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硒康对地砷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砷中毒 (地砷病 )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球化学性疾病之一。目前 ,我国地砷病流行区主要包括内蒙、新疆、贵州、山西及台湾五省的 2 4个县市区 ,我省大同附近 5个县共查出病例 30 0 0余例 ,病区人口 10 0多万 ,以山阴县为重。地砷病其危害不仅表现为近期对健康的损害 ,尤为严重的是引起人体远期恶性改变———癌变、突变、畸变。到目前为止 ,改水除砷和药物除砷是防治地砷病的两大主要手段。但改水除砷耗资较大 ,作用甚缓 ,难以实现。故药物驱砷是防治地砷病的主要措施。本实验采用初步观察麦硒康对地砷病的疗效 ,为进一步筛…  相似文献   

2.
张彤  张碧霞  曹雁  胡昭宇  蒋天祥  武静  张爱华 《贵州医药》2001,25(12):1115-1116
我省部份地区煤砷污染严重 ,1993年周氏报道 ,含量在 10 0mg/kg[1] ,最高达 830 0mg/kg ,2 0 0 0年本省调查在病区煤砷含量平均为 397 2± 2 30 3(mg/kg) [2 ] 。煤通过燃烧污染空气和食物 ,从而引起燃煤性砷中毒。患者临床表现除皮肤特异性改变外 ,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严重损伤 ,甚至癌变。本文就部分砷中毒患者的血、尿 β2 —M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其与砷中毒程度相关关系及损伤机理。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省地方性砷中毒 (以下简称地砷病 )高发区兴仁县交乐病区经临床确诊的燃煤性砷中…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地方病,吉林省是地砷病较重的省份之一。随着近几年国家在地方病防治项目上的大力投入和防治措施落实,地方病防治科研工作者在防治科研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的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砷暴露人群能及时地停止饮用高砷水。但是部分高砷区和病区由于种种原因还在不同程度的受到高砷水的危害。为进一步摸清吉林省地砷病现状,2013年作者利用卫生厅资助课题项目开展的机会,根据地砷病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在已定的地砷病病区和高砷区选择了10个村屯进行了水砷、超标水砷样本的价态分布、病情以及改水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掌握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降砷改水工程的落实进度及运行情况,了解病区的病情现状,评价防控效果,为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的工作要求,选择5个病区县14个村作为固定监测村,调查监测村降砷改水情况及工程运转情况,测定改水工程的水砷含量;对监测村居民进行砷中毒病情调查,并测定砷中毒患者尿砷含量。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开展病情调查。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GB/T5750.6—2006)进行水砷、尿砷含量测定。结果本年度共计监测了14个村,全部改水,共9个改水工程,全部正常运转;共检查了7 648人,检出砷中毒患者120例,检出率为1.57%,以轻度病例为主,尚有37例可疑病例,无新检出病例与皮肤癌患者;共检测了417例成人尿砷含量,尿砷范围为0~0.854 3 mg/L,几何均数为0.010 1 mg/L。结论山西省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改水措施持续落实且有效运转,已无新发砷中毒患者,今后应继续加强改水工程的维护管理及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1引起砷中毒的原因砷中毒是服用超标含砷的化合物所致。一段时间内饮用超标高砷水同样可以引起急性砷中毒。在我国存在砷中毒病区,其中包括饮水型(如新疆、内蒙、吉林、山西等省和自治区)、燃煤污染型(如贵州、陕西等省和自治区)和饮茶型砷中毒病区(如内蒙、西藏等省和自治区),通过长期饮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水或燃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煤引起砷中毒。  相似文献   

6.
1项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现况调查的通知》(中疾控地病发[2011]8号)。在全国开展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防治措施落实现况调查,以便为国家制订地方  相似文献   

