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为人类新发现的重要致病菌。猪被认为同人的耶氏菌病具有流行病学的关系。最近国内已有从猪、人等分离出耶氏菌的报导,但尚未见有耶氏菌噬菌体分离成功的报告。我们从莆田县流行耶氏菌病的猪群中分离出一株耶氏菌噬菌体P_(44)(Yersinia enterocolitica phage P_(44))。现将分离与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近两年来对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病在我省的分布相当广泛,人畜均有发病。目前已从病人、猪、鼠和鸡分离出200余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经过鉴定多数属于生物3型和血清0:3型或与0:3型有共同抗原成分;少数为生物4型和血清0:9型。检出耶氏菌的范围已有14个地区和9个县市,为腹泻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此外还从病人和猪的粪便分离出耶氏菌噬菌体。对分离的耶氏菌株从多方面进行了致病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感染的人类病例,近年来有显著增加,并有5次暴发流行。目前已知本菌作为胃肠炎、严重腹痛和肠系膜淋巴腺炎的一种重要致病菌,引起广泛重视。Marks等报告在他们所研究的胃肠炎患者中,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比痢疾菌高3~4倍。我国迄今尚无病例报告。我国猪群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感染,作者已报道过,现再将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引起的腹泻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分布广泛,除人外,常常存在于许多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食物和周围环境中。但这些分离物大量是无毒力的,故鉴定菌株的毒力对于瞭解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流行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将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株R34+(0:3血清型)、P6+(O:3血清型)和Y15+(0:9血清型)多次免疫家兔,制备免疫血清,经用各自去毒力的衍生株充分吸收后,获得毒力因子血  相似文献   

5.
快速免疫酶斑点试验法鉴测布氏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种布氏菌与 O:9型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简称O:9型耶氏菌)的交叉反应非常显著,用一般血清学方法难以鉴别。本文报告利用快速酶免疫斑点试验法检测布病患者特异性 IgG 抗体。试验证明此方法比试管凝集法更特异,敏感,特别能鉴别布氏菌感染或O:9型耶氏菌感梁,解决了以试管凝集为判定标准的误差。其方法简便可靠,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经口进入肠道后,主要在盲肠至直肠段定居和繁殖,其他部位比较少见。二、O∶3型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在小白鼠的带菌时间为53天,很少超过2个月,家兔的带菌时间更短。三、直肠和结肠粘膜和内容物的耶氏菌都很多,在急性感染猪和鼠,常为优势菌,和纯培养一样。四、耶氏菌活菌经口感染,有免疫力,死菌短期感染无免疫力。五、鼠疫耶氏菌EV株活菌免疫,对O∶3型耶氏菌无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供应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各型免疫血清特异性不高,可与许多型菌株呈凝集反应(玻片凝集和试管凝集均有出现),影响了菌株的正确鉴定。为此,我们使用加热和不加热抗原制备免疫血清,与加热和不加热抗原进行凝集试验,发现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各种血清型间有一种共同凝集抗原,系由加热菌体表现出来的,经注射家兔,大多数菌株均能产生共同凝集抗体,用任何一型有交叉反应的抗原均可吸收尽,但不能吸收型特异的 O 抗原。所以,此种共同凝集抗原与型特异的 O 抗原不同,在加热抗原之间或不加热抗原之间,最容易发生。因此,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免疫血清应当用无共同型特异的 O 抗原的菌株吸收,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8.
