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R和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以及ER、PR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取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的表达。分析受体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R和PR的表达率分别为52.17%和46.38%,结节性甲状腺肿没有ER和PR表达,ER和PR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以及MACIS评分无关,但是PR和肿瘤浸润甲状腺包膜以及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ER与患者年龄成负相关。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R、PR的表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R的表达反应肿瘤浸润甲状腺包膜和淋巴结转移情况,ER表达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组资料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112例甲状腺肿瘤细针穿刺组织细胞的DNA、RNA含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细针穿刺吸取组织行流式细胞DNA、RNA分析的成功率为98.2%。110例术前针吸新鲜组织与术后石蜡包埋组织DNA、RN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DNA异倍体可见于良性甲状腺肿瘤,随访提示,良性甲状腺肿瘤DNA异倍体与术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行甲状腺肿瘤组织女性激素依赖性研究时,观察到甲状腺腺瘤33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26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例,其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呈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阳性着色,且与瘤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阳性与否无关。作者认为:甲状腺肿瘤微  相似文献   

4.
·论著·床匝用…、…·、……·、·、·李凤英等(323)冷水游泳对去肾上腺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AVP神经降压素放免分析试剂盒研制及其临床初步应含量的影响……、+、赵小林等(326)用··、·李振甲等(1)。干扰素对正常与甲亢甲状腺细胞生成C·AMP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调节作用··刘超等(329)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丁秀敏等(4)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动脉栓塞过程中甲状腺激素肿瘤坏死因子对正常和甲亢甲状腺细胞功能调控测定的临床意义。、··董均树等(;331)的对比观察··、卓又文等()血液透…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瘤细胞核形态及DNA含量的意义(摘要)刘嵘卢于源张桂芬孙智才魏国红(北京军区第254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42)应用DNA图像分析仪检测了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状腺瘤及乳头状增生细胞核DNA含量和形态学参数。其结果显示,乳头状癌组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促红素肝细胞受体A2 (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和30例分泌期组织中EphA2、ephrin-A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样增生过长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EphA2和ephrin-A1表达水平及MVD值与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微血管浸润和孕激素受体表达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EphA2和ephrin-A1表达分别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476,P<0.05;r=0.501,P<0.05)。结论: 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和孕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基因(p53)、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周期素E (Cyclin 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穿刺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n=74)、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n=26)。两组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实验组于术后留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术后7 d再次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癌旁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p53、Fas、TNF-α和Cyclin E蛋白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Fas、TNF-α和Cyclin E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Fas、TNF-α和Cyclin E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分析其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p53、Fas和TNF-α的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yclin E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中p53、Fas和TNF-α的蛋白含量、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Cyclin E的蛋白含量、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p53、Fas和TNF-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和Cyclin E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四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标记物,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仁素(NC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6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CL、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分析NCL、CCR7与MMP-9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与
有无转移的关系以及核仁素与CCR7、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NCL在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 100%。NCL在伴随转移组癌组织中表达于细胞核、细胞质与细胞膜;NCL在无转移组癌组织中仅表达于细胞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
肿瘤大小的NCL表达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仁素细胞核外阳性表达与CCR7与MMP-9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NC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表达部位在转移与非转移组明显不同,且与CCR7、MMP-9表达有密切关系。核仁素可作为区别癌转移与非转移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部分老年性非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激素测定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248你非甲关腺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了甲状旁激素(PTH)的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81名健康老人血清PT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中青年人(P〈0.01),其中女性差异十分显著(P〈0.01)。老年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脑梗塞、慢性肾衰、肺炎与老年健康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提示:血清PTH测定对于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非甲状腺疾病对PTH分泌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人孕激素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人孕激素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巩平张蕾孙素莲(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免疫室,北京100034)测定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水平,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估测预后。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均明显优...  相似文献   

