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证据改进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证据改进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营养状态、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MI、Hb、ALB、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45.00%,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证据改进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营养筛查工具(PG-SG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G-SGA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食道癌患者当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并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另外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营养管理护理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1日收治的7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双号35例作为研究组,单号3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营养管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TA-10)、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营养状态、生存周期[采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及生活质量[采用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QOL)]。结果:干预后,研究组ETA-1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例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KP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营养管理护理,不仅能改善吞咽功能、营养状态、功能状态,还能延长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倪志峰 《妇幼护理》2022,2(20):4751-4753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放疗的110例食管癌患者开展临床实践研究,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分别评估和比较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情客观缓解率。结果:营养指标水平(包含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对比,护理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5.45%)较对照组(20.00%)更低,P<0.05;病情客观缓解率对比,观察组(83.64%)较对照组(61.82%)更高,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吊霞  魏红侠  王亚芬 《全科护理》2016,(16):1680-1682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病人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4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 74)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后体重指数(BMI)、三角肌皮褶厚度(TSF)、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指标恢复均高于对照组,GQO-LI 74评分中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病人进行个体化营养护理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86例,随机将其等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护理组实施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营养指标测定值较干预前高(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组Ⅱ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后欧洲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各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高(P<0.05),且护理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血液学不良反应程度,并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将两组干预后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PASI指数及DLQI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时间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方式可明显减轻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云霞  王薇   《护理与康复》2018,17(12):57-60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64例放疗过程中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欠佳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动机性访谈。干预后采用服药依从问卷、口服营养补充自我效能量表、服药相关信念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及相关信念;并通过体质指数及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采用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口服营养补充自我效能的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意愿维度、口服营养补充相关信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中期两组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及放疗后期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围放疗期肿瘤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围放疗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家庭营养管理评分及骨骼肌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围放疗期肿瘤患者护理中可提高家庭营养管理,改善营养状态及骨骼肌量,有助于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arthel量表指导下分级护理联合坐式八段锦对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104例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Barthel量表指导下分级护理联合坐式八段锦干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吞咽功能及营养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干预3、7、15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降幅趋势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Burke吞咽障碍筛查量表(Burke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rthel量表指导下分级护理联合坐式八段锦可改善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保障机体营养指数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应对方式量表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亲情护理能有效减轻食管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让患者能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于自我效能理论膳食干预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营养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2例鼻咽癌放疗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5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5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膳食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营养状态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膳食干预可改善鼻咽癌放疗病人营养状况,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整合式心理护理联合综合性营养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28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整合式心理护理联合综合性营养干预,观察4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检测其营养状况(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采用Piper疲乏量表评定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1)心理健康状况: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的恐怖症状、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敌对态度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营养状况:干预后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含量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癌因性疲乏: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状况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评价鼻咽癌患者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期间应用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的效果及对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98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应用延续护理和营养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依从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依从性更高(P<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在护理1个月及3个月后的主观整体营养评价量表(PG-SGA)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PG-SGA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于护理期间采取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的效果显著,在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同时能够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1周后的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加强营养管理,对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营养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患者EORTC QLQ-C30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加强营养管理,可以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互联网+”模式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0例,均接受化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管理模式。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血检测两组营养指标,包括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清PA、ALB、TRF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精神影响、接受变化、忍受消极情感、能力、控制评分及心理弹性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管理相比,采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管理模式能进一步改善食管癌化疗患者的营养水平与心境状态,总体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循证理念的ERAS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血压、心率、术后下床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ERAS护理可降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食管癌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性化理念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