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235-1236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放疗结束后采用TP方案(多西他赛75mg/m2,顺铂75 mg/m2);干预组进行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Ridit分析显示,干预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局部复发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0%(P<0.05)。干预组的远处转移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干预组的3年生存率为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放疗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EP方案治疗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EP方案化疗;对照组41例,先行EP方案化疗2个周期,再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2%(19/42)和17.1%(7/41),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1.0%(34/42)和51.2%(2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4).随访2年,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35/40)和60.0%(24/40),2年生存率分别为65.0% (26/40)和32.5%(13/40),两组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4).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贫血、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5%(7/40)和42.5%(17/4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5%(13/40)和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07).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EP方案治疗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可作为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胜利  杨有文  张大庆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20-3721,3724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7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85例采取同步放化疗为观察组,85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1.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所有患者1~3年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41.17%)例早期发生消化道症状,对照组15(17.6%)例早期发生消化道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结直肠反应、膀胱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6%(15/85)和15.29%(13/85),对照组分别为15.29%(13/85)和12.94%(11/85),观察组10.59%(9/85)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对照组7.06%(6/85)发生放射性直肠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提高短期生存率,而且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不影响放疗进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宏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68-5769,5771
目的 探讨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确诊的65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化疗,同期选择环磷酰胺联合顺铂化疗28例、单纯放疗33例患者,观察3组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7.69%(57/65)、76.92% (50/65)、10.77% (7/65)、13.85% (9/65),优于环磷酰胺联合顺铂同步化疗组及单纯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骼抑制与脱发,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顺铂与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晓阳 《现代医院》2009,9(5):67-68
目的探讨顺铂与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同样放疗剂量,同步放化疗组给予TP方案(顺铂与紫杉醇)化疗3~4疗程,间隔3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8.97%,3年的生存率为84.62%,5年的生存率为63.64%,局部复发率为15.38%,远处转移率为10.26%,骨髓抑制Ⅰ度为58.97%(23/39),Ⅱ度41.03%(16/39),消化道反应Ⅱ度17.95%(7/39),Ⅲ度82.05%(32/39);单纯放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5.90%,3年生存率为58.97%,5年生存率为47.83%,局部复发率为23.08%,远处转移率为17.95%,骨髓抑制发生率Ⅰ度为33.34%(13/39),Ⅱ度为10.26%(4/39),消化道反应均为0度,经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顺铂与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能提高远近期的临床疗效,虽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积极治疗和对症处理后能够耐受,是可逆的不影响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射频热疗的毒副反应、近远期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9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射频热疗)与对照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的毒副反应、有效率及1、2、3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同步热疗未增加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生活质量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CR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适形放疗同步射频热疗治疗食管癌,能在不增加放疗毒副反应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提高1、2、3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宫颈癌并发局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医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5年,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分析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67%,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26.67%(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观察组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局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66.67%;住院时间>7d、合并有基础疾病、医护人员的手术不熟练、尿管留置时间>3d、未应用抗菌药物、FIGO分期IVb期是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并发局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较好,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赵彤  杨岩  王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1):51-52
目的观察放化同步治疗Ⅲ 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放化同步治疗组(Ⅰ组)和单纯放疗组(Ⅱ组).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化疗与放疗同时进行.结果近期有效率Ⅰ组为100.00%,Ⅱ组为90.91%,Ⅰ组优于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无进展生存率Ⅰ组、Ⅱ组分别为46.15%和27.27%,Ⅰ组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局部复发率Ⅰ组、Ⅱ组分别为26.92%和45.45%,Ⅰ组明显低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生存率Ⅰ组、Ⅱ组分别为61.54%和36.36%,Ⅰ组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化疗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但较轻均可耐受;放疗主要副作用为放射性直肠炎,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放化同步治疗在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无进展生存率上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且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术后内乳区放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内乳区放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8年1月~1999年7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采用“配对法”设立放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回顾性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内乳区放疗的临床意义。结果放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8%和15.8%,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4个时,5年局部复发率在放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5.2%和35.8%,p<0.05)。两组间锁上淋巴结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区域放疗对预防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有好处。5年远处转移率放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27.5%和20%,p>0.05)。