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横断SD大鼠T10节段脊髓,建立脊髓全横断损伤动物模型.在无菌条件下取家兔双侧嗅球,制备成细胞悬液及微囊化的细胞悬液.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A组)仅打开椎管,暴露脊髓;损伤组(B组)仅用明胶海绵填塞脊髓损伤腔隙;细胞悬液组(C组)用明胶海绵吸附的兔嗅球组织细胞悬液植入;微囊组(D组)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悬液.实验大鼠分别于术后12 h、1 d、3 d、7 d、21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BBB法)评分评价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行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变化.结果 A组少见凋亡细胞;B组凋亡细胞最多,并于损伤后1d、7d形成两个高峰;C组凋亡细胞数量较B组有所减少,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C组BBB评分较B组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别(P<0.05);D组凋亡细胞数量较B组明显减少,差别非常显著(P<0.01),较C组有所减少,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D组BBB评分较B组明显提高,差别非常显著(P<0.01),较C组有所增加,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异种嗅球组织细胞悬液移植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恢复,用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细胞移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氮嗪(DZ)预处理能否通过上调Akt信号增强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9~10 d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缺氧组(B组)、缺氧+DZ 100 μmol/L组(c组)、缺氧+DZ 100 μmol/L+5-羟癸酸100 μmol/L组(D组)、缺氧+DZ 100 μmol/L+LY294002 50 μmol/L组(E组),自缺氧前2 d开始,神经元接受DZ预处理,每天1次,每次1 h.每次实验,每组16孔或2皿细胞,实验重复3次.比较缺氧4 h复氧48 h各组海马神经元的活力、凋亡率、Akt、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程度.结果 缺氧复氧后C组吸光度值较B、D、E组显著增高(P<0.05);其他缺氧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凋亡率较B、D、E组显著减低(P<0.05).C组Akt、Bcl-2表达较B、D、E组强烈(P<0.05),Bax表达则减弱(P<0.05).B、D、E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Z可经Akt信号通路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而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张晗  张安星  高琳  阳琰  廖鑫  李明泽  杨孟雪 《重庆医学》2016,(14):1889-1892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内脂素(visfat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探讨visfatin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55只(造模成功3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10只,饮食诱导肥胖组(B组)10只,血糖未控制糖尿病组(C组)10只,血糖控制糖尿病组(D组)9只.喂养至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RT-PCR测定骨骼肌组织visfatin、PI3K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骨骼肌组织visfatin、PI3K蛋白表达.结果 C组FBG较A、B组明显增高(P<0.01);D组FBG较C组明显降低(P<0.01).B组TG较A组明显增高(P<0.05);C组TG、TC、LDL-C、FFA较A、B组明显增高(P<0.01);D组TG、TC、FFA较A组明显增高(P<0.05);D组TG较A、B组明显增高(P<0.05);D组TG、TC、LDL-C、FFA较C组明显降低(P<0.01).B、C组较A组FINS、HOMA-IR明显增高,ISI明显降低(P<0.01),C组较B组FINS、HOMA-IR明显增高,ISI明显降低(P<0.01).C、D组visfatin mRNA和蛋白表达较A组均明显增高(P<0.05),C组visfatin蛋白较B组明显增高(P<0.01).C组PI3K mRNA和蛋白表达较A、B组均明显降低(P<0.01),D组PI3K mRNA和蛋白表达较A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visfatin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与骨骼肌糖脂代谢状态有关,可能通过PI3K参与骨骼肌糖脂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A)、对照加药组(B)、抑郁组(C)和抑郁加药组(D),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动物模型,应激同时B、D组予艾司西酞普兰(10 mg/kg)干预,A、C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共28 d.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海马GDNF、Bax、Bcl-2、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①与A组[(12.0±1.83)个]比,C组[(19.3±1.77)个]海马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P<0.01),而B组[(11.9±1.91)个]细胞凋亡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D组[(12.7±1.77)个]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1).②与A组比,C组海马GDNF、Bcl-2 mRNA表达减少(P<0.01),Bax、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1);与C组比,D组GDNF、Bcl-2 mRNA表达增加(P<0.01),Bax、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行为及预防海马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海马GDNF mRNA的表达,上调Bcl-2及下调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光照、黑暗、行为限制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心肌梗死组(B组)、黑暗组(C组)、光照组(D组)及行为限制组(E组),用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Bcl-2、Bax、Caspase-3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1)与A组比较,B、C、D、E组的凋亡指数增加(P<0.01);与B组比较,D、E组的凋亡指数增加(P<0.05);与C组比较,D、E组的凋亡指数增加(P<0.05).