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全球的社会问题,2005年WHO公布的数据表明,在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1700万人群中,心脏性猝死(SCD)占40%~50%。根据AHA提供的资料,美国发生SCD为每年25~45万例。Framingham研究资料显示,26年间的猝死占所有原因死亡的13%,在冠心病患者的死因中50%为猝死。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患者约为54.4万人。  相似文献   

2.
心脏性猝死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占猝死患者的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欧洲人20~75岁院外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约1‰,美国人约为1‰~2‰。在美国,每年约40~46万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于院外;而院外心脏性猝死约80%发生在家中,15%发生在街道和公共场所。在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的病人中,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表现。及时发现并及时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可挽救相当比例猝死者的生命;从倒地至除颤,每延迟1min,患者生存的机率大约降低7%-10%。  相似文献   

3.
心脏猝死     
心脏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和突然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脏猝死的定义是在起病后6小时以内死亡。我们认为应该是在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死亡者。在美国,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65%是猝死。在所有死亡者中,32%是由于心脏病猝死,因此,这一问题比肿瘤更为重要。男女两性的平均寿命是男性70岁,女性76岁,主要是因男性猝死较女性高4倍。如果呼吸道疾病能被控制,则寿命可延长2年;如肿瘤能被控制,则可延长3年,如冠心病可被控制,  相似文献   

4.
WHO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本文对216例老年猝死进行临床调查。经统计老年猝死占老年死亡人数的47%,男:女=1.94:1,死亡率最高是60~69岁组(66%)。本组164例死于发病6小时内(75.9%)。  相似文献   

5.
急性缺血性冠脉综合症(acuteischemlccoronarysyndrome;AI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AMI)、猝死的病死率占心血管病之首位。WHO统计每年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死亡人数1/4。美国心脏病协会报导1981年AMI80万人中65万人死亡,50%死于住院前,多为猝死。由于采取对已知危险因子的防治,美国1994年死于冠心病者已下降为481458人,占心血管病的2/3,仍居死亡原因第一位[1]。Hunik研究总结有关资料后认为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25%由于一…  相似文献   

6.
对不明原因猝死者的回顾性分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有的心脏性猝死(SCD)中,不明原因猝死的患者占到5%。这些人通常比较年轻,50%以上以猝死作为首发且唯一的临床表现。他们往往死于原发性的电生理紊乱,而心脏结构完全正常。该研究调查了不明原因心脏性猝死者中心律失常相关候选基因缺陷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β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塞及梗塞后心性猝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心肌梗塞(MI)后应用β阻滞剂可防止缺血并发症及心性猝死从而降低总死亡率。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0%死于心性猝死,美国每年约有30~40万人死于心性猝死。急性缺血后所致的心室纤维性颤动(VF)是猝死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VF发生前无任何先兆症状。为降低心性猝死率,应采取以下三条措施:(1)识别高危猝死患者;(2)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3)除非有禁忌症,高危患者均应给予有效的治疗。近20年来的资料表明,动脉血管重建术,β阻滞剂、阿斯匹林、溶栓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降低缺血性心…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监护室和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已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死亡减少,但有一些病人从监护室出来后于住院后期猝死,其发生率与在监护室时的某些危险因素有关。 1970~1974年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4,856例中,4,206例离开监护室时存活(死亡率13%),其中165例死于住院后期,内有47例符合心脏性猝死,约占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病人的1%。平均年龄65.2岁(37~88岁),对照组62.1岁(P<0.05)。猝死组在监护室的时间平均6.7天,对照组5.4天(P<0.05)。梗死病人从入监护室到猝死的时间平均11.6天(1.2~21.1天),死于入院第1周的8例,第2周的28例,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心脏性猝死(简称猝死)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据说每天约1,200人猝死,亦即约每分钟即有一人遭难。它是20~60岁男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占这组人群死亡的32%。猝死者中约25%事先  相似文献   

