、IL-6、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 p65阳性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且其血清ALT、AST、IL-1β含量以及肝组织中NF-κB p65、TNF-α、IL-6、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HBOA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阻断NF-κB信号通路继而减轻炎症反应以及下调ICAM-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8,(5):633-636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介导的炎症通路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雷公藤致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为阐明雷公藤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雷公藤组(以生药计16 g/kg,灌胃)和中和剂组(腹腔注射100 mg/kg甘草酸铵溶液3 h后再灌胃以生药计16 g/kg的雷公藤),每组8只,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3周。每周给药后均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HMGB1、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给药3周后,雷公藤组大鼠血清中AST、ALT、HMGB1、IL-1β、IL-2、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中HMGB1、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中和剂组(P<0.05或P<0.01)。雷公藤组大鼠肝组织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水肿,部分肝细胞浆内可见圆形空泡;中和剂组大鼠仅少量细胞内可见大小不一的空泡。结论:雷公藤致大鼠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激活了HMGB1-TLR4/NF-κB炎症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对细胞色素P450总含量,亚型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表达、代谢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BCG(125 mg·kg-1)14d制备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采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匀浆中CYP450总含量,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和血清中ALT和AST水平测定观察大鼠肝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YP2E1蛋白表达;通过HPLC法检测CYP2E1的探针药物氯唑沙宗的血浆药物浓度,从而反映特异性代谢酶CYP2E1的代谢活力。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BCG 14 d后,可引起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肝重、脾重增加,血清转氨酶ALT及AST水平明显升高,CYP450总含量降低,CYP2E1表达和代谢活力明显降低。采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钝化NF-κB活化,可抑制CYP450总含量的降低,减缓CYP2E1蛋白表达和代谢活力的下调。结论免疫损伤刺激明显下调CYP2E1,钝化NF-κB活化可明显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CYP2E1的下调,NF-κB可能参与CYP2E1下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大鼠肝损伤以及肝组织核转录因子2κB(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 n = 10)、假术组8 ( n = 10)、模型组( n = 10)、血必净组( n = 10)。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3天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mL/kg或生理盐水5mL/kg尾静脉静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翻动盲肠后关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ST,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A)检测血清TNF-α水平,Real-time PCR 检测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功能明显恶化,外周血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增加;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脓毒症大鼠肝功能好转(P〈0.05),外周血TNF-α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而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肝功能,有效的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鬼针聚炔苷(BPC)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0.2%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水飞蓟素为阳性对照,鬼针聚炔苷(12.5、25、50 mg.kg-1)灌胃给药6 d,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同时计算肝指数、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学法观察NF-κB p65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鬼针聚炔苷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的水平,降低MDA、NO的含量;能明显改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可以显著减少NF-κBP65的表达。结论 BPC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NO产生及抑制NF-κB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动态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简称阿乐组),后两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阿乐组术前3d开始阿托伐他汀(10mg.kg-1.d-1)灌胃,余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5,10,15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5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 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NF-κB p65的动态表达。结果组织病理显示模型组呈现进行性肾间质面积增宽,纤维化程度加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中仅见极少部分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皮质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较弱的NF-κB p65,主要位于细胞浆,各时间点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肾NF-κB p65的表达主要位于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浆和核中,其中以胞核表达为多,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其表达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阿乐组肾小管间质中NF-κB p65虽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但均较同期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1)。结论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NF-κB的表达明显增加,阿托伐他汀可下调NF-κB的表达,其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对小鼠急性凋亡性肝损伤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氨基半乳糖(GalN)/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凋亡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设置生理盐水(NS)组、GalN/LPS组、PDTC+GalN/LPS组和PDTC组。每组10只小鼠被用于观察LPS处理后72h内的动物死亡情况;每组6只小鼠经LPS处理后1.5h被取血、处死并留取肝脏,用RT-PCR检测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用EMSA分析肝脏NF-κB结合活性,每组12只小鼠于LPS处理后8h取血、处死并留取肝脏,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用TUNEL技术检测肝脏细胞凋亡,并对肝组织切片行常规HE染色。结果GalN/LPS共处理升高小鼠血清ALT活力;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GalN/LPS组小鼠肝脏严重充血、坏死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组织TUNEL阳性细胞增多;在GalN/LPS共处理72h内有90%小鼠发生死亡,所有死亡小鼠均伴有肝脏严重充血。PDTC预处理抑制GalN/LPS诱导的肝脏NF-κB激活和TNF-α表达,但PDTC预处理反而加重GalN/LPS引起的小鼠肝脏细胞凋亡、进一步升高血清ALT活力、加重肝脏充血和坏死并加速小鼠死亡。结论NF-κB抑制剂PDTC通过抑制肝脏实质细胞NF-κB介导的抗凋亡机制加重GalN/LPS诱导的小鼠急性凋亡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袁伟燕  肖明兵  黄华  黄中伟 《江苏医药》2012,38(17):2015-2017,1980
