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30)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PaCO_2、PaO_2/FiO_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郏县人民医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管内注入PS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pH值]变化,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aO_2/FiO_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 h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_2、PaO_2/FiO_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21,(1):58-6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动脉血气及呼出气冷凝液中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ARD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与研究组(56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予脱水、吸痰、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与呼出气冷凝液中相关因子[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8-异前列腺素(8-isoPG)]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与呼出气冷凝液中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FiO_2、PaO_2、SaO_2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T-1、NO、8-isoPG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ARDS患者采取盐酸氨溴索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控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良好,且不会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PaO_2、PaCO_2、pH、PaO_2/FiO_2)、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入氧浓度)、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aO_2、PaO_2/Fi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入氧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 SIMV)配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血气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RDS早产儿10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nSIMV,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S治疗,比较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状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氧合功能[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PaO_2/FiO_2]、肺功能[呼吸系统阻力(Rrs)、肺动态顺应性(Crs)]、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22)。两组治疗前PaO_2、p H值、PaCO_2、RI、OI、PaO_2/FiO_2、Rrs、C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H值、PaCO_2、RI、OI、PaO_2/FiO_2、Rrs、Crs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PaO_2、pH值、PaO_2/FiO_2、Rrs、Crs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RI、O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胸、感染、肺炎、肺出血、气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IMV配合PS初次治疗RDS早产儿,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提升氧合功能,提高肺功能,保证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NRDS患儿84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N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NRDS患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胸部X线评分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_2和pH值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胸部X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较对照组80.43%(37/46)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OI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3/4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20,(1):99-101
目的:探究阿米卡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BE)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BE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吸痰、体位引流治疗;研究组41例则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阿米卡星局部注射治疗。评估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效果,记录其临床症状和炎症病灶消退时间;对比两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压(FiO_2)]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两周,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退热、咳嗽咳痰消退及炎症病灶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SaO_2、PaO_2、PaO_2/Fi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卡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BE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_2、PaCO_2及PaO_2/FiO_2等各项血气水平及hs-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aO_2/FiO_2均明显升高,PaCO_2及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湿罗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盐酸氨溴索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符合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预防组加用盐酸氨溴索。结果: 预防组中NR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能有效预防和降低NR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早产儿,按照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早产儿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NRDS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6 h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NRDS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6 h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氧分压(PaCO_2)、pH值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于预防NRDS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AE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发热、气促、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出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值流速(PEF)]水平;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发热、气促、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出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PaO_2水平升高,PaCO_2水平降低,且B组PaO_2水平高于A组,PaCO_2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_1、PEF水平均升高,且B组FEV_1、PEF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较A组(76.19%)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加快AE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缩短出院时间,改善其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商丘市妇幼保健院9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目标行为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用氧时间、留院观察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后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_2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aCO_2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施以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患儿PaO_2、PaCO_2水平,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早产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结果:80例早产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pH值7.39±0.08、PaO_2(75.75±8.78)mm Hg、PaCO_2(43.57±4.29)mm Hg,与治疗前pH值7.13±0.06、PaO_2(47.07±5.14)mm Hg、PaCO_2(65.33±6.87)mm Hg比较,改善作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PAP各参数FiO_2(39.27±5.96)%、PEEP(3.74±0.48)cm H_2O,与治疗前的FiO_2(54.27±6.59)%、PEEP(5.18±0.56)cm H_2O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沐舒坦联合CPAP治疗早产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吴胜  陆毅 《海南医学》2015,(2):232-234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例NR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30 mg/(kg·d),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7.5 mg/(kg·d),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5.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和79.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呼吸窘迫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2 h及48 h,两组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合指数Pa O2/Fi O2及24 h氧合指数(OI)均显著升高,Pa CO2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48 h,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SOD及GS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水平、肺血管内皮通透性[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H、PaO_2、Pa CO_2、PaO_2/FiO_2、PVPI、EVLWI及血清CRP、BN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单纯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528-530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ICU收治的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合度(Sa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h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PaO_2(kPa)、pH值、PaCO_2(kPa)、SaO_2(%)及PaO_2/Fi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aO_2、pH值、SaO_2及PaO_2/FiO_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pH值、SaO_2及PaO_2/FiO_2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24h时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较治疗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h时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NT-pro BNP及cTnI水平,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54-57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及无创持续性气道压力(ncpap)在低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NRDS低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cpap+LISA,n=22)和对照组(ncpap,n=28)。比较两组疗效、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治疗1 d的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5%vs.67.86%),而无创通气时间[(3.52±1.12)d vs.(4.36±1.39)d]、住院时间[(17.21±2.65)d vs.(19.87±3.43)d]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 d的血氧分压(PaO_2)、pH值均升高,而同期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1 d的PaO_2、pH值均高于对照组,而同期OI、PaCO_2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SA及ncpap联合应用于低体重早产儿NRDS治疗中可改善疗效和缺氧状况,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并促进患儿康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4年4月~2007年4月收治我科符合观察条件的早产儿100例,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情分层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按早产儿常规给予护理及按需治疗,氨溴索仅在观察组中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儿应用氨溴索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氨溴索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