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0 0 0年~ 2 0 0 4年 ,笔者运用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度黄疸 4 8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32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系本院住院患者 ,符合 2 0 0 0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所有病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均大于 171μmol/L。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 4 8例 ,男 35例 ,女 13例 ;年龄 2 3~ 71岁 ,平均 4 1 3岁 ;TBil(2 5 6 2± 83 4 )μmol/L ;急性病毒性肝炎 30例 ,慢性病毒性肝炎 10例 ,瘀胆型肝炎 6例 ,慢性重症肝炎 2例。对照组 32…  相似文献   

2.
李伟 《光明中医》2003,18(4):50-50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 1996年 10月— 2 0 0 2年 2月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12 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6 0例 ,对照组6 0例。治疗组 :急性黄疸型肝炎 2 0例 ,瘀胆型肝炎 2 0例 ,慢性重型肝炎 8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12例 ;男 35例 ,女 2 5例 ;年龄 12~ 73岁。对照组 :急性黄疸型肝炎 2 5例 ,瘀胆型肝炎15例 ,慢性重型肝炎 6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14例 ;男 4 0例 ,女2 0例 ;年龄 14~ 6 9岁。两组均有不同程度乏力 ,纳差、上腹胀满、厌油、恶心 ,尿黄等症状。查体 :巩膜 ,皮…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5月 ,我院自拟加味茵陈蒿汤治疗瘀胆型肝炎 3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肝病研究所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 3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2 5~ 47岁 ,平均 34岁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 71~ 360 μmol/L,ALT80~ 360 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2例 ,慢性 1 8例。对照组 30例中 ,男2 4例 ,女 6例 ;年龄 2 9~ 5 0岁 ,平均 34.5岁 ;总胆红素 1 65~ 376μmol/L,ALT 82~ 35 6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4例 ,慢性 1 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 1 995年 3月~ 1 999年 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 76例 ,疗效较好 ,现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76例 ,男 50例 ,女 2 6例 ;年龄 2 0~ 62岁 ,平均 40 .2岁 ;总胆红素 ( TBil) 1 30 .6~ 384.8 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T) 1 .2 5~ 5.0 1 umol/L;黄疸持续最短 2 8天 ,最长 92天 ,平均 39天 ;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 30例 ,慢性淤胆型肝炎 46例。对照组 70例 ,男…  相似文献   

5.
瘀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我院从1 998年 2月~ 1 999年 1 2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瘀胆型乙型肝炎 35例 ,在降低血清胆红素 ,改善临床症状方面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67例 ,均符合 1 990年 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瘀胆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 2例 ,年龄 2 5~ 60岁 ,平均 34.8岁。血清总胆红素 (TB) 1 30 .5~ 384.7μmol/L ,谷丙转氨酶(AL T) 80~ 42 6u/L,碱性磷酸酶 (AKP) 1 89~390 u,γ-转肽酶 (γ- GT) 2 4 9~ 456u,黄疸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4月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散发性戊型肝炎 6 0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均排除甲、乙、丙型肝炎 ,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32例 ,男 2 7例 ,女 5例 ;年龄 15~ 78岁 ;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 2 8例 (重度黄疸肝炎 14例 )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2例。对照组 2 8例 ,男 2 4例 ,女 4例 ;年龄 14~ 76岁 ;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 2 5例 (重度黄疸肝炎 12例 )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困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症瘀胆型肝炎治疗难题,被解放军302医院科研人员破解。由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汪承柏教授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研制的专治重症瘀胆型肝炎的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8.
院自 1 994年至 2 0 0 2年共收治重症病毒性肝炎 3 0例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死率由 1 994年前单纯西医治疗的 80 %降到 46.7%。兹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1~ 5岁 5例 ,2 1~ 49岁 1 4例 ,5 0~ 5 8岁 1 1例 ;3 0例临床与生化检查均符合 1 994年 1 1月南宁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其中急性重症肝炎 6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2 0例 ,慢性重症肝炎 4例 ;主要并发症有肝性昏迷 1 6例 ,上消化道出血 2例 ,继发感染9例 ,脑水肿 1 0例。2 治疗方法急黄型 :黄疸急剧加深 ,身目橘黄 ,小便短…  相似文献   

9.
茵芎赤草汤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 35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6 4例 ,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男 2 8例 ,女 7例 ;年龄 18岁~ 6 4岁 ,平均年龄 41岁。对照组 2 9例 ,男2 3例 ,女 6例 ,年龄 2 1岁~ 6 8岁 ,平均 39岁。两组实验室检查 :TBil 5 0~ 85 μmol/L ,ALT85~ 170U/L ,ALP 180~ 2 40U/L ,黄疸持续时间 90天~ 15 0天。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自拟茵芎赤草汤 :川芎 15g ,金钱草、茵陈、赤芍…  相似文献   

