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功能性肠病,其药物治疗效果未尽人意,控制症状是治疗的目标。由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除了一些传统药物之外,一些新的药物开始备受关注。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应该遵循个体化,标准化,而在一些特殊病例中,也可以考虑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2.
邝蕾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29+3432
[目的]观察益生茵预防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某院门诊及住院的已治愈的胃肠道感染患者.分为3组,A组:思连康治疗1.5g,3次/d,疗程2个月;B组:谷维素治疗20mg,3次/d,C组为空白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3组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B组治疗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7%,C组治疗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0%,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有预防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我国患病率大约为5%-1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病因尚不清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近5年来,笔者采用蒙脱石散联合益肠汤(自拟)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枫廖肠胃康片合用丽珠肠乐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丽珠肠乐+枫廖肠胃康组60例),对照组1(丽珠肠乐组52例),对照组2(枫廖肠胃康片组48例),连续用药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1、组2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51.92%、52.83%。结论 枫廖肠胃康配合丽珠肠乐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梅 《现代保健》2010,(3):25-25
目的 探讨肠易激惹综合征的诊治要点.方法 就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56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肠易激惹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其特点是肠壁结构无缺陷.结论 肠易激惹综合征病因是多因素的,治疗主要采取针对症状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肠易激综合征及其分型的影响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消化内科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189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组)135例和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性组)54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及不同分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对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为40.7%,显著高于对照组24.1%(P<0.05);观察组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缓解率为76.9%,高于失败组43.8%(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型无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以提高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枫廖肠胃康片合用丽珠肠乐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丽珠肠乐+枫廖肠胃康组60例),对照组1(丽珠肠乐组52例),对照组2(枫廖肠胃康片组48例),连续用药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组2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51.92%、52.83%.结论枫廖肠胃康配合丽珠肠乐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运红  黄文彪 《现代保健》2012,(26):124-124
目的:研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64例为中医组,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60例为西医组,采取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医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及开展。  相似文献   

9.
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患上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健康水平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以某医院收治的150例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分析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临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颇为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病程较长,临床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要症状,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3型。2006年7月-2009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谷氨酰胺组和奥替溴胺组,复方谷氨酰胺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3粒,每日3次,餐前口服,疗程4周;奥替溴胺组给予奥替溴胺4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腹痛或腹部不适及腹泻评分的变化。结果复方谷氨酰胺可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谷氨酰胺可明昆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和腹部不适及腹泻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参芪健肠组方与黛安神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组,参芪健肠组方、黛安神治疗组(40例),黛安神组为对照组(40例),4周后观察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变化及服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服中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参芪健肠组方与黛安神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的、慢性的以肠“习惯”改变和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症候群 ,被认为是一种肠功能紊乱。就是说 ,没有发现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的病因。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失调 ,有时还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和非心原性胸痛。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流行病学研究据报道 ,普通人群中有10%~20 %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而这些患者中只有10%~30 %的人会求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 ,结果5%的患者得到完全治愈 ,接近30 %的患者部分治愈。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女性多发于男性。青春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谷参肠安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43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口服谷参肠安;对照组21例,口服促菌生,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1.8%、42.8%,总有效率分别为95.4%、90.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参肠安和促菌生在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均较高,而谷参肠安疗效优于促菌生, 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张亚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8):76-77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口服曲美布汀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口服维生素B1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及不同症状的缓解状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优于服用维生素B1和谷维素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丽珠肠乐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丽珠肠乐和洛哌丁胺合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丽珠肠乐胶囊0.7 g,每日2次;洛哌丁胺2mg,每日1次,用8周。对照组洛哌丁胺2 mg,每日1次,用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50.0%),有效30例(45.5%),无效3例(4.5%),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显效24例(38.7%),有效26例(41.9%),无效12例(19.4%),总有效率为80.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丽珠肠乐和洛哌丁胺合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房莹莹 《工企医刊》2009,22(4):43-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中药:服消肠激汤,每天1剂,14天为1个疗程;西药:按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抗焦虑、调整肠道茵群等对症处理,14天为1个疗程。共1个-2个疗程。结果:治愈率61.9%,有效率28.6%,无效率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为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司,病久导致脾肾两虚、寒、湿、热、淤为主要兼证。治疗上多见健脾疏肝法、健脾祛湿法、温补脾肾法、健脾益气法和收涩固肠法等。在临证过程中,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的方法,灵活化裁,疗效肯定,服药的同时要辅以生活和心理治疗,以提高疗效。本文结合病例,介绍对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1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予以口服安肠宁腑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候总积分(5.50±2.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8±1.21)分,且单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0 d内排便急迫(1.71±2.43)d明显短于对照组(2.83±2.66)d,精神状况、社交、饮食影响、工作影响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珍  李青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78-3379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谷氨酰胺治疗80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实验组80例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现不良反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效率为8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25%、显效率为78.75%。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