放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0%和80.0%,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内乳区放疗没有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也未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按T分期、肿瘤象限、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化疗情况及ER/PR状况等进行分层分析也未能发现内乳区放疗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奈达铂、紫杉醇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通过奈达铂和紫杉醇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生存率、复发转移率和毒副反应、近期疗效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通过奈达铂、紫杉醇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临床疗效理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胡计捧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26-4027,4029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某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182例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临床资料,行三维适形放疗的120例为观察组,其余接受常规放疗治疗的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近、远期生存率.结果 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CR比例为53.3%,PR比例为35.0%,缓解率为8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3年生存率为21.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及急性放射肺炎等并发症为Ⅲ和Ⅳ的比例分布为13.4%,17.5%,14.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治疗后毒副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1、2期小细胞细胞肺癌患者62例A组(32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放化疗,B组(30例)单纯给予放化疗.结果 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0%、52%,B组总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71%、48%;A组术后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转移病灶的情况依次为:失败原因包括局部复发(12%)、远处转移(32%)、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8%)和脑转移(19%),B组失败原因包括局部复发(14%)、远处转移(30%)、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9%)和脑转移(29%).手术+化疗+放疗组与放化疗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化疗+放疗和放化疗对临床Ⅰ、Ⅱ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肖洪涛 《医疗保健器具》2014,(2):223-224,227
目的 探讨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以及单独放疗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单独放射治疗手段,研究组52例患者采用同步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统计患者在治疗后的5年内生存、复发、肿瘤转移等情况,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短期时间内,总有效率均为100%,无显著差异(P>0.05),但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有显著差异(P<0.01);5年随访期内,对照组患者9例死亡,25例存活,其中无进展生存患者4例,肿瘤向远传转移患者2例,复发患者6例,13例患者生存质量较好;研究组患者4例死亡,48例存活,其中无进展生存患者5例,肿瘤向远传转移患者2例,复发患者5例,36例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当患者手术时并未完全清除病灶的情况下,放疗效果无法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但同步放化疗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不良预后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后无论接受同步放化疗或单独放射治疗,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提高其生存概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往远处进行转移是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 食管鳞癌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IMRT,观察组采用IMRT联合TP方案化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化疗计划,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81.1%,临床受益率(CBR)为91.9%.对照组ORR为67.6%,CBR为73.0%.2组间ORR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CB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70.3%,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59.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结论 IM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鳞癌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赵甲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39-3740,3743
目的探索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联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某科就诊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44例分为观察组,采取HLOF方案;余者26例分为对照组,采取HLPF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P﹤0.05),进展率(4.5%)显著低于对照组(30.7%)(P﹤0.05)。观察组患者的进展时间[(5.3±1.4)月]及生存时间[(21.8±3.2)月]比对照组的[(4.2±1.7)月]及生存时间[(14.5±1.4)月]显著长(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神经毒性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联合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晓东 《现代保健》2014,(21):151-154
目的:探讨对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蔓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放疗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存放疗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卡培他滨。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联合治疗组为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副反应发作率为31.11%,低于放疗组(P〈0.05)。随访3年,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及死亡率均低于放疗组(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效地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最,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放化疗同步治疗对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均进行放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再配合化学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肿瘤最大径线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1,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实验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和7.66,均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逐年递减,实验组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43,6.542,6.541,均P<0.05)。结论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患者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疗与不同剂量顺铂周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10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纳入对象51例。两组均采取放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顺铂(40 mg/m^2)化疗,研究组采取小剂量顺铂(20 mg/m^2)化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与对照组61.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毒性反应的发生率7.84%较对照组25.49%更低(P<0.05)。结论放疗联合小剂量顺铂周疗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减少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21例为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放射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放射性早期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3.8%,对照组为76.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52.3%。膀胱放射性早期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9.1%,对照组为61.9%,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4.7%,对照组为36.4%;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可以取得与常规治疗相似的局控率,但能明显降低放射反应,避免了繁杂的腔内治疗操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