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2月98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PICC导管操作指南进行操作,常规导管维护及健康教育。将2015年1~9月101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方法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出血量0.5 ml、局部渗血、导管堵塞、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老年脑血管病病人中应用的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对老年病人治疗的最安全途径.[方法]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共364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PICC 157例、锁骨下静脉置管98例和股静脉置管109例,分别比较安全性、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3种不同途径穿刺成功率结果比较,股静脉穿刺具有较高穿刺成功率(P<0.05);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经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于老年脑血管病病人各有所长,老年病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易出现穿刺并发症,股静脉穿刺置管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虽然存在置管期间并发症,但置管操作过程最安全,留置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维护技术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前)住院的PICC置管患者86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后)住院的PICC置管患者102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组建PICC置管维护小组,对PICC置管维护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维护技术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技术水平,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置管及留置期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对比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胸外科肺癌手术患者经外周穿刺PICC置管与经颈部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资料,为临床合理选择置管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将2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带管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ICC组带管时间比颈部静脉组较长;而颈部静脉穿刺时间较PICC组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部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与颈部静脉置管各具优缺点,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是使用PICC还是颈部静脉置管取决于后期治疗的情况,建议术后需化疗患者选择PICC,而对于围术期输注液体多样,尤其是需要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并且不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建议选择经颈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颈内静脉置管(CV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置管方式分为VPA组30例,PICC组30例,CVC组30例,比较3组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及置管的费用。结果 3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及维护操作时间,VPA组明显低于PICC组与CVC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VPA组低于PICC组及CVC组(P0.05);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比较,VPA组无明显变化,PICC组与CVC组有所下降(P0.05);置管的费用比较,CVC组明显低于PICC组及VPA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费用高、操作较复杂、需在具备一定条件医院进行,但是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少,并发症少,且不影响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 CVC)在胰腺炎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减少静脉营养患者并发症及再次静脉穿刺发生率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胰腺炎需行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分为两组,50例PICC置管为A组,50例CVC置管为B组,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B组相比,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导管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A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B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ICC和CVC置管有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需较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PICC置管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两种方式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行静脉切开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行穿刺置入PICC导管.观察、比较两组置入PICC导管期间并发症情况及置管时间.结果:两组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及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切开置入PICC导管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此项技术可作为穿刺置入PICC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用于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可行性.方法:6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34例PICC置管为A组,30例颈内静脉置管为B组,比较插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较,发现A组与B组相比,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为高,穿刺时间明显较短,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PICC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结论:PICC和颈内静脉插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插管方法,对于长期化疗或静脉输液的病人,应首选PICC插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分为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PICC置管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管路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置管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路维护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PICC置管相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成功率高,维护操作时间短,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可作为理想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肘部静脉与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67例,经肘静脉置入PICC导管,分别对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中,经股静脉PICC置管不仅可以作为经肘静脉PICC置管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也可以作为其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助手压迫固定法在老年肿瘤患者中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老年肿瘤置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观察组以助手压迫固定法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无穿刺点出血病例.结论 助手压迫固定法不同于直接压脉带捆扎,应用于血管充盈度差的老年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可有效提高患者PICC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保证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12.
PICC与VPA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利弊.方法 选择PICC组30例,VPA组30例,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3%,VPA组为86.7%,P>0.05;两组留置时间,PICC组一年以上为4例,VPA组为28例,P<0.01;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VPA组为6.7%,P<0.05.结论 两组置管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PICC组较VP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而VPA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能较高.VPA是白血病患者静脉输液理想的通路.  相似文献   

13.
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潘蓉  魏巍 《护理学报》2005,12(5):48-49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23例和颈内静脉组23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颈内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颈内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颈内静脉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维护质控体系的建立与效果.方法 在PICC置管维护质控体系建立前后各随机抽取PICC置管患者100例,评价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及家属对置管后维护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 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由质控体系建立前的95%上升到质控体系建立后的98%,并发症发生率由8%降低至2%,患者及家属对置管后维护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由87%上升到93%.结论 PICC置管维护质控体系的建立能有效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了置管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及导针架引导下肘部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肘部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统一超声引导下未使用穿刺架,观察组使用穿刺架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局部组织损伤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超声医师配合利用彩色多普勒及导针架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医院PICC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方式对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PICC置管的158例肿瘤化疗患者,分为盲穿组36例,改良组52例,超声组70例。盲穿组采用传统盲穿法PICC置管,改良组采用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比较三组患者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1个月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超声组最高,改良组次之,盲穿组最低(P0.05);超声组和改良组的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盲穿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采用改良塞丁格尔技术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网络模式在癌症化疗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接受常规护理的65例癌症化疗PICC置管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干预的6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及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CPPSM的日常生活管理、维护依从性管理、运动管理、信息获取、日常导管观察、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评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3.85%)(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模式能有效提升癌症化疗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8.
王珉 《上海护理》2012,12(6):24-26
目的通过对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盲穿置管的效果比较,评价超声引导结合MST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实施颈内静脉置入PIC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结合MST,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次送入成功率、穿刺时间和置管成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在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一次送入成功率和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结合MST实施颈内静脉置入PICC能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PICC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为肿瘤患者选择静脉输液治疗通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6例需中心静脉置管给药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2组:PICC组106例采用直视穿刺和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入PICC导管,CVC组100例在麻醉师会诊后按操作规程置入CVC导管。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满意度。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96.2%比86.0%,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6.6%比16.0%, P〈0.01);导管留置时间PICC 组为(140±9)d,CVC 组为(30±11)d,PICC 组较 CVC 组显著延长(P<0.01)。置管满意度PICC组为96.2%,CVC组为85.0%,PICC组较CVC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ICC导管与CVC导管比较并发症少,更安全,留置时间更长,是肿瘤患者化疗和支持治疗较满意的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32例,根据确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给予PICC常规护理;PDCA组66例,在PICC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记录两组患者PICC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滑脱的例数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置管依从性及导管留置时间来评估护理质量。记录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来评估患者主观感受。结果PDCA组PICC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滑脱的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CA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置管依从性及导管留置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CA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可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