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脊柱关节病(SpA)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PsA)和反应性关节炎等疾病,它们具有共同发病机制。其中AS是SpA的原型,该病主要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导致脊柱畸形。PsA除有典型的银屑病的皮肤损害外,同时出现外周或中轴关节侵蚀为主的关节炎症,常导致残疾。AS和PsA发病机制目前不明。近年来研究显示,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在AS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2.
董怡 《首都医药》2000,7(9):20-21
脊柱关节病(SpA) 这大类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Reiter综合征、银屑病脊柱关节炎、炎性肠病脊柱关节病和反应性关节炎.这类病的共同点:在基因水平与HLA-B27有密切相关性,在病理是附着点炎(enthesitis),在临床上是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在我国大陆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其患病率为0.2%~0.3%,在台湾省的不同地区为0.2%~0.4%.  相似文献   

3.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骶髂关节和脊柱等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该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以及育龄期男性,其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关节僵硬以及活动受限等。脊柱的炎症及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的中轴关节骨化是导致这类脊柱关节病患者残疾的重要原因[1]。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抑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一直通过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来评估AS患者治疗效果[2]。AS患者中脊柱是除骶髂关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诊断各种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全身MRI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脊柱关节病(SpA)的早期检测和追踪[1]。SpA是一组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本文将对全身MRI在AS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年龄小,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致残率较高,发展迅速,患者的骶髂骨及周围关节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1],后期多累及脊柱及关节形成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药物治疗多以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来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  相似文献   

6.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脊柱、关节、肌腱附着点炎症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以累及全身多系统,出现虹膜炎、肺间质纤维化、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等关节外表现[1]。以往认为AS合并肾脏损害仅见于肾脏淀粉样变性和药物性肾损害,肾小球性肾损害在AS中很少见,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此类病例的报告,且临床表现不同、肾脏病理改变类型多样。通过对我科收治的3例、国内报告的65例及国外40例AS合并肾脏改变报告的  相似文献   

7.
<正>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骼和外周大关节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和脊柱慢性炎症为特征的风湿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至今尚无根治措施[1]。研究表明柳氮磺吡啶(SASP)对AS的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炎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脊柱病变的治疗作用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在炎性背痛中有效,目前已在AS的治疗中应用,但由于  相似文献   

