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而产生的超限效应现象相当普遍。这种现象往往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但削弱了教育活动应有的作用,还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商德锋 《校园心理》2009,7(6):406-407
<正>学生早恋是困扰社会的一个现实而又难以控制的问题。现在初中、高中都有这类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更为严重。本文通过作者的教育实践,对早恋现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同时把握分寸,张弛有度,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师学生心理咨询教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笔者用心理咨询方式对本校及省内外近5000名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取得较好效应。1心理咨询教育方式的含义心理咨询教育方式,是指师范生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渴求帮助的心理要求,用平等交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秤心理氛围或可供选择的条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以消除消极的心理定势,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要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还要帮助学生解除非心理因素导致的思想矛盾,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心理咨询是进…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解剖学的教学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正>教学美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共同创[1]造的审美因素和美感效应综合而成的整体。在现代教育中,一个具有教学美的课堂、拥有审美情趣的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通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及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感到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才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吕贞霞 《校园心理》2009,7(6):432-432
<正>音乐课教学,应该在通过实践(节奏、视唱、唱歌、欣赏等)培养学生音乐基本能力的同时,不失实际地强化审美教育,渗透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达到受教育的目的。音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通过唱歌、欣赏、演奏乐器教学活动来进行音乐基础技能  相似文献   

7.
陈言贵 《校园心理》2011,9(1):48-49
<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与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并存的,却是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厌学、逃学等情况比比皆是。这种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现象,被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众多具有这些特点的高职学  相似文献   

8.
“减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纷纷出台“刚性规定”,学校及老师也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减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可是,通过这些措施往往减轻的只是学生的一部分课业负担,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减负,最后导致减负实际效应并不显著。于是,有人质疑,减负是否成了一句空话?其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减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黄艳  贺定科 《校园心理》2013,(5):349-35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探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引领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引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标,激励学生开展专业学习;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构建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0.
雍克勤 《校园心理》2009,7(6):404-406
<正>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举措,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时间相对都较短,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几乎空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学生心理有着自身特殊性,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中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提出生命教育对策。本研究随机抽取苏州地区数所中学的学生736名,使用自编生命教育问卷、生命意义感问卷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生命观整体良好;生命状态的重要指标——生命意义感分数偏低,情况不容乐观。且在不同成绩水平、不同家庭氛围上生命意义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成绩越好生命意义感得分越高;正统型和民主型家庭氛围下的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高于冲突型、包办专制型、放任型家庭氛围下的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意义感关系密切。针对上述结论提出生命教育建议,多元途径开展生命教育;重视师资队伍培养;整合资源,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等,以期为中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目前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相对滞后,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情绪、人格发展等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日趋增加,把在校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才是每所学校的任务和责任。高职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时期,学生躯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为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68名学生、应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65名学生和未进行课堂教学的6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对比。结果①经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生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U=342.2,P〈0.05);各因子分降低显著(U=312.5,P〈0.05,);②经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学生比未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显著(U=332.2,P〈0.05,)。结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成效显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将皮格马力翁效应用于心肺复苏课的效果。方法将100名护生分为实验班51人和对照班49人,对实验班进行皮格马力翁效应影响,未对对照班进行皮格马力翁效应影响,于授课后2天对2个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技能考核。结果实验班学生接受皮格马力翁效应教育思想后,自信心得到极大程度增强,其理论与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学生(理论知识方面χ2=8.30,P0.05;专业技能方面χ2=6.19,P0.05)。结论皮格马力翁效应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心肺复苏课上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英红 《校园心理》2009,7(5):323-325
<正>本文分析了学校教育中家长、教师与学生三者间的矛盾心态,认为家庭、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理。文章探讨了家庭和学校双方如能相互合作、配合,发挥各自特色,就会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心理。笔者还以自己孩子十几年教育的实践讲述了家庭、学校发挥各自教育特色,取得教育成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陶德春 《校园心理》2009,7(4):264-266
<正>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工作的影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包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即观  相似文献   

18.
陈蓉蓉 《校园心理》2012,10(6):414-416
<正>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师源性心理障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恶劣影响的问题越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人们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冷暴力是班级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最大的障碍。笔者力争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以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次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