耶氏菌小肠结肠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有报道,芬兰、日本和美国还曾经爆发流行。我国对此病很生疏,1976年于恩庶等首先把本病的资料介绍到国内,已引起重视。最近我们从腹泻病人和病猪均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多株。本文先报告从猪分离的2株耶氏菌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耶氏菌小肠结肠炎(Yersiniosis)是一种新被引起注意的肠道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Yersinica enterocolitica下称耶氏菌)。此病1970年前仅在欧洲与北美有较多报导,非洲也报过少数病例,近年来,亚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们对福建各地和浙江丽水地区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280株,进行了抗原分析和血清型鉴定。初步了解了这两个地区耶氏菌血清型分布情况。现将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简称耶氏菌)是人畜共患疾病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国内各地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耶氏菌的报道日益增多。为了解本地区耶氏菌对腹泻病人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86年5月—7月份,对毕节地区城关卫生所、毕节地区中医院及地区人民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共采集粪便标本96例,对耶氏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选择毕节县城关卫生所、毕节地区中医院、地区人民医院等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人标本,置于Cary—Blair保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简称耶氏菌)病是近十年来确认的肠道传染病。耶氏菌是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之一,已为许多国家所证实。近几年来国内亦有很多报导,从腹泻病人、猪、鸡、兔等各种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该菌。为了解该病在我省的流行情况,我们自1985年~1987年4月在省内开展了对本病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标本采集:(一)病人标本:腹泻病人粪便标本采自各地医院、农村卫生所肠道门诊及监测点的腹泻病人。(二)健康猪群粪便:采自当地肉联加工厂。(三)家禽粪便:采自各地个体户饲养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于探索脂多糖所增强的对细菌感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和抗癌活性是否受同种O抗血清的影响,以及脂多糖经硷处理后此二活性的改变。按WestPhal法从血清型为03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引起的腹泻和胃肠炎的报导日益增多,但是从患者大便标本中常难以分离到本菌,因该菌生长缓慢,生化反应与其他肠道菌极为相似,容易误诊或遗漏。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用冷增菌和冷增菌-碱处理法,从猪粪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比较研究结果,从72份猪粪标本中分离到4株菌,其中1株获自冷增菌法,其余3株均由碱处理法获得。此4株菌的形态、培养及生化性状均符合耶氏菌特征。玻片凝集试验提示,1株属0:18群,另3株则均属0:16群。对于碱处理法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是新近才引起重视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发现,并还有过多次爆发流行报道。因而,该病目前已被认为是世界上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对本病的研究较晚,自1976年我们把国外的研究情况向国内介绍后,各地陆续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用于鼠疫疫苗纯菌检查的噬菌体裂解法,并与现行的直接接种纯菌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鼠疫噬菌体裂解在细菌分类学上与鼠疫杆菌相近的细菌及常见的污染细菌,确定鼠疫噬菌体对鼠疫杆菌裂解的特异性。分别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大肠杆菌定量掺入鼠疫疫苗来制备模拟污染鼠疫疫苗,采用噬菌体裂解纯菌检查方法检测模拟污染鼠疫疫苗,并将检测结果与现行的直接接种纯菌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鼠疫噬菌体能特异性地裂解鼠疫杆菌,对在细菌分类学上与鼠疫杆菌相近的细菌以及常见的污染细菌无裂解作用。对模拟污染鼠疫疫苗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大肠杆菌的检出限,噬菌体裂解法均为1 CFU/剂疫苗(50 μl疫苗),现行的直接接种法分别为50和5 CFU/剂疫苗(50 μl疫苗)。 结论   噬菌体裂解纯菌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鼠疫疫苗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氏森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性腹泻及其合并症的流行状况、宿主分布情况、流行菌株的型别和毒力特征.方法:采集动物和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以及鼠疫自然疫源地野生鼠盲肠内容物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增菌培养,并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样本分离出5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猪的带菌率最高,总的阳性率9.4%,其余样本未分离到菌株.所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主要以O:3、O:5、O:8、O:9为主,其中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血清型以O:3为主,O:9次之,O:5、O:8为不致病或弱致病性菌株.对临床分离的56株菌进行ail、YstA、virF、YadA和YstB 5种毒力基因检测,其中0:3、0:9血清型菌株前4种毒力基因均为阳性.结论:本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流行以0:3血清型为主,猪为主要宿主.其中O:3、O:9血清型携带4种毒力基因,为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检测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诊断及其临床治疗,为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 例因膀胱癌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被诊断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发热、干咳、低氧血症的特点,及时行支气管镜采集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测序,被诊断为肺孢子菌感染,予以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抗感染治疗21 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提示炎症基本吸收.结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对于非HIV感染者的肺孢子菌肺炎也可采用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测序,以协助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检测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诊断及其临床治疗,为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 例因膀胱癌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被诊断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发热、干咳、低氧血症的特点,及时行支气管镜采集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测序,被诊断为肺孢子菌感染,予以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抗感染治疗21 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提示炎症基本吸收.结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对于非HIV感染者的肺孢子菌肺炎也可采用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测序,以协助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