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尊是对自我的一种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如果每一个人都没有健康的自尊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如果一个社会成员不尊重自己,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健康成长。自尊这个概念的广泛出现证明了其重要性,但是这种普遍性却带来了焦虑、压抑和自责。所以我们需要暂时停止追求自尊的脚步,想一想我们的自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及其对C类人格障碍检出的预测作用。方法:通过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从深圳某大学820名本科生中筛查单一无共型的C类人格障碍倾向个体,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社会期望量表(MCSD)、不稳定自尊量表(ISES)、条件自尊量表(CSES)测量其各型自尊。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OBC组在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上有显著差异(P<0.05),DEP组与AVD组在各型自尊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C类人格障碍三组之间在条件自尊得分上无显著差异,OBC组在外显自尊及防御性上得分最高,AVD组最低(P<0.05);在不稳定自尊得分上,OBC组最低,AVD组最高(P<0.05);DEP组的RSES、MCSD及ISES得分均居中间水平;③仅条件自尊对OBC的检出有正向预测作用(B=0.193,P<0.05);条件自尊(B=0.189,P<0.05)及不稳定自尊(B=0.251,P<0.05)对DEP检出的预测效果显著;外显自尊(B=-0.242,P<0.05)、防御自尊(B=-0.106,P=0.088)及条件自尊(B=0.157,P<0.05)对AVD的检出预测效果显著。结论:①与正常大学生自尊结构相比,OBC大学生自尊属于条件化程度较高的高外显类型,而依赖型和回避型同属于高条件化的不稳定低自尊;②C类人格障碍组内比较,高条件化是共同特点,外显自尊和防御性以强迫型最高、回避型最低,不稳定性以强迫型最低、回避型最高,依赖型的自尊结构居二者之间;③自尊的条件化是C类各型人格障碍共同的危险因素,自尊的不稳定性对依赖型人格障碍有预测作用,而外显自尊水平及防御性仅对回避型人格障碍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无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自尊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日常生活和专业用语中 ,自尊的含义有所不同。现代汉语词典中 ,自尊是指“尊重自己 ,不向别人卑躬屈膝 ,不容别人歧视。”而专业用语的自尊则是指“以自我意象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对个人的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所作的评价”[1] ,“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2 ] ,简言之 ,自尊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总体感受。Harter认为 [3 ] ,自尊结构的最高层次应是总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防御自尊、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三方面比较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与人格障碍筛查阴性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特点.方法:通过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从深圳某大学820名本科生中筛查人格障碍倾向个体,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社会期望量表(MCSD)、不稳定自尊量表(ISES)、条件自尊量表(CSES)测量其各型自尊,并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AT)考查内隐自尊.结果:①各自尊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内隐自尊除外(P>0.05);②低外显自尊组:内隐自尊与条件自尊显著正相关(r=0.682,P<0.05),与不稳定自尊正相关边缘显著(r=0.531,P=0.076);高外显自尊组:内隐自尊与条件自尊负相关边缘显著(r=-0.481,P=0.069),与不稳定自尊无显著相关(P>0.05);防御自尊与内隐自尊无显著相关(P>0.05);③人格障碍倾向组外显自尊及防御自尊低于阴性组,而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高外显自尊特点的人格障碍倾向组与阴性组在条件自尊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各自尊变量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但较低,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评价系统,内隐自尊调节外显自尊与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之间的关系;②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较低且脆弱,阴性组大学生的自尊较高并相对稳定,高条件自尊是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尊量表对423名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城乡和文理科差异(t=2.69,-3.07,-3.19;P均<0.01),无显著年级差异(F=0.46,P>0.05);②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相关;③对支持的利用度和客观支持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有较好的预测效果(R2=6.6%)。结论性别、城乡差异、文理科及社会支持状况可能是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促进农村初二学生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某农村初中108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差异(t=2.435,P0.05);而农村初二学生自尊水平不存在独生子女差异;社会支持也不存在性别和独生子女差异;②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自尊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r=0.230,P0.05);自尊也受到客观支持的影响(r=0.207,P0.05);自尊受到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影响较小。结论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自尊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特别是客观支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大量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发现自尊并非只有高低之分,其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更为复杂,并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高自尊: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而脆弱高自尊又包括防御高自尊、条件高自尊、不稳定高自尊和不一致高自尊四种形式。自尊异质性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者们纷纷对其概念、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等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均说明区别讨论脆弱高自尊和安全高自尊是有现实临床意义的,但几种自尊类型的相互关系、均衡性及概念的异质性等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身体自尊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应。身体自尊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身体自尊的变化将会引起整体自尊水平的同方向变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法对1230名高中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频率及体育锻炼的持久性对身体自尊的5个因素都有影响,其中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对自尊的5个因素都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体育锻炼的频率对身体状况、身体素质有影响,对运动技能、身体吸引力、自我价值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对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自我价值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运动技能、身体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育锻炼项目不对身体自尊的影响也不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即加强高中生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管理,提升身体自尊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高中生提供不同自尊水平需求的平台;帮助学生明确任务定向,从而改善身体自尊因子。本研究对于丰富身体自尊的理论,提升高中生的整体自感和身体自尊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尊结构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自尊结构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136名中学生完成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结测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果:外显自尊和生活事件呈正相关,外显自尊、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外显自尊,生活事件,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内隐自尊和生活事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回归效应显著.