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有30%~73%发生吞咽难。因患者常因吞咽障碍发生误吸引起呛咳、肺部感染,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死亡,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非常必要。现对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叶惠坚  吴玉玲  洪莉萍 《护理研究》2013,27(10):917-918
[目的]探讨食物凝固粉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83例,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病人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在进流质饮食时加入食物凝固粉,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观察两组病人误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在流质食物中加入食物凝固粉,能减少病人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吴江平  苏骅  蓝桂美  曾玲 《护理研究》2013,(23):2476-2477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误吸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自愿的原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1月住院的6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作为干预组进行前瞻性护理,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来改善吞咽障碍及预防误吸的6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吸入性肺炎发病率。[结果]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结论]前瞻性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红  赵红  丁萍 《护理研究》2004,18(7):1255-1255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可造成水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并且出现误吸,发生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同时引起病人悲观、失望等心理,致使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我科近几年来在常规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对5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进行了以备咽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实施前(2018年3月—2018年7月)和实施后(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住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各44例为观察研究样本,实施前后入住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护理流程基础上进行饮食宣教,试验组接受基于食物稠度级别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干预后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饮食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食物稠度量化评估的精细个性化饮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误吸预防护理,可获得较好的误吸防范效果,是一种深受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认可的饮食护理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水及营养的摄取,还常因误吸而发生呛咳、肺部感染,严重者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脑卒中吞咽障碍尚无特异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较多,现将其有关康复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诊断治疗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误吸分为误吸组与无误吸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咳嗽反射减弱,有机械通气,双侧病变,脑干及小脑病变的患者发生误吸的比例要更高(P0.05);而半卧位、半流质饮食的患者发生误吸的比例更低(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咳嗽反射减弱、机械通气、双侧病变、脑干及小脑病变是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半卧位、半流质饮食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咳嗽反射减弱、机械通气、双侧病变、脑干及小脑病变患者容易发生误吸,而半卧位、半流质饮食能减少误吸风险。临床工作中,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注意预防误吸,可通过口腔护理、吞咽功能训练、半卧位、半流质饮食等措施预防误吸发生。  相似文献   

8.
孙伟燕  吴丽仙   《护理与康复》2021,20(6):39-42
目的 观察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90例按实施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前后进行分组,实施前收治45例为对照组,实施后收治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吞咽功能情况、胃管留置情况、误吸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7d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胃管留置例数、住院时间、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不必要的胃管留置及误吸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与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入院第1天和第28天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和出院时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86%和5.71%,对照组为31.42%和17.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入院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能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传统的早期康复训练护理。  相似文献   

10.
老年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为群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85-1286
脑卒中主要发生在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并发症的处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预后及死亡率。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如误吸误咽、吸人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和社会回归。为此,本研究以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为预防老年人群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全科护理》2020,18(26):3501-3503
[目的]探讨量化食物稠度联合穴位冰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进行脑卒中治疗并伴有吞咽障碍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量化食物稠度处理及穴位冰刺激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病人治疗期间误吸表现主要包括刺激性呛咳、气促、发绀及发音异常,观察组病人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采取量化食物稠度联合穴位冰刺激,能够有效改善病人吞咽功能障碍,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体位固定器用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固定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随意进食体位护理,观察组采用体位固定器保持床头抬高30°~45°固定进食体位护理,比较两组进食体位执行情况及误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误吸的现象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固定器固定进食体位,保持床头抬高30°~45°进食,可减少误吸发生,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社会、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索汇总及评价经口进食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从上至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经口进食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的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及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1日。由2名研究者使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使用Joanna Briggs Institutes(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评价标准(2016)对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类试验研究、描述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10篇指南、2篇临床决策、3篇专家共识和1篇证据总结,形成了21条最佳证据,主要内容包括吞咽障碍的筛查、饮食管理、口服固体药物管理、口腔护理、观察与应急处理及教育与培训。结论:总结了经口进食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误吸预防的最佳证据,为护理人员对经口进食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误吸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冰冻棉棒涂擦刺激法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6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分为观察组46例(单数)、对照组40例(双数),为两组患者制订详细的早期活动计划和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护理30d,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训练护理基础上结合咽部冷刺激3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改变的程度,误吸的发生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饮水试验结果、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冰冻棉棒涂擦刺激法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护理,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 ,随着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 ,死亡率有所下降 ,但脑卒中后残疾病人却不断增加 ,因而 ,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早期康复 ,是指病人在患脑卒中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 ,神志清楚 ,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 ,4 8h后即可进行的康复[1,2 ] 。现将我国早期康复的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 ,由于吞咽障碍 ,进食困难 ,可出现误吸 ,发生吸入性肺炎 ,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3 ,4 ] 。黄丽欢等[5] 对 12 2例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 ,在入院 2~ 7天内根据病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发…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常由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出现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患者可因吞咽障碍易出现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在脑卒中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及时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以吞咽障碍功能训练为主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兰萍 《上海护理》2007,7(4):51-53
脑卒中是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目前世界上首位的致残原因,致残率高达75%[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达30%~65%,患者常因吞咽障碍发生误吸引起呛咳、肺部感染,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死亡[2],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侧完全侧卧位进食干预对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健侧完全侧卧位进食护理,对照组采取自觉舒适的体位进食护理。比较两组误吸发生率及出院率。结果 观察组刺激性呛咳、发音异常和气促的误吸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侧完全侧卧位进食干预简便、安全,可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出院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诊断和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临床症状。吞咽障碍影响病人营养物质的摄取,容量产生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因此需对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全面的处理。概述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和康复护理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后仍有少部分病人吞咽功能未恢复正常。病人及其家属往往会因缺乏进食护理及相关医学知识,而难以承担病人的饮食护理任务。作为延伸卒中住院工作的一部分,护理工作者有必要、有义务做好吞咽障碍的延伸健康教育,本文就延伸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