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骨科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管理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用品管7大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问题,品管圈周期分不同主题,每期结束进行总结。以骨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比较,活动开展后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P〈0.01),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1)。结论品管圈管理可促进骨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居家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78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人,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照组39人,采取正常护理方法,3个月后对比品管圈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居家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居家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具体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状况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后,抢救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改善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收治的90例AD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收治的96例AD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施加任何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评估简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减少康复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叶紫 《贵州医药》2016,(5):555-55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436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3.76%降低至7.34%;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由(72.48±12.43)提高至(88.35±8.21);患儿家属满意率由77.06%提高至91.28%,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控制中,QCC(品管圈)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护理和常规干预模式护理,护理后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率。结果采用QCC模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血小板活性检测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QCC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患者可起到较好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控制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干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门诊需静脉采血的患者318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59例。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采血操作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采血后的不良事件即局部淤血、局部发红、血肿、回血障碍、出血疼痛、神经损伤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1.8%(146/15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7%(114/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局部淤血、局部发生血肿、回血障碍(不回血或回血慢)、出血疼痛、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脉采血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宋培琴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105-105,108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年1~12月急性骨折患者142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急性骨折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心理障碍改善情况、骨折恢复时间、临床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心理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障碍以焦虑情绪为主;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3.57±5.46)d,共发生并发症8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达88.7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骨折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前景广阔,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感染病科预防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预防静脉外渗为活动主题,找出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对策,对使用高危药品患者进行干预,活动前后对护士的预防外渗知识进行考核。统计外渗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品管圈管理活动后,护理人员对使用高危药品静脉外渗的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1),输液后静脉外渗现象明显得到控制(P〈0.05),患者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使用高危药品时静脉外渗的防范意识,可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张郁秋 《北方药学》2014,(9):183-183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护理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治疗的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上对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等,临床上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体育锻炼、心理护理等全方位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及家属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即术前3 d、术前1 d、手术当日、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当日、出院前1 d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依从性、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入院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加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评价、不良反应、护理不良事件、依从性情况与满意度评价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干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0)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0%、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100.0%)评价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精神科存在的风险因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纠纷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纠纷投诉率1.59%低于对照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1.99,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24,P〈0.0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规范的风险管理,加强了护士的防范意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风险的认识,改善了护患关系,做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严华  江琦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33-234
目的探讨增加门诊输液的查对环节,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自制输液卡号牌运用于门诊输液室。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液卡号牌的运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0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0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让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同时还能让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干预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配合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后对两组的生命质量测评(QOL-AD)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OL-AD与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治疗,干预组MMSE量表评分(23.65±3.97),QOL-AD量表评分(35.44±5.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13±3.94)与(31.38±5.8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42例首次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的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适(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发生率,客服(第三方)随访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条件的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莉梅  赵小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32-133,13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名老年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对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士长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对病房环境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老年COPD护理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