目的研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脑损伤时脑组织海马区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4%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建立SAP模型(SD大鼠32只,SAP组),对照组32只SD大鼠应用生理盐水(NS组)。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NF-κB p65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在3、6、12h,SAP组NF-κB p65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增加,6h达高峰(P<0.05),且海马神经元损伤也明显加重(P<0.05)。结论 NF-κB p65参与了SAP大鼠脑损伤的发生、发展;NF-κB p65可能通过促进Caspase-3的表达来加速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抗脓毒症诱导的肾脏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ham+MC4R激动剂R027-3225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和CLP+R027-3225组,造模24 h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管细胞NF-κB P65的表达,RT-PCR测定肾脏组织NF-κB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血清BUN和CRE水平明显升高(P<0.01),组织切片显示CLP组大鼠肾小体中血管球淤血、皱缩、肾小囊腔扩大,伴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肾脏组织NF-κB P65表达呈强阳性,NF-κB mRNA表达增高(P<0.01).与CLP组相比,CLP+R027-3225组BUN和CRE水平下降(P<0.01),肾小体、肾小管损伤减轻,肾脏组织NF-κB P65表达和NF-κB 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脓毒症大鼠肾脏功能受损,激动MC4R可对抗脓毒症诱导的肾脏损伤,这可能与减少NF-κB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蕾  杨全伟  夏俊锋  刘新国 《中国药师》2020,(11):2114-2122
摘要:目的:探讨鼠麴草醇提物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鼠麴草醇提物低(0.4 g·kg-1)、中(0.8 g·kg-1)、高(1.6 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滴丸,150 mg·kg-1),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HIRI模型。鼠麴草醇提物组和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8 d。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ALT、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核内核因子κB (NF-κB) p65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和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鼠肝脏组织中GSH-Px、GS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和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肝组织表现出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等现象。与模型组比较,鼠麴草醇提物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和LDH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鼠肝脏组织中SOD、GSH-Px和GST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和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肝组织炎性反应和肝细胞坏死等病理变化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鼠麴草醇提物可以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损伤的程度,可能通过增强自由基清除作用来减少NF-κB p6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验证炎调方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效应,并观察炎调方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主要指标活性调控的时效关系。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炎调方(生药量为9.9 g/kg)组、地塞米松(0.45 mg/kg)组,均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 h后进行手术。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ALI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后4、6、8、10、12、18、24 h进行HE染色后肺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检测肺组织NF-κB/p65 mRNA表达量和血清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炎调方组造模后12、18、24 h肺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炎调方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NF-κB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1);炎调方组大鼠肺组织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NF-κB均随CLP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12 h后变化趋缓。不同时间点炎调方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炎调方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随CLP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脓毒症ALI大鼠肺组织NF-κB/p65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NF-κB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水平呈强正相关。结论 炎调方对脓毒症ALI大鼠肺组织保护效应的机制与下调NF-κB基因表达、进而下调炎性信号通路下游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RSV)对压力负荷诱导心肌肥厚大鼠心肌中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NF-κB p65、IκBα、炎症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模型组(M)、RSV给药组(R,10 mg·kg~(-1)·d~(-1))每组10只。行心脏超声学检查,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ELISA等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心肌肥大基因ANP及TLR4、NF-κB p65、IκBα、TNF-α的表达。将TLR4蛋白水平分别与ANP、NF-κB p65、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组与S组相比,心脏体积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直径、ANP 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伴TLR4mRNA和蛋白、NF-κB p65及TNF-α的水平明显增加及IκBα蛋白水平减少(P<0.05)。RSV抑制心肌肥厚,下调心肌组织中TLR4mRNA和蛋白、NF-κB p65及TNF-α的表达及上调IκBα蛋白水平(P<0.05)。在M组和R组,TLR4蛋白水平分别与ANP、NF-κB p65、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RSV抑制心脏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LR4信号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褪黑素对烧伤脓毒症大鼠肝脏NF-κB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30%Ⅲ度烫伤加内毒素攻击大鼠模拟临床烧伤脓毒症,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烧伤脓毒症组、烧伤脓毒症褪黑素治疗组.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测定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烧伤脓毒症组肝组织巾NF-κB的表达明显增强,肝细胞形态学损害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烧伤脓毒症褪黑素治疗组与烧伤脓毒症组比较肝组织中NF-κB的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肝细胞形态学损伤减轻.褪黑素可以降低NF-κB活性,同时明显降低血清ALT、AST含量.结论 褪黑素能下调肝组织巾NF-κB的表达,减轻烧伤脓毒症时肝脏的急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22):3095-309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阳性对照,0.3 g/kg)和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1.7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复制UC模型。成模后,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半夏泻心汤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中上述水平的降低程度均高于SASP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下调UC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IκB-α及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彭静  陈曦 《中国药房》2021,(2):231-235
