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原发性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来源于MALT的原发性淋巴瘤,为低度恶性,临床并不常见。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原发性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42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 本组病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105/142)和62.68%(89/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伴随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ⅢE~ⅣE期、T细胞型、单一手术的预后较无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ⅠE~ⅡE期、B细胞型、综合治疗差.结论 有无B症状、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治疗模式是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广义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074-107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22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回盲部、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内镜活检确诊率为50%,接受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的患者病情均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手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病理类型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整个NHL的4%~20%,其中胃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半数以上,也可见于小肠、结肠、直肠.由于其组织学异质性,临床表现与胃肠道癌难以鉴别,治疗和预后与结内NHL和胃肠道癌有很大不同.因此治疗前确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本文报告1990年1月~1998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共21例,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其中何杰金氏病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0例;男性12例,女性9例;IE期12例,ⅡE期9期;术前诊断符合率9.5%,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采用手术后配合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5,(12):958-96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结果: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中,胃部病变4例,CT表现为胃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黏膜白线征",3例胃壁浆膜层光滑,1例侵犯浆膜层,边缘毛糙;小肠2例(其中空肠1例,回肠末端1例),结肠1例。肠道淋巴瘤以肠壁环形或不规则增厚为特征,动脉瘤样扩张常见,很少出现肠梗阻。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CT有一定的特征性,胃肠管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典型表现可见黏膜白线征、动脉瘤样扩张等,对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上不多见,其发生率为全身各部位肿瘤的0.2%,占消化道肿瘤的1%~4%,占胃肠道肿瘤的3%~6%,小肠肿瘤可以来源于小肠上皮,肠肌,淋巴样组织,淋巴,血管,神经等,加上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目前缺少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的阳性率低,诊断困难,极易漏诊、误诊,本院1995~2005年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人24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ML)临床较少见,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4%[1],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其临床症状、内镜及影像学表现与消化道癌相类似.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PGML患者14例,诊断与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海  赵逵  庹必光  文学铨  邓飞 《贵州医药》2001,25(12):1088-1090
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非常低 ,在我国其发生率不到消化道肿瘤的 1%。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就更为少见 ,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 0 0 35 % ,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 3% [1] 。而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则是胃肠道中极罕见的肿瘤。美国Friedman的统计结果 ,194 0~ 1986年 4 6年间 ,共有 3例报道 ,其中 1例在西方国家 ,2例在日本[2 ] 。国内黄盘冰1990年总结我国五十年来报道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32 2例 ,依次为腺癌、平滑肌瘤、恶性淋巴瘤、类癌、恶性平滑肌母细胞瘤等 ,其中原发性十二指肠腺鳞癌仅有 1例 ,未见鳞状细胞癌[3 ] ;国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81例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观察,并抽取80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两组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食欲状况及腹胀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全面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肝癌切除手术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对糖尿病患者肝癌切除术后进行全面观察,从而积极防治胃肠道功能紊乱、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以利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2年至1987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非癌恶性肿瘤3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讨论不同类型胃肠道非癌恶性肿瘤原发于胃肠道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 31例中包括胃平滑肌肉瘤14例,胃恶性淋巴瘤6例,小肠平滑肌肉瘤5例,小肠恶性淋巴瘤3例,小肠浆细胞瘤1例,直肠肉瘤2例。原发部位:胃64.5%,小肠29.0%,直肠6.5%。性别:男20例,女11例,男∶女为1.82∶1;年龄18~66岁,高峰年龄51~60岁占35.5%。病程:肉瘤2月~20年,平均4.9年;淋巴瘤1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理研究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粱建钢,王平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国内外不乏报道。近年来认为此肿瘤主要起源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otedlymphoidtissMALT),其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3.
张家骅 《云南医药》1995,16(5):404-407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张家骅综述蓝瑚,王炳煌审校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肿瘤,于1746年Humburger报告首例以来,世界上陆续见散在报告,偶见综合数百例的大宗报告,尸检中占0.019-0.05%[1],约占胃肠道恶性肿...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是恶性淋巴瘤最常累及部位 ,为了提高对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认识 ,笔者整理了1 988~ 1 998年我们两院诊治的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共 1 2例 ,结合文献复习 ,对其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原发于胃者仅占 4例 ,而原发于小肠占 8例。 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平均年龄 55岁 ,均为男性。主诉上腹部疼痛纳差者 3例 ,仅有上腹部饱胀不适者 1例。 4例患者经纤维胃镜均误诊为胃癌而行手术治疗。 8例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患者中 7例为男性 ,年龄在 1 9~ 70岁 ,平均45岁。以急腹症为临床特征而首次就诊者 5例 ,其中因急性下…  相似文献   

15.
<正>淋巴瘤是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所形成的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是较为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12%,其中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少见,约占胃肠道淋巴瘤的10%20%,占大肠恶性肿瘤的1%[1]。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诊治的7例经病理证实的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例,总结其CT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病率低,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5%。因其解剖生理特点,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加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早期诊断较困难,治疗也有一定难度。现回顾分析1986~2004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6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附24例报告)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大良,吴尧嵩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较难,误诊率高。其治疗和预后与一般恶性肿瘤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科近15年共收治24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一、一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原发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原发性晚期乳腺癌20例,化疗方案紫杉醇70~80mg/(m^2.d)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800mg/(m^2.d)分两次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2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RR55%,其中CR3例,PR10例;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原发性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胆囊癌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癌并不少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5%;在胃肠道肿瘤中居第5位,约为1.5%~9.1%,在胆、胰、十二指肠区的肿瘤中占首位,约占23.2%~32%。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25例,误诊22例,误诊率高达8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统计显示,病理分类中低度恶性1、3、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分类,临床分期中Ⅰ期1、3、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分期,采用手术+放疗十化疗治疗1、3、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行手术+化疗以及单纯手术治疗,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配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原发性胃肠道的恶性淋巴瘤效果最好,患者的预后与病理分类、治疗方式以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