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一直存在着争论[1,2].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内产生大量金属蛋白酶、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这些物质在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NF-α、IL-8、IL-10表达水平,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机制,为更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继夫 《山东医药》2010,50(3):78-7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007年6月~2008年12月,我们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组织中TNF-α水平进行了测定,现报告结果并分析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上升与生活环境、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改变有关,长期不良的用药习惯是主要原因〔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收集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髓核组织,对照组收集8例腰椎骨折患者的正常间盘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进行TNF-α表达水平的检测;CT下测量突出间盘与椎管中矢状径的长度,与TNF-α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的髓核组织中25例TNF—α表达阳性,对照组中无阳性表达(P〈0.01);突出间盘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与同一层面突出物与椎管中矢状径的比值无关。结论TNF—α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含量和突出腰椎间盘的大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是(85.7±9.8)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是(69.6±11.3)分,满意度是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慢性腰腿痛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很多,其中约18%的患者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在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压迫和刺激神经根、脊神经或(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包括相应的椎间关节及其附属组织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占门诊就诊总数的10%~15%.  相似文献   

7.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经手术确诊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组)、非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各290例,按1:1配对,对两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0a、曾行牵引治疗、按摩治疗、剧烈活动、血清IgM升高、血糖升高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危险因素.认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由单一因素所致,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降低其发病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关于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至今并未完全明确,目前对其结构重构的发生机制研究较多,包括钙离子超载、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变、缝隙连接蛋白改变等。同时,针对导致心房颤动结构重构的可能机制,出现了一些新的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策略。现就心房颤动结构重构的发病机制研究及相应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余晓波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0):1022-102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糖代谢紊乱、炎症反应、遗传、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治疗上主要通过饮食、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等方法来加以干预,以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就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并将他们平均分入对照组及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给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通过SF-36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SDS及SAS评价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比两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心理情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