目的:研究滨蒿内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阳性对照,120 mg/kg)和滨蒿内酯高、低剂量组(60、30 m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结束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外,其余组小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0.1%CCl4橄榄油溶液(1 mL/100 g)以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核因子κBα激酶抑制蛋白(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和MDA、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SOD、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且肝组织中NF-κB 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组和滨蒿内酯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相关因子活性或含量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肝组织病理性改变程度明显减轻,且肝组织中NF-κB 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滨蒿内酯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以及阻断NF-κB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南药学》2019,(3):332-337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正常组(对照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组(模型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20 mg·kg~(-1),ip,qd)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40 mg·kg~(-1),ip,qd)。对照组大鼠连续7 d给予等量生理盐水(ip),第5日时给予等量花生油(ig);模型组大鼠连续7 d给予等量生理盐水(ip),第5日时灌胃ANIT(75 mg·kg~(-1),每15 mg ANIT溶于1 mL花生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连续7 d给予丹参多酚酸盐,第5日灌胃ANIT(75mg·kg~(-1))。第7日给药后禁食24 h处死各组大鼠,称量体重和肝重;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HE染色考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I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IL~(-1)β、IL-6、TGF-β和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显著降低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T、ALP、γ-GT、TBIL以及TBA水平(P均<0.05),并且显著改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构。与此同时,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给药组的大鼠肝脏中核蛋白NF-κB的表达降低,细胞质中NF-κB和IκBα表达增多,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TGF-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也降低(P <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可改善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探讨柴芩承气汤(chaiqinchengqi decoction,CQCQD)对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即对照组(Control),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和柴芩承气汤治疗组(SAP+CQCQD)。腹腔注射20%L-精氨酸(3.3 g·kg-1,2次,间隔1 h)建立SAP模型,治疗组给予柴芩承气汤灌胃(19 g·kg-1·d-1)。造模后72 h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内毒素含量,肝组织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肝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AP组胰腺和肝脏可见明显的病理损伤,血清内毒素含量增多,肝组织TLR4、p-NF-κB p65表达增加,IL-6、TNF-α、MIP-1αmRNA水平升高。与SAP组相比,柴芩承气汤组胰腺和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内毒素含量降低,肝组织TLR4、p-NF-κB p65表达和IL-6、TNF-α、MIP-1α mRNA水平减少。 结论 柴芩承气汤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TLR4/NF-κB p65通路活化,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从而减轻小鼠SAP并发肝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在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0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组(PCM组)、N-乙酰半胱胺酸组(NAC组)和脂氧素A4组(LXA4组)4组,每组25只。除空白组兔外给其他3组兔对乙酰氨基酚灌胃24 h后NAC组静脉注射NAC,LXA4组静脉注射LXA4,36 h后,麻醉动物取肝脏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及RT-PCR分析并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10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PCM组NF-κB p6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NAC、LXA4治疗组NF-κB p65的表达显著低于PCM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乙酰氨基酚组肝脏组织中TNF-αmRNA水平高于脂氧素A4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脂氧素A4组中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5)。结论脂氧素A4通过抑制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所致急性肝损伤中NF-κB p65的活化,下调促炎因子TNF-α基因的表达,促进抗炎因子IL-10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炎症反应进程,继而发挥其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NF-κB通路探讨延龄草醇提取物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把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200 mg·kg-1)、延龄草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0,500,1 000 mg·kg-1)6组。以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灌胃给药,治疗持续一段时间后取材。称重后计算大鼠肝脏脏器系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利用HE染色切片观察各组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的基因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延龄草醇提物各治疗组可降低肝脏脏器系数,高剂量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规则,大小均匀;RT-PCR结果显示,延龄草醇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TNF-α、IL-1β、IL-6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延龄草醇提物显著地降低了NF-κB的表达。结论 延龄草醇提取物能够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保护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甜菜碱对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甜菜碱干预的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和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4周末、6周末和8周末处死取材。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ALT、内毒素和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NF-κB p65免疫组化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mRNA、NF-κB mRNA和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组:血浆中ALT、内毒素水平均随病程进展逐渐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TNF-α、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LR4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NF-κB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 p65核转位也显著增多(P<0.05),它们的变化趋势为6周水平最高,4周次之,8周最低。与相应的肝硬化模型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血浆中ALT、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4周和6周组肝组织中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TLR4 mRNA和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NF-κB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核转位显著降低(P<0.05)。结论:甜菜碱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途径,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