7.
李达圣  安冬  何平  梁音  靳争京  胡小强 《贵州医药》2007,31(10):883-886
目的评价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砷污染的效果。方法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禁止开采高砷煤和改良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强有力的健康促进,在病区,砷中毒防治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高砷煤开采得到基本禁止;全部家庭用上了有排烟设施的炉灶,炉灶正确使用率达到90%;家庭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均达到90%以上;大多数家庭已经养成烹调前淘洗食物的习惯,有效的将煤烟排出室外,基本避免了玉米和辣椒等食物污染,减少了砷的摄入量,机体尿砷排泄显著减少,接近正常人排泄水平。结论在地砷病区实施综合控制措施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地方病,吉林省是地砷病病情较重的省份之一。随着近几年地方病防治项目的落实,地砷病病区和潜在病区实施了改水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深暴露人口能及时地停止饮用高砷水,群众饮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水。为动态监控改水工程落实的进度和质量,了解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潜在病区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治效果,科学、规范、有序地指导防治工作,按照《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的要求,吉林省开展了监测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并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医药等领域。砷中毒已成为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的山西、内蒙古、新疆、台湾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及国家发现了大面积的地方性砷中毒病区[1]。砷的毒性及其防治也因此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大量文献报道砷可引  相似文献   

10.
慢性氟、砷染毒对小鼠肾皮质氧化应激的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氟中毒、砷中毒及联合中毒对小鼠肾皮质氧化应激损害程度及其异同 ,为氟、砷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昆明种小鼠 1 2 0只 ,随机分成对照、氟、砷和氟砷联合染毒 4组 ,分别自由进食普通、高氟、高砷和高氟高砷饲料 ,分别于 6个月和 1 2个月取材 ,检测肾皮质丙二醛 (MDA)和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琥珀酸脱氢酶 (SDHase)和葡萄糖 6 磷酸酶 (G 6 Pase)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3种染毒模式在 6和 1 2个月观察期均引起肾皮质MDA含量增加 (P <0 0 1 ) ,GSH PX 活力在 6个月时均下降 (P <0 0 1 ) ;仅见氟组在 1 2个月时恢复正常 ,而砷和氟 +砷组仍维持低水平 (P <0 0 1 ) ;2个观察时点的SOD活力均下降 (P <0 0 1 )。此外 ,1 2个月的GSH、SDH和G 6 Pase均下降 (P <0 0 1 ,P <0 0 1 ,P <0 0 5)。结论 慢性氟、砷和氟砷联合染毒均能引起小鼠肾皮质氧化应激作用增强 ,氟、砷 2毒物对在引起肾皮质LPO损害作用方面无明显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地方性砷中毒是因人体从饮水、空气或食物中长期摄入过量的砷而导致的慢性中毒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总面积为86391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下设7个旗1个区、108个乡、苏木(镇)。与我市接壤的山西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市均为饮水性砷中毒病区。为摸清我市砷中毒情况,我们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在我市的杭锦旗、  相似文献   

12.
外环境氟砷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外环境氟、砷含量的分布规律 ,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集砷中毒病区饮用井水样 ,测定水中的砷含量、氟含量。结果 高砷、高氟现象并存 ,含有不同含量砷的水中水氟含量不同 (F =2 1.83,P <0 .0 1) ,水砷含量有随井深增加而呈增高的趋势 (F =187.5 3,P <0 .0 1) ,水氟含量有随井深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 (F =2 7.98,P <0 .0 1)。结论 外环境中水砷含量与水氟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低氟低砷水源多埋深于 5 0m左右 ;因地制宜地选择安全水源 ,以保证综合的降氟除砷改水工程防治措施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正>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高砷水所致的是一种地方病,主要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脱失、皮肤角化等皮肤改变,并且可引起远期危害,如内脏癌、心血管疾病等[1]。我市属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通过多年的防治,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全面实施,病区防治措施已基本得到落实。为动态监控改水工程落实的进度和质量,了解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科学、规范、有序地指导防治工  相似文献   