10.
心脏性猝死(3)3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基础冠心病猝死在各种心性猝死中常占首位,在我院冠心病死亡病例中约占29.6%,故是冠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基础涉及面较广、机制也比较复杂,目前还不甚清楚。早在1966年Kuller认为,冠心病猝死常...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年发病率达7.5/10万,预后不良,年死亡率25%~45%,猝死发生率约30%,本文综述了IDCM病人中猝死的发病机制,危险性评价及室性心律失常处理方面近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 猝死的定义、病因、病理、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争议,有待今后深入研究。但在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猝死在20~60岁男子死亡原因中列入首位,如美国每天约有1200人死于猝死,几乎每分钟1人。我国自1957年以来陆续有猝死的报导。在国际上近廿年来对猝死定义经常更动。1959年 WHO 高血压和冠心病专家委员会的猝  相似文献   

13.
94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随访49±37个月,评价临床、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的意义。随访中,30例病人死亡:其中13例猝死,13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死于其他疾病。85例病人完成随访,心脏病总死亡率占31%。单变量分析提示在20个变量中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心脏病死亡和猝死的主要危险因子。多变量总体分析确定了心脏病死亡的3个独立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病症.全球每年死于心力衰竭的患者约为30万人.虽然近年来,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心力衰竭30天死亡率并无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两大原因为心律失常和泵衰竭.前者比例约为30%~50%,但是常难以确定这类因素与血流动力学恶化患者终末期心律失常之间的区别.因此,临床上用不同方法将死亡原因分类.AIRE研究[1]中45%猝死患者在死亡前存在严重的心力衰竭;39%的猝死是由于心律失常.在MADIT-H研究[2]中,心源性死亡的72例患者中,31%的患者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36%超过1小时,33%没有目击者;在该研究的植入式心脏除颤仪组,除颤减少了l小时内发生的死亡和无目击的死亡,提示这些人群主要是终末期心律失常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房性和室性的心律失常均很常见,我们主要讨论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猝死是指患者从起病之后一个小时之内发生死亡的临床状况,病因学以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约占80%。美国每年发生例数为30~35万,相当于每天1200人。调查证明中国每年53万人猝死,相当于每10万人中有41.8人死于猝死,占总死亡率的9.5%。尽管近年来经过医疗各界的努力,但国内的急救系统仍不够完善,人们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对猝死存在认识度、重视度和救治力度的不足仍然严重。心脏性猝死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率高,特别是伴有  相似文献   

16.
各种心脏病均可导致猝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西方国家冠心病可能占猝死原因的90%。50%以上的心脏性猝死者生前没有冠心病的任何临床表现,约20%-50%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心脏电活动的致死性紊乱所引起的,对SCD病人资料的回顾性研究证实SCD患者中80%以上的病例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F)。  相似文献   

17.
尸检显示大多数猝死病例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缺血的突然发生或加重可降低心室颤动阈,故可能是猝死的先兆。血液动力学因素在加重与扩大心肌缺血上起有作用。作者在狗冠状动脉栓塞的实验中,发现约半数狗在数分钟内死于心室颤动。本文旨在研究冠状动脉栓塞后即期存活狗与死亡狗之间有无血液动力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推动AED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猝死是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Framingham心脏中心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75%的猝死为心源性。心源性猝死(SCD)见于各个年龄段,多发生于院外,常没有任何先兆,绝大多数SCA为致命性心律失常(约90%),其中80%为心室颤动(VF),20%为心脏停搏。研究显示,发生VF后抢救时间窗为10min,最佳抢救时间是最初的3~5min,每延迟1minCPR和除颤,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以7%-10%递减。早期电除颤是治疗VF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危及生命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猝死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群心脏猝死(SCD)发生率不清楚,但猝死时有耳闻。美国SCD年发生约50万,在儿童、青年中发生率每年1.3~8.5/10万^[1]。SCD的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在180例SCD的心脏病检中冠心病占65%^[1]。158例运动员猝死的病检,肥厚型心肌病占36%、冠心病占13%、尸检阴性者仅占3%^[2]。可见SCD基本有病因可查,原发性心室颤动(VF)仅占8%。  相似文献   

20.
113例VVI起搏患者中发生猝死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5年113例安置VVI起搏器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进行分析表明:病死率约为15.0%,猝死率为7.1%,占死亡患者的47.1%。猝死与起搏前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胸比率增大(>0.50)、心电监护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关系(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因、起搏指征、起搏前心功能状态无明显关系(P>0.05).提示心脏严重损害、心电不稳定是猝死的先兆因素。加强对上述猝死高危患者的定期随访、指导用药,可能对预防猝死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