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辨证指导下的温性经筋巴布剂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后侧牵拉痛(即足太阳经筋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用前后经筋合治法(治疗组)和痛点外敷疗法(对照组)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1次外治时间约为12 h,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美国西部Ontario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中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治疗后对比,在改善疼痛评分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基于经筋辨证指导下的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后侧牵拉痛(即足太阳经筋型)采用足太阳经筋及足阳明经筋合治的前后敷贴法较常规的痛点外敷法,对于患者WOMAC评分中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均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徐琳  董宝强 《山西中医》2013,(11):31-33
目的:观察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络电针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辨证取穴,确定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WOMAC量表各项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中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电针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膝疼痛及软骨损伤区域,试验组通过经筋辨证分型后,针对患膝分布的结筋病灶点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组均治疗2次/周,共治疗8次。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1天、第4周、第12周时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的关节软骨T2-mapping值,同时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和WOMAC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VAS和WOMAC评分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4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12周的T2-mappin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2周比较差...  相似文献   

4.
洪海平 《光明中医》2023,(5):912-915
目的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刀经筋膜层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2018年9月—2021年5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88例,因失随访实际完成85例。85例分为2组,42例采用针刀经筋膜层松解术治疗(治疗组),43例采用常规电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治疗组1次/周,对照组3次/周,2周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结束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m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骨关节指数量表来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和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评定治疗结束时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和WOMAC总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结束后治疗组WOMAC量表中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WOMAC量表中的膝关节僵硬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手法治疗组(M组)、经筋火针治疗组(F组)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组(O组)各35例,分别给予经筋手法、经筋火针及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M组、F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O组(P0.05),M组、F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僵直评分外,M组、F组WOMAC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O组(P0.05),且M组、F组治疗后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组、F组骨髓水肿程度均显著轻于O组(P0.05),M组、F组骨髓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点穴经筋疗法与普通推拿套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治疗组KOA患者33例采用点穴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KOA患者30例采用推拿普通套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Lequesne的KOA病情严重指数(ISOA)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SOA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ISO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t=5.976,P<0.01);治疗组治疗后,ISOA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ISOA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点穴经筋疗法与推拿普通套路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效,但点穴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推拿套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组(循经筋组)和艾灸常规经穴对照组(常规经穴组)各30例,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1~4疗程后,循经筋组显效16例,进步11例,改善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常规经穴组显效8例,进步12例,改善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冯学烽  韩清民  陈宇 《河南中医》2011,31(4):404-405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治疗阳明经筋病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除脱落病例外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日1次,治疗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次75 mg,日1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WMOAC评分差值中疼痛评分差值、...  相似文献   

9.
经筋刺法对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5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上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上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上、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上、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上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可以改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0.
黄旭东  韩清民 《新中医》2016,48(8):135-137
目的:基于经筋辨证分析膝后侧牵拉痛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发病情况。方法:统计分析69例膝后侧牵拉痛(足太阳经筋证型)以及膝前疼痛(足阳明经筋证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病程、疼痛程度、X线病变分级情况。结果:足阳明经筋组病程长于足太阳经筋组,疼痛程度轻于足太阳经筋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分级的总体分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足阳明经筋组的X线分级多集中在Ⅲ、Ⅳ级。结论:膝后侧牵拉痛可以作为早中期膝OA病变特点的研究切入点,进一步运用经筋辨证及肌肉筋膜链理论,对于其对应走行的肌肉筋膜群进行研究,找出适合中医药早期干预治疗膝OA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应用经筋辨证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1—11月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观察组以经筋辨证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SF-36生活量表评分、步态分析(步长、步速及双支撑相)和股四头肌、腓肠肌肌张力位移值测试。[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SF-36评分、步长、双支撑相及股四头肌、腓肠肌肌张力位移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WOMAC、SF-36评分、步长、双支撑相及股四头肌、腓肠肌肌张力位移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WOMAC评分(30.48±2.38)分和SF-36评分(69.03±3.42)分,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38.04±3.88)分和(64.78±4.96)分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长(97.83±6.34) cm及双支撑相16.89%±1.59%较对照组(93.46±7.15) cm、19.32%±2.59%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股四头肌肌张力位移值(6.89±0.48) mm及腓肠肌肌张力位移值(7.42±0.48) mm相比对照组(6.51±0.47) mm和(7.13±0.32) mm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结论] 应用经筋辨证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和软组织张力,提高步行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钊  王跃辉  韩清民 《新中医》2010,(10):59-60
目的:观察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运用经筋疗法进行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愈63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结论: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筋推拿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筋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20 min,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ODI及JOA评分;并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后进行随访,对两组进行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愈显率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VAS、ODI均有明显减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JOA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筋推拿手法能纠正骶髂关节紊乱,缓解疼痛,改善骶髂关节功能,且复发率低,疗效可靠,较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痹证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选取86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痹证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加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记录2组患者1、2个疗程后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和81.40%(35/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症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能有效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降低VAS和WOMAC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人分为治疗组(针刺循经筋阿是穴)30人和对照组(针刺传统穴位)30人.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治疗结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循经筋阿是穴在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取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筋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施用经筋齐刺配合电针疗法)与对照组(施用传统电针疗法),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间断2 d后再开始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都在治疗前后记录整体疗效、VAS及膝关节WOMAC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6.11%)(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及膝关节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适宜临证时进一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经筋微创疗法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评价经筋微创疗法治疗KOA的疗效。方法将KO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药物基础上加用经筋微创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选取针刀镜治疗1、4周时间点上观察两组患者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WOMAC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4周VAS评分、疼痛、僵硬程度、活动功能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经筋微创疗法能快速缓解KOA患者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功能,提高整体疗效,经筋微创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壮医经筋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壮医经筋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筋燔刺结合拔罐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燔刺结合拔罐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膝关节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筋燔刺结合拔罐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赵建根  马超 《新中医》2015,47(1):131-13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对照组7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4.5%,对照组复发率32.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