10.
1990年 1月~ 1999年 5月收治瘀胆型肝炎 35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消退黄疸效果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按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瘀胆型肝炎的诊断标准。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16~ 66岁。1.2 临床表现 :1均有轻度乏力、纳差、腹胀、尿黄、陶土色大便等 ;2查体 :巩膜、皮肤黄染 ,肝大 2 0例 ,脾大者 2例。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的总胆红素均升高 ,111.3~30 5.2 μmol/ L,非结合胆红素正常或稍增高 ,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B超肝大 2 0例 ,脾…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并腹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并腹膜炎 2 0例 ,疗效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39例慢性重症肝炎并腹膜炎患者 ,均系住院病例。慢性重症肝炎诊断符合全国第 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 ,腹膜炎诊断符合 1988年全国腹水会议制定的标准[2 ] 。患者年龄在 2 0 5 6岁 ,平均 41.2岁 ;其中男 31例 ,女 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19例 ,两组患者白细胞数均 >10× 10 9/L ,中性粒细胞均 >0 .6× 10 9/L ;腹水白细胞总数 >0 .3× 10 9/L ,中性粒细胞数 >0 .2 5× 10 9/L。两组患者临…  相似文献   

12.
治疗重症瘀胆型肝炎,目前以西药综合性治疗为主,无效时加用激素,若激素无效或停药后出现黄疽反跳,则无它法。我们的治法,提示中医中药对于难治性重症瘀胆型肝炎有显著的退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男性26例,女性4例。最小的7岁,最大的54岁。血清总胆红素定量(TBil)均在170~340umol/L间,血清总胆红素定量(ALT)均在200~1900if/L间,黄疽最短持续14天,最长40天。急性瘀胆型肝炎24例,慢性瘀胆型肝炎6例。2治疗方法中药基本方为:茵陈10~60…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淤胆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肝病 ,其病程长 ,黄疸深 ,消退缓慢。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 2 6例 ,获效满意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2 4例相对比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为住院病人 ,治疗组 2 6例中 ,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 1 6岁 ,平均5 0岁 ;病程最长 1 1个月 ,最短 2个月 ;戊型肝炎 3例 ,丙型肝炎 2例 ,乙型肝炎 2 1例。对照组 2 4例中 ,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1 8岁 ,平均5 2岁 ;病程最长 6个月 ,最短 1个月 ;戊型肝炎 2例 ,丙戊混合型肝炎 …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应用刺血疗法配合自拟凉血化瘀汤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 46例 ,对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男性 1 8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 8~61岁 ,平均 40岁 ;甲型重症淤胆型肝炎 1 4例 ,乙型重症淤胆型肝炎 3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重症淤胆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刺血疗法 :取中封、胆俞、肝俞、太冲等穴。每次取 2穴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每日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疗程间隔 7~ 1 0日。凉血化瘀汤 :赤芍 60 g,丹参 2 4 g,大…  相似文献   

15.
笔者据证采用温化利湿退黄法治疗淤胆型肝炎5例,均获基本治愈,现予报道。1 一般资料患者病程1~3个月,男3例,女2例,年龄25~62岁,诊断甲型淤胆型肝炎1例,乙型淤胆型肝炎3例,另1例甲、乙、丙、丁肝炎检测均阴性,均符合1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瘀胆型肝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对206例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10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104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观察疗程均为4周,观察中医症状、黄疸、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等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改善中医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较单纯西医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困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症瘀胆型肝炎治疗难题,被解放军302医院科研人员破解。由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汪承柏教授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研制的专治重症瘀胆型肝炎的中药新药“赤丹退黄颗粒”通过国家新药评审,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同时成功地进行了技术转让。据悉,该药是国内第一个治疗重症瘀胆型肝炎的纯中药新药。 中药新药“赤丹退黄颗粒”通过国家新药评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用赤芍治疗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基本方(重用赤芍),配合西药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5例比较,疗程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间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用赤芍对瘀胆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雪梅 《中医药学刊》2003,21(3):444-445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胆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将瘀胆型肝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组,(治疗组)24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胆型肝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邓海鹏  唐剑武 《陕西中医》1999,20(9):395-396
应用山莨菪碱结合中药茵栀黄汤加减辨证治疗瘀胆型病毒性肝炎35例,并以苦黄注射液治疗32例作为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6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3.94,P<0.05)。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有增加肝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