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改善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收治的90例AD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收治的96例AD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施加任何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评估简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减少康复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干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老年痴呆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照组只进行普通护理,护理周期为6个月,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降低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居家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78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人,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照组39人,采取正常护理方法,3个月后对比品管圈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居家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居家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干预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配合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后对两组的生命质量测评(QOL-AD)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OL-AD与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治疗,干预组MMSE量表评分(23.65±3.97),QOL-AD量表评分(35.44±5.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13±3.94)与(31.38±5.8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按标准纳入的急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科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护理。对2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24.7±4.9)min,对照组为(17.8±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P=0.005)。观察组抢救成功62例,成功率为88.6%(62/70),对照组抢救成功55例,成功率为78.6%(55/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3, P=0.001)。结论急诊科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痴呆症患者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2例已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认知功能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的方法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得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干预更有利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痴呆患者视空间辨认、分析判断、思维、记忆等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非同启队列对照设计,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痴呆患者纳入对照组,2013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痴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配合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总得分为(16.52±1.24),经过半年护理后总得分为(18.24±1.1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总得分为(17.13±2.21),经过半年护理后总得分为(17.34±1.32),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D患者的视空间辨别、分析判断、思维、记忆、注意力、定向力,提高AD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房琦 《北方药学》2014,(4):188-189
目的:噎食患者的防范工作是精神科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务必要做好。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分析噎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多数噎食患者转危为安。结论: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敏感性、积极而有效的抢救,家属的重视与配合,可有效防范噎食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8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接诊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为(45×14)min,短于观察组的(73×14)min(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51%,高于观察组的9.52%(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其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卢书梅 《上海医药》2016,(16):30-3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创伤性休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以及窒息和多器官衰竭(MODS)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前死亡、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亦低于对照组(P<0.05);窒息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并研究老年痴呆患者的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4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以后的效果。结果 6个月以后,对两组患者的智能量表(MMSE)、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的时候,为患者配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智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给予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护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救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17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8例,对照组59例。观察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有序的急救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做好各项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45.2±5.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6.3±4.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8.3%(57/58)]明显高于对照组[94.9%(5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提供了更加规范、有针对性的医疗抢救护理流程,在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缩短了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5%,抢救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增强治疗的效果,减少临床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63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3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和家庭生活意外发生率,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6.2%,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8±3.4)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2±2.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护理质量及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 600例高龄高血压患者按住院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后血压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