8.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1024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的临床特征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 024例uSpA患者临床表现及随访转归情况。结果:男女比例为1.7∶1;腰背部疼痛(93.7%)和外周关节痛(96.0%)最多见;女性腰背部疼痛的首发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男性髋关节、臀区或足跟及其他附着点部位疼痛起病的首发率均高于女性(P<0.05);家族史阳性率为40.6%,HLA-B 27阳性率为47.4%,两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诊断uSpA较X线敏感,二者骶髂关节炎阳性率分别为88.6%(287/324)和45.7%(468/1 024),男性骶髂关节破坏的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648例经治疗随诊0.5~8年,其中186例症状消失,234例仍为uSpA,余228例转归为其他疾病: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190例,转归为炎性肠病关节炎7例,银屑病性关节炎11例,uSpA合并干燥综合征12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白塞病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各1例。结论:uSpA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样的脊柱关节病,有遗传倾向。男性骶髂关节受累较女性严重,女性腰背部疼痛及手关节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及炎性肠病关节炎等其他脊柱关节病,个别患者演变或合并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密切随访uSpA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己酮可可碱治疗炎性关节病的机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炎性关节病是各种非化脓性炎症性关节炎的总称,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 (AS)、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等,其中后几种疾病属于脊柱关节病 (SpA)的范畴。炎性关节病患病率高,由于缺乏特异治疗,致畸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对炎性关节病的治疗研究已成为热点,其中靶向TNF的生物制剂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融合蛋白和抗TNF单克隆抗体在治疗RA、克罗恩病(CD)以及包括AS在内的多种SpA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但生物制剂价格昂贵,有一定副作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脊柱关节肌腱附着点炎症为突出临床表现.AS同时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并伴有多种疾病.近年国内随着对AS认识的提高,其脊柱外表现也逐渐引起临床重视,但有关AS肾脏损害的文献尚未见详细报道.本文回顾分析1993~1999年间收治的21例住院AS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骶髂关节和脊柱等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该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以及育龄期男性,其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关节僵硬以及活动受限等.脊柱的炎症及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的中轴关节骨化是导致这类脊柱关节病患者残疾的重要原因[1].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抑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一直通过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来评估AS 患者治疗效果[2].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最常见的一种,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早期主要引起骶髂关节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陈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398-398
<正>脊柱炎(AS)几乎都能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或HLA-B27等检查发现,但基层医院的医师就如何进行临床思维和疾病鉴别强直性脊柱炎(AS)。1进行临床症状分析①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该病可侵犯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中青年,特别是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帕夫林(白芍总甙)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者70例,分成帕夫林治疗组(49例)与SASP对照组(21例),观察其总体疗效及对休息痛、压痛、肿胀、关节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耐受性.同时观察血清中IL-1、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时照组的总体疗效相似,医生评价与患者评价总有效率均达80%以上.治疗组对休息痛、关节压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关节肿胀、关节功能改善及血清中IL-1,TNF-α水平降低2组相似.结论 帕夫林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者能有效地缓解休息痛、关节压痛、肿胀与改善关节功能,安全性较好.其治疗作用机理与降低体内IL-1,TNF-α水平,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改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具有致残性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AS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虽然免疫介导机制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10],以及基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但放射学骶髂关节(SIJ)炎的确立仍是诊断AS的重要依据,对于AS的早期诊断问题,已日益受到风湿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尤其是MRI技术的发展,为早期诊断AS作了多方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太原市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的流行情况。方法参照修订的中国—国际抗风湿联盟风湿病调查表,对太原市某社区16岁以上居民挨户逐人询问,阳性者进行体检,可疑SpA者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类风湿因子(RF);并在1周内拍骨盆正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X线片由2名放射科医生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读片,最后由3名风湿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诊断。结果实际调查3915人,符合SpA诊断者35例,患病率为0.89%,其中强直性脊柱炎(AS)8例,占0.20%;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25例,占0.64%,除2例银屑病关节炎(PsA)外,未发现其他SpA。uSpA主要症状为炎症性腰痛(88.0%),RF均(-),12.0%HLA-B27(+),男女比例1.08∶1。结论SpA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主要构成为AS和uSpA。对uSpA的随访有助于AS和其他Sp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骶髂关节、外周关节和肌腱附着点慢性炎症为特征。青少年多发,男性多见,且一般较女性严重[1]。据统计其患病率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位居榜首[2],在我国亦不少见,AS有家族聚集现象[1],但母子共患AS在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最近在我科就诊的母子共患A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患者中,发现有这样两组患者:只有单侧骶髂关节炎或炎性眼病或周围关节炎;只患有指炎或跟腱炎、炎性眼病或皮肤粘膜表现,于是由Burn T等人于1982年首先提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这一概念[1],由此引导广大医学人士对这一类疾病的关注。本文将就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概念、临床特点、诊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北京某工厂脊柱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的流行情况。方法:用修订的中国-国际抗风湿联盟风湿病调查表,对北京市区某工厂职工及16岁以上家属982名挨户逐人询问,阳性者进行体检,疑似者行类风湿因子(RF)HLA-B27和X线检查。结果:脊柱关节病患病率16.1%,其中强直性脊柱炎(AS)3.0‰,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12.1‰,除2例银屑病性关节炎外,未发现其他SpA。uSpA主要症状为炎症性腰痛(83.3%)、非对称性肢大关节痛(62.5%)。对uSpA的随访有助于AS和其他Sp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的慢性炎性疾病,大多在青壮年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基因高度相关.炎性腰背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随病情发展渐出现脊柱骨赘形成、关节强直,导致功能丧失、劳动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