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不同清洗方法对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选择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复用医疗器械770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385件器械先用1:270多酶溶液浸泡5min后刷洗,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常规组385件器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结果常规组与观察组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及隐血试验检测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复用医疗器械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是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2.
医院供应室对器械清洗效果质控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已成为现代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1].清洗是去除热源、微生物及有害离子的关键,用后的医疗器械污染严重,许多器械带有血迹、脓迹、干燥的排泄物和分泌物,若清洗不彻底会给灭菌带来困难甚至造成灭菌失败,对再生医疗器械的正确清洗、消毒与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2].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3].现就目前国内外对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质控管理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与超声波清洗机洗涤医疗器械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与超声波清洗机洗涤医疗器械的效果。方法A洗涤法:将被清洗器械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内按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B洗涤法:将器械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按程序加酶清洗、冷水喷淋清洗、热水喷淋消毒、烘干。比较两法洗涤效果。结果A洗涤法洗涤后器械剩余残留物为0.33‰,B洗涤法为0.03‰,两法比较χ^2=46.546,P=0.000;齿类器械A洗涤法洗涤后剩余残留物为0.52‰,B洗涤法为0.04‰(χ^2=44.097,P=0.000);非齿类器械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7,P=0.102)。结论超声波清洗机清洗齿类器械效果最佳;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洗涤非齿类器械洗涤容量大,全自动清洗程序,工作效率高。因此对不同器具采用不同设备进行洗涤,可有效提高洗涤效果,确保灭菌物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贮存和发放的部门。医疗器械清洗是医疗用品再处理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关系到患者安危、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清洗是消毒灭菌必要的前期工作,是去除热原、微生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关键。如使用后清洗、灭菌不严格,达不到标准要求极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1]。近年消毒供应中心由于不断引进和更新全自动化医疗器械清洗设备,以及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医疗器械清洗方面的研究,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方法不断创新[2]。同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方法不断创新对质量监测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无菌医疗器械和辅料等物品的专业部门,医疗器械的清洗是消毒供应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器械如果清洗不彻底,会导致灭菌失败,采取规范化清洗技术操作,注重清洗工作的质量,能有效地清除附着在器械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是确保灭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医院供应室是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和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彻底有效的清洗是延长器械寿命、减少成本支出,保障消毒有效率,降低交叉感染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国内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医疗器械是指使用后经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器械。清洗就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污垢、微生物及有害物质.将被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清洗必须在消毒和灭菌过程之前进行,以免污染物影响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和影响因素,以加强对医疗器械清洗的防控,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对我市22所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75%的一级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低,清洗设施和清洗程序不合格;70%的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存在质量问题,设施不齐全;三级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合格,设备齐全,清洗程序合乎规范。结论我市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存在某些质量问题,需要加强质量防控。  相似文献   

9.
医疗设备与器械清洗处理,是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率的重要步骤,也是保证灭菌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手段。医疗设备的清洗是消毒灭菌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本研究介绍了医疗设备从外表到内部的清洗步骤,根据不同的设备,采取相应的清洗处理措施,从外到内、从整机到零部件进行除尘、除污等处理。详细说明了设备以及零配件的清洗方法,为医疗器械的彻底地消毒灭菌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伟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1):179-179
手术器械的清洗是消毒灭菌必要的前期工作,清洗质量对灭菌的成功和预防控制院内感染非常重要。目前,我院供应室开展对部分手术器械实行集中回收,统一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效果比较理想。现将操作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种不同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清洁效果。方法将370件手术器械根据器械的种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5件。2组手术器械均进行流水冲洗预处理,观察组先采用1:270的多酶清洗剂浸泡5~10min,再用自动清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对照组直接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监测2组清洗效果。结果观察组器械表面、关节轴和齿槽的污渍清洗效果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器械清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类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东莞市企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接收的400件管腔类外来医疗器械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0件.A组器械均使用多酶清洗剂浸泡10min后进行人工清洗,B组器械预处理后放入全自动医疗器械清洗机中,使用多酶清洗剂按照程...  相似文献   

13.
污染的医疗器械清洗是否彻底直接影响灭菌效果,因所有灭菌参数的设置均是建立在器械彻底清洁的基础之上。如果清洁不彻底,医疗器械上残留的任何有机物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其作用,从而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为保证医疗器械有效、彻底的清洗,我科室自2008年1月开始,实行医疗器械手工清洗与机械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取  相似文献   

14.
李宛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85-386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清洗流程质量管理,改进管理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清洗流程质量管理进行改进,对比改进前后实施效果。结果改进后各类医疗器械其洁净度合格率均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清洗流程质量管理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清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扶萍  刘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833-3834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病人法律意识的日渐提高,对供应室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器械清洗环节是为消毒清除障碍,是医疗用品再处理的一个必要过程。如果清洗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消毒灭菌效果,近2年来,对我科室清洗过程的观察、分析,严抓清洗环节的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使清洗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器材的供应部门,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质量和病人的安危。消毒供应室对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正确的清洗与保养,将公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器械的使用质量和使用价值、为医院节约资金开支,为临床提供优质消毒器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的效果观察。方法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对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评估效果以及将标洗流程固化。结果清洗消毒后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由88.5%提高到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能大大提高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确保外来医疗器械灭菌效果,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消毒供应中心是执行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和无菌器材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医疗器械除了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外,很多器械需要重新清洗、消毒后再次使用,这些再生医疗器械在使用后会被人体的有机物,如血液、脓液、体液等非水溶性污物污染,由于都是有机物质,并且携带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污染的器械进行彻底清洗显得非常重要,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止血带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期间止血带的集中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止血带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止血带的清洗合格度。结论加强止血带的卫生管理,对其进行清洗消毒机集中消毒处理,可有效提高止血带的清洗合格率,从而保证临床按全,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张丽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1):115-116,11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方法: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之前医疗器械清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建措施,评估FMEA模式实施前后各风险模式的RPN值和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存在未彻底清洗(RPN=504)、清洗步骤紊乱(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