14.
王宏  李宏伟 《医药世界》2006,(9):109-109
目的:研究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后砷在人体内蓄积及代谢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在改水1年内对曾饮用高砷水的村民测定尿砷、发砷含量。结果停止饮用高砷水后,尿砷在4个月内,发砷在7个月呈急剧下降趋势,至12个月后,尿砷降至正常水平,发砷均值仍高于国家标准。说明停用高砷水后,体内蓄积的砷大部分被人体代谢,同时还有一部分由于与角蛋白结合紧密而不易解脱。结论终止饮高砷水后,病区人群体内蓄积的砷逐渐排出体外,但也有部分因与角蛋白结合紧密对人体产生危害,故应在改水的基础上开展驱砷治疗,使体内蓄积的砷尽早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5.
砷对肝脏补体抑制活性的影响硒的拮抗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料表明 ,砷可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 ,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 4 ] 。补体作为一重要的免疫因子 ,在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5] 。补体的激活过程 ,受补体抑制因子等调节因素的调节。目前 ,国内外研究焦点多集中在砷对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而在砷对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因子补体及其抑制因子影响方面研究很少 ,本研究用砷中毒模型研究砷对肝脏匀浆补体抑制水平的影响 ,旨在进一步阐明砷的毒作用机制 ,为砷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主要试剂 三氧化二砷 (As2 O3) ,分析纯 …  相似文献   

16.
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致癌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且通过工业过程和农业用途而释放入环境中 ,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砷及其化合物是剧毒物质 ,长期摄入过量砷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引起人的急慢性中毒 ,还可以导致人的体细胞突变 (如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 )及致癌等。大量的流行病资料和临床观察结果证明 ,慢性砷中毒可引起人的皮肤癌和肺癌。关于其致癌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本文就砷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综述。1 砷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1.1 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由于砷在自然…  相似文献   

17.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主要以皮肤、神经、消化系统损害为主 ,肝硬化、皮肤癌为其主要死亡原因[1 ] 。本实验通过对 74例燃煤污染型慢性砷中毒患者血清甘胆酸 (CG)、透明质酸 (HA)水平进行放射免疫测定 (RIA) ,观察其与肝脏损害程度以及肝纤维化过程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慢性砷中毒组共 74例 ,男 5 3例 ,女 2 1例 ,年龄 1 9~ 6 3岁 (平均 39 2岁 ) ,全部来自贵州省兴仁县交乐乡病区 ,均有长期含砷煤接触史 ,临床按王连方[2 ] 所荐标准确诊。对照组共 4 9例 ,男 2 6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4 7岁 …  相似文献   

18.
氟和砷联合作用的亚急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晨  马龙 《毒理学杂志》1994,8(2):95-96,104
氟和砷联合作用的亚急性实验研究张晨,马龙,肖碧玉,刘开泰,姜平由于污染和地质因素造成环境中氟、砷含量过高而引起氟中毒和砷中毒已有报道(1,2),但对氟和砷共同存在时的相互作用,目前还研究的较少,而新疆奎屯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氟砷联合中毒病区,所以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砷对肝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砷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元素,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毒物和已知的人类致癌物[1].慢性砷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改变和某些周围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对器官系统的影响.砷与皮肤癌、膀胱癌、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3].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砷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3-5],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这更加大了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风险.目前国内外有关砷肝毒性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报道,但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多,尚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本研究综述了砷对肝脏毒性的影响及有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氟、砷对大鼠生殖发育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 ,氟、砷均是全身性毒物 ,对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的损害作用[1] 。以前的研究已证实 ,氟和砷都已被肯定为生殖毒物[2 ,3 ] ,但有关氟砷共存时的毒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 ,我们通过动物实验的手段研究氟、砷染毒对大鼠生殖发育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与分组 选用Wistar大鼠 ,由新疆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8~ 9周龄 ,其中雌性 10 4只 ,体重 12 0~ 15 0g ;雄 5 2只 ,体重 14 0~ 2 0 0g。随机分为 4组。1 2 受试物及染毒剂量 受试物为NaF和As2 O3 ,喂饲法染毒。染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