11.
乳腺囊性增生病DNA含量和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姜军,陈意生,詹新恩,柳凤轩,马宏敏一、材料与方法1976~1991年手术切除的女性乳腺标本共l10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CHB)46例,不典型增生(AH)I、II、III级分别为12、18和16例;AH...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7-H4基因rs10754339、rs10801935和rs3738414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态性与黑龙江省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取2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B7.H4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引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患者临床指标(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53基因的表达)间的关系(卡方检验计算P值),进而确定该基因与黑龙江省汉族妇女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B7-H4基因的rs10754339中,AA和AG基因型发生频率在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Х^2=4.06,P〈0.05;Х^2=3.97,P〈0.05),AA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在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显著差异(Х^2=4.74,P〈0.05;Х^2=5.30,P〈0.05)。rs10801935中,AA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在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显著差异(Х^2=5.36,P〈0.05;Х^2=5.90,P〈0.05),而AC基因型发生频率在P53基因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有显著差异(Х^2=5.82,P〈0.05)。结论B7-H4基因多态性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P53基因的表达有关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结果: GATA3的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肿瘤高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p53基因突变等表示预后较差的指标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表达水平、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在全部乳腺癌组织中GATA3阳性表达率为564%,GATA3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84%,高于非luminal型乳腺癌(32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乳腺癌组织中术后复发风险中危组GATA3阳性率高于复发风险高危组(P<005)。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与组织的分化水平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的预后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ABC法、LSABI地对144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c-erbB-2表达阳性率为48.6%,浸润性导管是性率最高(74.1%),其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核分裂计数、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况呈负相关,表达者 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因而c-erbB-2表达的检测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肿瘤DNA含量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62例小儿恶性肿瘤细胞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中35例的细胞增殖状况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DNA组方图呈二倍体的肿瘤14例,异倍体的肿瘤48例(检出率77.4%);Ⅲ~Ⅳ期肿瘤的异倍体检出率高达97.4%;DNA指数(DI)和倍性与肿瘤的分型无关。结论:测定结果应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对预后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6.
用直接荧光组化法测定10例男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睾酮的受体(ER、PR和AR),发现50%的病例ER和PR含量丰富,较同一方法同一阳性标准的女性乳腺癌的阳性率高;在同一病例AR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和PR(20%、50%、70%),提示男性乳腺癌更依赖于女性激素。受体贫乏者中年长于50岁的多;肿瘤  相似文献   

17.
人白细胞介素ⅡcDNA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展人白细胞介素Ⅱ(IL-2)质粒基因肿瘤疫苗的研究,将经改造的人IL-2cDNA与真核细胞表达pcDNA3重组保到表达载体pcDNA3/IL-2,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小量抽提获得的质凿经酶切分析显示长的680bp的目的DNA(IL-2)已插入到pcDNA3载体中,说明成功构人白细胞介素ⅡcDN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8.
雌孕激素受体应用于非靶器官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验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测定不仅对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前列腺癌等性靶器官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有指导意义并能估测预后,在非性腺靶器官中也有一定的作用。非靶器官肿瘤组织中含有雌、孕激素受体可能有助于选择内分泌治疗及判断预后,但目前研究结果仍有矛盾。雌、孕激素受体对非性腺靶器官肿瘤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类固醇激素受体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58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经分层及多元差别分析,显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和ER状态以及患者的年龄与预后的关系最密切,利用所得判别函数判断乳腺癌预后,取得较好结果。并提示在常规病理学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激素受体的检测,能更好地反映乳腺癌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病例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应用ABC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IAS)定量分析39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对其中8例子宦肌瘤及肌层细胞核体作定量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为子宫肌瘤ER、PR含量显著高于同一子宫肌层的含量(P<0.01):子宫肌瘤细胞核体数密度、体密度亦显著高于相应子宫肌层的对应值(P<0.05,P<0.01):子宫肌瘤ER与其细胞核体数密度呈正相关(r=0.83,P<0.05)。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