(2)与A组比较,B、C、D、E组的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B组比较,D、E组的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C组比较,D、E组的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3)与A组比较,B、C、D、E组的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1);与B组比较,D、E组的Bax、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1);与C组比较,D、E组的Bax、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光照环境、行为限制可增加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栝楼薤白半夏汤(GXBD)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VEGF蛋白、基因表达及MVD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GXBD低剂量预处理组[D组,4.6 g/(kg· d)]、GXBD高剂量预处理组[E组,18.4 g/(kg·d)].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MVD,RT-PCR方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C、D、E组VEGF蛋白与基因表达、MVD增加(P<0.05);与B组比较,C、D、E组VEGF蛋白与基因表达、MVD增加(P<0.05);与C组比较,D组VEGF蛋白与基因表达、MVD明显增加(P<0.01),而E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XBD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升高MVD,促进大鼠MIRI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形成冠脉侧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何首乌饮对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7a2(Cox7a2)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组为安静何首乌饮组,C组为运动疲劳模型组,D组为何首乌饮治疗组,E组为何首乌饮预防组,每组10只.C、D和E组大鼠复制运动疲劳动物模型,其中D组于造模期间(42 d)每天训练后灌胃何首乌饮20 g/(kg·d)(含生药9.6 g/mL),造模成功后继续灌胃18d(剂量同前),共60 d;E组于造模前18d每天灌胃及造模期间(42 d)每天训练前灌胃何首乌饮20 g/(kg·d)(含生药9.6 g/mL),共60 d.采用美国Beckmancoulter Unicel Dxl 800测定大鼠血清睾酮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Cox7a2的表达变化.结果 C组大鼠血清睾酮浓度较A组下降(P<0.05),确认模型成功;B、D、E组大鼠血清睾酮浓度则高于A组(P<0.05).Cox7a2免疫组化阳性颗粒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和精原细胞的胞质、胞核,C组阳性信号较强,A、B组最弱.Cox7a2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为:C组高于其余4组(P<0.05),A、B组之间和D、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何首乌饮可以降低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Cox7a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EG)移植后在体内存活情况以及对大鼠脊髓损伤长期的修复作用.方法用新生Wistar大鼠嗅球做OEG培养,大量增殖并标记.8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B、C组以250 mm·g打击T13脊髓致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完全消失,A组在打击区中央用尖刀横行切断脊髓;D组仅做与A、B组相同节段的椎板减压,不挫伤脊髓.A、B组在脊髓远近断端距离挫伤区边缘1 mm的脊髓中线上,深度分别为1.75、1.5、1.0、0.5 mm处,各注入200 000个OEG;C组用同样的方法注射等量的DMEM培养液;D组不做处理.术后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和体重变化.术后24周取脊髓标本,做HE染色、嗜银染色、抗神经原纤维(NF)免疫组化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标记的OEG在体内存活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A、B、C组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术后4~24周BBB运动功能评分A、B组均高于C组(P<0.01),16周以后BBB评分变化较小.HE染色A、B两组脊髓损伤区结构紊乱,纤维走行方向扭曲不一致,细胞数目较多,C组大鼠脊髓损伤段常有明显空洞存在,纤维含量少且扭曲.嗜银染色和免疫组化抗NF染色显示无论在损伤区还是损伤头、尾端,A、B组神经纤维数量多于C组,但都少于相同节段的D组(P<0.0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OEG大量存在于脊髓损伤段周围.术后各组大鼠均出现体重减轻.术后2周,D组大鼠体重恢复至术前重量,此后逐渐增加.术后4周,A、B、C组大鼠体重降至最低,与D组(Sha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此后,A、B组大鼠体重逐渐增加,而C组大鼠体重增加不明显;A、B组大鼠体重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EG移植具有一定促进脊髓损伤神经纤维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对大鼠后肢功能及受损脊髓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备用.将10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8只;B组(PBS对照组),48只;C组(BMMNCs实验组),48只.大鼠术后1d、3d、5d、7d、14d和21d行BBB评分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中NT-3的表达.结果:各个时间点BBB评分测试表明A组较B、C组分值高(P<0.05);B组分值较C组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显示各个时间点C组大鼠受损脊髓中NT-3的表达量高于B组(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NCs能够促进损伤脊髓组织中NT-3的表达,可能是其修复损伤脊髓,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阳化饮方对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1 d组(B组)、模型3 d组(C组)、模型7 d组(D组)、沙丁胺醇组(E组)、温阳化饮方组(F组),每组10只.采用动物造模、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肛温、血气分析、肺组织β-AR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B、C、D、E、F组大鼠体重、肛温均低于A组(P<0.05),F组的体重高于D组、E组(P<0.05),F组的肛温均高于B、C、D、E组(P<0.05).在血气分析方面,D组与A组比较,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含量(tO2)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0.05或P<0.01);F组、E组与A组比较,PaCO2升高(P<0.05);E组与D组比较,tO2升高(P<0.05);F组与D组比较,SaO2、tO2升高(P<0.05);D组与A组相比,血液pH值、实际碳酸盐(AB)、标准碳酸盐(SB)以及标准碱剩余(SBE)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F组、E组与B、C、D组比较,pH、SB、AB、SBE均升高(P<0.01或P<0.05).在β-ARmRNA表达方面,B、C、D、E、F组低于A组(P<0.05或P<0.01),F组高于D、E组(P<0.01).结论:温阳化饮方对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可能在于其能提高体温,增加体重,上调β-ARmRNA表达,从而促进β-AR功能重建,上调β-AR,改善肺通气,减轻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保护肺组织而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