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口服血管扩张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得到一些成功,其中首选哌唑嗪(prazosin),因为它能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本文回顾了长期应用哌唑嗪疗法的34例心力衰竭病人的经验。旨在弄清楚哌唑嗪是否可作为血管扩张剂而长期使用,并且更好地确定见于某些患者的衰减作用。作者对34例(男31,女3)左心衰竭病人给予哌唑嗪治疗。患者年龄平均63.8±2.1岁。冠心病24例,充血性心脏病10例。心功能Ⅲ级6例,Ⅳ级28例。在实验前至少12小时,撤除所有血管扩张剂。先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和心肺移植。有几种血管扩张剂可使重症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症状得以改善,但有些研究表明,此类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且疗效欠佳。前列环素(PGI_2)为强力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在血管内皮聚集的抑制剂,用于PPH 和ARDS 患者可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和氧释放.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和不随机观察PGI_2对PPH 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运动耐力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使用,显著改善了急性充血性心衰(CHF)病人的预后,随之而来的是慢性CHF的治疗难题,因此类病人常对药物无反应.作者报导了8例晚期CHF病人用体外超滤法(E-CUF)治疗的结果。 8例病人心功能均为Ⅳ级.CHF病因分别为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3例,冠心病5例.CHF时间为6个月至10年。均经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无改善,生命预测均少于3个月。采用经皮静脉导管插入,装高渗  相似文献   

4.
一、降低前后负荷作用机制的新认识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外周血管床阻力和容量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心脏功能。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NF)的患者,其动脉血管床收缩不当,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对下述两类病人,人们主张采用长期血管扩张剂治疗:①静脉应用血管扩张剂后患者病情稳定,但7~10天以后,仍不能完全停用者;②尽管采用了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最佳治疗,症状仍未消失者。近年,有不少心脏病学家对此提出异议,认识到相对性二尖瓣返流(MR)的存在与否对血管扩张剂在慢性CHF中的影响起关键性作用。David等进行了一次研究,给一组  相似文献   

5.
过去几年中,对有明显或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曾作了广泛的研究.这种治疗有理论上的限制,而且许多严重慢性病变患者在血管扩张剂治疗后仍有难以忍受的症状.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应用兼有血管扩张与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并通过直接或反射性的机制使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血管扩张,然而这些药物仅供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6.
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在室喷血阻力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取得广泛的重视。于是,很自然地亦拟将之用于长期治疗。长期治疗时常用的制剂有硝酸酯、肼苯哒嗪和哌唑嗪。哌唑嗪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耐药性;肼苯哒嗪长期服用仍有持续作用;硝酸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长期血液动力学效应尚无深入研究。本文旨在评价长期服用二硝酸异山梨醇  相似文献   

7.
王雪莹  石国范 《心脏杂志》2008,20(4):456-456
我们在1999~2006应用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17例(观察组)与同期未接受血管扩张剂治疗的15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血管扩张剂治疗右心衰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血管扩张剂已广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但仍缺乏适合长期减轻前、后负荷的口服制剂。哌唑嗪(Prazosin)是一种阻滞α受体的口服周围血管扩张剂,能使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前、后负荷降低。然而,使用数日后发生快速耐药性而失去临床效果。本文探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多次给予哌唑嗪后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方法:8例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5例为特发性心肌病,3例为缺血性心肌病。所有患者均有静息或稍活动后持续气急,增加利尿剂剂量后出现乏力和氮质血症。心力衰竭持续时间平均7个月~8年,均接受治疗量的地高辛和速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血管扩张剂治疗左室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理论有了显著的发展。一度看来,给低血压的心力衰竭病人进一步应用降压的药物似乎很不合理。随着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了解更趋深入和某些血管扩张剂能减轻心室肥大和高血管张力的潜在有害影响,鼓舞了人们于心力衰竭时使用血管扩张剂的热情。最近报道这类药物可能降低死亡率,故它们的应用范围将更为扩大。但是,像其它任何一种药物那样,在长期应用它们之前,对其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必需预先了解和估计。  相似文献   

10.
心衰的死亡率与某些恶性疾病相同。五年生存率约50%。在许多延长药物疗法时间的研究中,病人仍不免一死。因而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早期研究中,计时标准以月计而不以年计。有人认为这种治疗仅能改善病人的症状而对预后无何影响。然而,对作用于后负荷的肼苯哒嗪的研究提示,与作用于前负荷的硝酸盐配合使用时,则既可改善病人症状又影响其预后。在平均13个月随访中的死亡  相似文献   

