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69例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69例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康复指导的护理措施。结果69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6例,无护理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1周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指导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采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指导、术中配合,术后给予对症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和术后随访。结果:79例病人治愈,8例病人明显好转。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4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手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有效的术前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各种管道护理、术后饮食指导有助于腹腔镜胃癌手术术后恢复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风险与处理方法。方法总结14例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通过对14例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无1例发生并发症,手术均成功,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通过提高围术期的护理质量,降低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周荣花  邢华兰 《全科护理》2012,10(26):2417-2418
[目的]总结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1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做好胸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妇科手术临床特点、手术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老年女性自身生理特点,探讨提高其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对168例≥60岁妇科手术患者的合并症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16例,进行护理管理,并做回顾性总结。结果患者均安全完成即定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并发症16例,均经对症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合并症、并发症护理管理,就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安全性,促进康复和治愈。  相似文献   

7.
对23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给予完善术前检查、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合并症、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以预防及护理术后并发症。结果治愈26例,死亡8例,病死率3.42%;36例术后出现不同并发症。认为加强并发症的术前预防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巨大垂体瘤切除手术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本组86例巨大垂体瘤微创手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针对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出现3例尿崩症,1例低钠血症,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缓解,其余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巨大垂体瘤切除手术极大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生命体征、视力及特殊并发症的观察、系统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65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病情观察、穿刺点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6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1例,经压迫止血后未再出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4例羊水过多孕妇使用新法经腹羊膜腔穿刺羊水引流的护理观察.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术前与孕妇及家属沟通,术中心理护理和采用熟练的护理技巧以及术后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健康指导.结果 24例羊水过多孕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人性化、知识化的护理指导,全面细致的护理观察、娴熟的护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预防及降低手术并发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与副作用的差异。方法将10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桡动脉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股静脉采血比较,桡动脉采血可显著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缩短采血时间(P〈0.05,P〈0.01)。结论对新生儿行桡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缩短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手段,而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移植肝功能衰竭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4.8%~11%,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死率比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70%~80%死于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本文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瘤及某些非肿瘤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有大量化疗药物及液体进入患者体内,建立良好的血管通道是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常规从手背或前臂静脉穿刺不仅易导致静脉炎,而且输液速度受限,反复穿刺也增加了感染和出血的风险。颈内静脉置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总结我科2007~2009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3例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雷慧  王亦娜  张雷  封桂英  杨莹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602-1605
护患治疗关系是精神科护士应用护理程序的前提[1].精神科护理与其他科护理的理论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科护理是将病人看作是一个被护理的个体,而精神科护理则重视建立护士与患者的治疗关系[2].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首次由HarryStack Sullivan提出,在他的著作《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中,强调精神病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学说.20世纪中叶,Hildegard Peplau受Harm StackSullivan的影响,深入地在精神科护理实践中研究护患治疗关系理论,于1952年向公众发表了她的理论,她认为:“护理是一个有意义的治疗性的人与人之间作用的过程.”并首次将护患治疗关系理论编写进精神科护理的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16.
宋玉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73-1174
介入性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port catheter system,PCS)植入术是经皮穿刺将留置导管置入靶血管内,并通过皮下隧道与埋植在皮下的药盒连接,建立动脉或静脉长期的血管内给药途径的介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建立通路,对照组采用上肢浅静脉建立通路,比较两组穿刺时间、保留时间、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时间、保留时间、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输液速度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能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机会。  相似文献   

18.
周晓红  叶丽敏  吴远聪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076-1077,1087
目的探讨椎动脉狭窄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椎动脉狭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措施。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植入成功,造影证实血流畅通,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5d出院。术后3~6个月随访,超声波复查示有效率为100%。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有效的护患沟通、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椎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具有创伤小且可避免强行经口气管插管造成的损伤和引起咽心反射(反射性的呼吸心搏停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而张口困难的颅脑外伤患者和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对17例颅脑外伤及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了急诊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护士应该在全面考虑患者各种护理需求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因此要求护士角色必须向评判思维者、问题解决者和有效决策者转变。目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近年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国际护理认证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of Nursing)在护理课程设置中已把评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必需的技能[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