结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个体自尊结构影响着消极生活事件和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边疆多民族省份1200名研究生自尊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1200名研究生的自尊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使用自尊量表(SES)对120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1研究生低自尊水平、中间水平、高自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12.6%、66.3%、20.7%;2少数民族和汉族在自尊状况上无显著差异(t=-0.14,P0.05);3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t=2.34,P0.05);4研究生一~三年级自尊状况差异不显著(F=2.39,P0.05);不同学科研究生自尊状况差异不显著(F=0.94,P0.05);5不同培养类型研究生的自尊状况有显著差异(F=2.96,P0.01)。结论云南省研究生的自尊状况有独特的特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学科之间、年级之间自尊状况差异不显著;应重点关注男生、培养类型为委培的研究生自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内隐自尊及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尊调查表(SEI)、Novaco愤怒问卷、攻击问卷及内隐联想测验等对来自江西2所大学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①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别能预测个体的敌对反应(t=-2.098,P=0.043;t=-1.912,P=0.05);②外显自尊水平高时,个体的内隐自尊与Novaco愤怒问卷总分、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愤怒、敌对各因子呈负相关,且与愤怒、敌对相关显著(P<0.05);③外显自尊水平低时,个体内隐自尊水平与口头攻击相关显著(P<0.05);④4组被试在口头攻击方面差异极为显著(F=10.907,P<0.001),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不一致的两组在口头攻击上显著高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相一致的两组(P<0.05),同时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都低的被试组又显著高于两者都高的被试组(P<0.05)。结论个体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者均与个体攻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察海洛因依赖者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特点。方法:采用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EAST)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对41名海洛因依赖者和正常对照组36人的内因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①海洛因依赖者的外显自尊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②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的内隐自尊无显著差异(P>0.05)。③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低外显自尊而相对正常的内隐自尊。  相似文献   

13.
外显自尊、相对内隐自尊和整体内隐自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三种方法测量自尊,并比较三者的关系。方法:外显自尊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内隐自尊采用inquisit 3编制两个实验程序:我-他人IAT(实验1)和我SC-IAT(实验2)。结果:①被试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比较高,我-他人IAT和我SC-IAT实验的内隐效应显著,并且都显示在内隐层面被试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外显自尊与我-他人IAT不相关,但与我SC-IAT呈显著负相关。我-他人IAT与我SC-IAT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我-他人IAT测量的是相对内隐自尊,而我SC-IAT测量的是整体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肥胖儿童的自尊和攻击性行为与普通儿童的差异以及自尊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Buss和Perry的攻击量表对3~6年级131名肥胖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自尊和攻击性状况做了调查。结果①肥胖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自尊水平(t=0.309,P>0.05)和攻击性水平(t=4.523,P>0.05)差异不显著;②普通儿童自尊与攻击性总分相关不显著(r=-0.124,P>0.05);③肥胖儿童的自尊与攻击性得分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353,P<0.01),自尊总分中"生气"(r=-0.338,P<0.01)、"敌意"(r=-0.396,P<0.01)2个因子的负相关极显著。结论肥胖是影响儿童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教育时应考虑肥胖症这个因素,给予肥胖儿童以心理上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高师生社会支持、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28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表明,除客观支持与自尊没有显著相关(r=0.10,P>0.05),其它变量均两两显著正相关(r=0.13~0.29,P<0.05);②回归分析表明,自尊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不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217名大学生为被试,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调查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幸福感与社会支持(r=0.44,P<0.001)和自尊(r=0.60,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自尊也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01);②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为(β=0.31,P<0.01)。结论社会支持既能直接影响幸福感,也能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自尊水平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方法用自尊量表、社会技能量表对54名成瘾大学生和342名正常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尊水平上,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t=5.431,P<0.05);社会技能上,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在情感感受性、情感表达性、情感控制性和社会控制性上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t=2.112,3.197,2.627,4.763;P<0.01);自尊水平、情感表达性、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控制性是网络游戏成瘾的保护因素(OR=0.888,0.919,0.874,0.826;χ2=70.058,P<0.001)。结论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和自尊水平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女性罪犯的抑郁情绪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71名女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女性罪犯的抑郁检出率为63.2%;女性罪犯的抑郁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8~-0.39,P<0.01);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女性罪犯抑郁的关系中起不完全中介效应.结论: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女性罪犯的抑郁情绪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与不同宽恕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在自尊与不同宽恕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以446名初二学生为被试进行测量。结果:1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和不同宽恕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但自尊与宽恕自己比自尊与宽恕他人有更高的相关;2同伴接纳在自尊水平和宽恕自己、总的宽恕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尊水平和宽恕他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对于不同的宽恕对象,自尊和同伴接纳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10名研究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和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倾向的测试。结果①研究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t=15.13,P=0.00);②高、低外显自尊组在学业拖延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t=2.25,P=0.03),高、低内隐自尊组在学业拖延倾向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5),内隐自尊与学业拖延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拖延(t=6.91,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学业拖延。结论学业拖延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