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重症脑室内出血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类型,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我科自1999年3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重症脑室内出血患者59例,采用大口径多孔引流管装置加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持续外引流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2005~2008年12月份收治高血压引起的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行微创脑室血肿清除术和脑脊液置换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治疗脑室内血肿液化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脑室内出血采用脑室内引流,尿激酶液化。常规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内注入3万U尿激酶溶于3~5ml生理盐水中,灌注后夹闭2~4h后开放,复查CT观察血肿引流情况决定是否拔管,一般放置3~7d,如脑室引流液逐渐变淡,闭管24h后无症状拔管。结果8例中治愈6例,好转1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87.5%,病死率12.5%,无再出血,颅内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我们认为脑室内出血,液化引流使脑脊液循环梗阻得以缓解,具有损伤小,清除出血彻底,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采取腰穿放液减低颅内压,减少粘连,防治脑积水的发生。方法对Ⅱ度以上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在出血急性期(4~5d)后、并在脑室扩张出现前实施腰穿放脑脊液,2~6次不等,间隔1~3d。结果出院时做头颅B超及头部CT检查,均未见脑室扩张,且原有脑室扩张缩小,均无进行性增宽表现,临床症状恢复良好。结论腰穿放液对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减少脑积水发生,降低伤残率,重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6~48 h内行侧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与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良好6例,中残7例,重残6例,死亡12例,死亡率38.7%。结论: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易于开展,损伤小,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额角脑室穿刺定位及CT片定位,局麻下电钻驱动钻颅、抽吸引流,用尿激酶液化血凝块以利于引流和应用脑脊液净化疗法治疗脑室出血。结果 在26例脑室出血患者中,术前及术后21天比较,显效16例、有效7例,另植物状态1例、术后死亡2例,总有效率达88.5%。结论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高,适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侯林  康珊  武霄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75-576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治疗在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6例脑室内出血患者在7h之内实施侧脑室持续外引流术加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引流3~5d者12例,7~14d者14例,加行脑脊液置换者6全例。经微创引流治疗后I级5例,Ⅱ级12例,Ⅲ级7例,IV级1例,V级1例。结论超早期侧脑室持续引流术加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特殊禁忌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微创钻孔穿刺尿激酶外引流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资料,均通过双额微创颅骨钻孔脑室置管外引流及尿激酶脑室内灌注,辅以腰椎穿刺术置换脑脊液治疗,分析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存活17例,病死率10.5%(17/19),17例存活病例术后3个月随诊,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标准,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8例,Ⅱ级(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或可独立生活)5例,Ⅲ级(日常生活需人帮助,扶拐可走)2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1例,Ⅴ级(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病情危重,早期行微创颅骨钻孔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并辅以腰椎穿刺术置换脑脊液疗效显著,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对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应用的再认识,今结合国内10年来文献报道,对脑脊液持续引流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1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或血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指出血来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壁及脑室旁的血管,后者是指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入或逆流入脑室内。其发生率28.9%~60%,病死率42.6%~83.3%。手术清除血肿会造成新的损伤而影响疗效,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尽早行出血对侧脑室或双侧侧脑室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并给予尿激酶  相似文献   

10.
杨华  夏曙华 《贵州医药》1995,19(2):94-96
使用脑脊液置换疗4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其中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4例,创伤性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全部病例均经CT确诊,通过本法处理,疗效满意。结果表明:腰穿行CSF置换疗法可作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的常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脑室出血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根据出血来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是脑实质内出血破入到脑室内,脑室出血后极易出现脑室铸型,影响脑脊液循环,特别是第三、第四脑室铸型,一旦铸形形成,给治疗上带来很大难度,如不及时清除脑室内积血,很快继发脑疝导致病死。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自发性脑室内出血12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室内出血(TIVH)19例。认为TIVH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为脑室内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后者为邻近脑室的脑内血肿破入脑室所致。CT是诊断本病最好的方法。对合并其它部位的脑损伤严重、意识障碍深、出血量多、特别是出血局限一侧脑室并阻塞室间孔的TIVH,主张行开颅清除血肿并同时行脑室引流,其它宜行脑室引流术。脑室引流应保持7~10天。脑室外引流的同时应每日或隔日行腰穿放血性脑脊液,直至脑脊液清亮,此对加速脑脊液的廓清时间,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及改善高热、头痛等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伤后意识水平是影响本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对TIVH的发生机制、伤后脑积水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蒋明  赵竹青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96-2696
脑室出血包括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以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为特点。由于脑脊液循环突然梗阻,导致急性颅高压。近年研究表明脑室引流加尿激酶脑室灌注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但采取同侧或对侧侧脑室引流尚有争议。我科采用上述方法治疗36例脑室出血,观察同侧或对侧侧脑室引流的疗效及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苏医药》2009,35(12)
脑室穿刺行脑脊液外引流或脑室一腹腔分流是治疗脑室内出血、脑积水的有效及常用的治疗措施,然而常常面临着手术后感染并发症,脑室内感染是这种感染最严重的阶段或状态.我科199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发生脑室内感染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采取在局麻下经额穿刺侧脑室脑脊液外引流术。结果 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韩国芹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2):12-13,15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溶解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对21例重型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1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90.5%,死亡率9.5%,存活患者随访ADL Ⅰ级64%,ADLⅡ级21%,ADLⅢ级14%。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溶解疗法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内科治疗加双侧侧脑室穿刺交替引流、白眉蛇毒血凝酶(邦亭)注射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方法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内科疗法(48例)、内科疗法加双侧侧脑室穿刺交替引流、邦亭注射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方法(51例),对99例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45.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6.7%,对照组为36.4%,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侧侧脑室穿刺交替引流、邦亭注射、腰穿脑脊液置换结合内科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9例,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卫华  文薇 《云南医药》1998,19(6):436-437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指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逆流入脑室。本文对147例经CT证实的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7例继发性脑室出血,占同期脑出血住院患者的26%,其中男8...  相似文献   

20.
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兵川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396-3397
目的:探讨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IVH)的疗效。方法:对1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和30例少量脑实质内出血大量破入脑室病例进行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及脑室引流治疗,同时进行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内注入2ml溶有3~5万单位尿激酶的生理盐水。1~2次/日。灌注后夹管2~4小时,连续34天。引流3~7天,平均4.5天。如引流液较清,症状稳定,再夹管观察24小时,如临床症状无恶化,拔管。结果:42例中治愈11例,好转19例,死亡12例。治疗有效率71.4%,死亡率28.6%。其中4例再出血,1例颅内感染。结论:脑室内灌注尿激酶、脑室引流配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具有及时、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