11.
我院近年来,对肺心病心衰病人常规使用强心剂利尿剂抗感染及血管扩张剂等治疗一周后而心衰无明显改善,水肿明显,尿量较少的病人加用酚妥拉明、20%甘露醇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无特殊不良反应,现报告加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31,自引:0,他引:131  
80年代以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洋地黄类和利尿剂。虽然这两类药物可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但无临床试验的证据表明它们可降低病人的总病死率 ,延长病人生存期 ,改善病人的预后。血管扩张剂 -心力衰竭试验 -Ⅰ (Vasodilator HeartFailureⅠ ,V HeFTⅠ )的结果表明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的基础上 ,与安慰剂相比 ,使用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和硝酸异山梨酯 ,平均治疗 3年 ,显著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Ⅱ ,Ⅲ级 )病人的总病死率(36 2 %比 46 9% )。而使用哌唑…  相似文献   

13.
许多血管扩张剂对静息时仍有症状的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某种减低左心室充盈压及提高体循环心排出量的联合作用。现时,正在提出更多的探讨性问题。有些已有解答,另一些则尚需进行更精细和更富于想象力的研究。本文将探讨目前有关血管扩张剂研究方向的若干问题。哪些病人对血管扩张剂的效果最佳? 血管扩张剂被分为静脉扩张剂(如亚硝酸酯),它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并解除肺郁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干预效果,研究血管扩张剂与钙离子拮抗剂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30例患者为对照组,30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接受血管扩张剂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5 d后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66.67%(20/30),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扩张剂和钙离子拮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本病的基础方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进行性疾病,通常在出现症状后几年内死亡。本病的病因仍不清楚,且一直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近年试用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酚妥拉明和氯甲苯噻嗪,提示这些药物降低肺动脉高压病人的肺动脉压,产生有益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在某些病人能持续几个月。钙拮抗剂是新的血管扩张剂,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引起一些血管床扩张。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此类药能降低肺动脉压,在严重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应用硝苯吡啶(nifedipine)是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利尿剂、洋地黄及血管扩张剂使用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Ena)可降低病死率40%。为明确Ena效果仅限于抑制神经体液活性的时期,抑或长期治疗对心肌有长期保护作用,作者在北斯堪的纳维亚依那普利存活联合研究(CONSENSUS)终止后,继续随访存活者二年病死率。 CONSENSUS包括253例重度CHF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疗程均为10个月以上.治疗前均后行超声心动图,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3.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CHF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静注硝普钠可改善急性或慢性冠心病、心瓣膜病和心肌病所引起的心力衰竭,但在门诊由于缺乏能使动静脉系统都松弛的口服血管扩张剂,因此很难维持其疗效。作者用口服血管扩张剂哌唑嗪(Prazosin)治疗9例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得到满意结果。病人男4,女5,年龄41~72岁,平均61岁;休息时均有呼吸困难和稍为活动即觉很疲倦,其中7例有严重的端坐呼吸。9例都用过地戈辛及利尿剂,其中7例曾加用长效硝酸盐。7例心衰长达2年,另2例至少有8个月。口服哌唑嗪后以心导管、超声心动图、踏板运动试验来估价其心功能,观察2~4个月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指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25 mm Hg,且肺毛细血管压或左房压<15 mm Hg [1].血管扩张剂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一类重要药物,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肺通气/灌注比值,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以及存活率.其理论基础是肺动脉高压时存在肺动脉的痉挛.当前主要的肺血管扩张剂主要有钙离子拮抗剂、前列环素类药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和一氧化氮.现就肺动脉高压治疗中肺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及部分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发作期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口服大剂量钙通道阻滞剂(CCB)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动力学。然而,CCB急性血管扩张试验在PPH患者可导致明显的副作用。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效血管扩张剂以准确判断PPH患者是否能从长期CCB治疗中获益。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吸入NO能否判断PPH患者对口服高剂量CCB的反应。方法 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对33例PPH患者进行连续监测。患者需在吸入空气并且停用血管扩张剂或收缩剂36~48小时后进行基础血液动力学的检测,90分钟后给患者进行吸入6~10分钟的空气加NO(10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