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俊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33-134
目的总结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根据疾病和介入治疗特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96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等。结果96例病人顺利通过介入治疗,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传统的外科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高娟  韩江红  陈楠  户富栋 《全科护理》2014,(22):2056-2058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术中护理方法,总结介入治疗中出现病情变化后的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82例行PCI治疗病人给予心理护理、护理教育、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并记录PCI术中的病情变化及应对策略。[结果]经桡动脉及尺动脉穿刺途径259例,股动脉穿刺途径23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276例,单纯PTCA治疗6例;术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7例,冠状动脉无复流7例,低血压5例,致命性心律失常1例,变态反应2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1例,给予正确、有效的一般护理和病情变化应对策略后有效防止了介入并发症。[结论]拥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正确、有效的一般护理以及病情变化应对策略,是PCI手术能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郝建萍  周蓉王征 《护理研究》2004,18(9):1655-1655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又称血管内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由于它有独特的优势,而能在临床中得以迅速推广应用。同时因治疗涉及颅内重要的功能区,对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的观察护理尤为重要。护理适当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对62例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高危冠心病(CAD)介入术的效果。方法对385例老年高危冠心病(高危组)行介入术患者术前作好护理评估,制订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根据术中病情变化及手术结果修改护理措施,提供出院后康复指导,并随访康复结果,并就上述各项指标与老年普通病人(普通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高危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围术期病死率和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与老年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效果满意。结论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对提高老年高危CAD病人介入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MACE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高危冠心病(CAD)介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385例老年高危冠心病(高危组)行介入术患者术前作好护理评估,制订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根据术中病情变化及手术结果修改护理措施,提供出院后康复指导,并随访康复结果,并就上述各项指标与老年普通病人(普通组)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高危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围术期病死率和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与老年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效果满意.结论 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对提高老年高危CAD病人介入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MACE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维玲 《全科护理》2012,10(24):2214-2215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和特点。[方法]对18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结合病人具体病情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前、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结果]187例中除2例因炎症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后,病人原有基础疾病无一例因手术而加重,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整体护理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朱佩雯  朱文红 《现代护理》2006,12(29):2802-2803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对6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根据病情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肺部感染,以及对心衰、冠心病等处理,术后根据病情进行专科护理。结果60例中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心衰4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60例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 对6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根据病情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肺部感染,以及对心衰、冠心病等处理,术后根据病情进行专科护理.结果 60例中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心衰4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60例痊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CHD患儿行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各项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CHD介入手术的护理重点:术前与患儿家属进行交谈,有助于解除其心理压力,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保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加强心电监护,注意封堵器脱落及机械性溶血的观察。结论重视CHD患儿介入治疗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40例肝癌病人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124例肝动脉灌注+栓塞术,16例因肝功能受损严重直接行栓塞术.给予规范的术前准备包括辅助检查、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用药;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静  杨绪侠 《全科护理》2011,9(18):1621-1621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40例肝癌病人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124例肝动脉灌注+栓塞术,16例因肝功能受损严重直接行栓塞术。给予规范的术前准备包括辅助检查、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用药;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18例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13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5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处理动脉瘤.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早正确处理.结果 18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15例,4分1例,3分2例,恢复满意率88.9%.结论 认识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疾病的特殊性,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重度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介入方法采用经皮双髂内动脉栓塞,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18例中成功栓塞17例,手术治疗1例。结论: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做好术后护理工作,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网络终端查询系统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行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结果]病人行介入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溃疡愈合,踝肱指数明显升高,无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部分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结论]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管理是介入手术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介入治疗术前后排便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抗凝药物应用的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有效防止介入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前护理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研究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前护理。方法 将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病人145例,根据手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95例,对照组50例,以2组病人的血压、脉搏、焦虑值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2组病人的心率、焦虑值、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别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结论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前护理干预能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周娟华 《护理研究》2005,19(5):830-831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我院自1990年开展心脏介入术以来,已为近千例病人实施了手术。针对心脏介入术多、住院时间短、介入护理记录简单的问题,为防范护理缺陷,规范护理记录,我科自行设计心脏介入治疗护理记录单,经380例病人的应用,不仅规范了心脏介入护理工作程序,也提高了工作效果、工作质量、安全度和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单中心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stenosis,TRAS)病人经过介入治疗后情况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统计单中心近3年来18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病人的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对出现TRAS症状前后尿量、血肌酐、血压、水肿程度等数据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此类病人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和重要性。[结果]7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均接受了介入手术治疗,1例在接单纯球囊扩张的过程中出现血管破裂,4例单纯球囊扩张、2例支架植入均成功,经过介入治疗成功的6例病人中,术后均未发生血栓、出血、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病人介入前少尿、血压居高不下(药物控制效果差)、体重增加、水肿、负荷量增加、肾功能减退、心理状态差等情况得到完全改善。[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TRAS介入治疗成功后减少术后并发症、扭转术前不良临床表现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术后病人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 VSD介入封堵治疗病人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36例病人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术后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 VSD介入治疗全过程的精心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永娥  杨娇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77-2779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并加强对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缺血和疼痛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综合介入技术有效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患儿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术前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和指导;术中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手术配合和治疗;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结果:13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患儿的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术期对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