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黄芩甙对NK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3H-TdR标记YAC-1细胞为靶细胞,探讨了黄岑甙对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甙10、20、40、80、160、320、640μg/ml各组NK杀伤百分率分别为14.15、26.13、41.74、46.53、57.10、71.18和13.08%,而不加黄芩甙组NK杀伤性较低(5.84%)。黄芩甙剂量在320μm/ml以下各组中,NK活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强(r=0.8500),剂量大于640μg/ml时,NK活性明显降低,说明黄芩甙增强NK活性与其浓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银黄注射液,口服液,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银黄中2种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甙、绿原酸为指标,测定银黄注射液、口服液、片剂单剂量(均含黄岑甙109mg、绿原酸53mg)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结果口服液和片剂的血药峰浓度:黄芩甙分别为1.88μg/ml、1.54μg/ml,绿原酸分别为1.33μg/ml、0.83μg/mg;血药峰时口服液和片剂黄芩甙分别为60min、180min,绿原酸分别为90min、180min。口服液和片剂的生物利用度:黄芩甙分别为88.94%、54.78%;绿原酸分别为47.20%、38.66%。2种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口服液均明显优于片剂。该研究为银黄3种药剂的内在质量评价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芩中黄芩甙与黄芩甙元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应用HPLC法,以黄芩甙、黄芩甙元为对照品,黄酮为内标,测定黄芩中黄芩甙和黄芩甙元的含量。实验表明,按确定的色谱条件,黄芩甙增样量0.15-0.78μg,黄芩甙元进样0.10-0.40μs,均可得良好线性关系。通过试验,选择了样品提取8方法和酶解时间。本法加样回收率为100.90%。重现性试验CV=2.46%。测定了11批样品,并作酶解前后对比,可确定黄芩是否经过杀酶及杀酶保甙的效果。为考察黄芩的切制工艺及质量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检测手段和准确、灵敏、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甘肃黄芩与正品黄岑的有效化学成分(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及二者的生物活性比较研究,评价甘肃黄芩的药材质量。方法:RP-HPLC法测定有效化学成分;管碟法测定两种黄芪的抑菌效力。结果: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00μg、5~100μg和5~50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RSD=0.54%)、97.36%(RSD=1.38%)、98.64%(RSD=1.19%)。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比较,黄芩甙含量基本一致。6月份采挖的甘肃黄芩的黄芩甙含量最高。甘肃黄芩的抑菌力为正品黄芩的82.03%。结论:甘肃黄芩的黄芩甙含量和抑菌效果接近正品黄芩,具有代替正品黄芩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工艺皮康冲剂中的黄芩甙含量应用HPLC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黄芩甙的含量以黄连单独打细粉,于制粒前加入黄芩、大黄等煎液的稠膏中,制得的冲剂含量最高为5.30%,而以黄芩、黄连等药合煎制得的冲剂黄芩甙的含量最低为3.19%。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黄芩甙和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黄芩甙在0.65~2.6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绿原酸在0.105~0.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经测定,3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绿原酸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双黄连质量标准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工艺皮康冲剂中的黄芩甙应用HPLC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黄芩甙的含量以黄连单独打细粉,于制粒前加入黄芩,大黄等煎液的稠膏中,制得的冲剂含量最高为5.30%,而以黄芩,黄连等药合煎制得的冲剂黄芩甙的含量最低为3.19%。  相似文献   

8.
皮康冲剂制备工艺对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制备工艺皮康冲剂中的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黄连单独处理,于制粒前加入黄芩等药煎煮的稠膏中制得的冲剂,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为最高,分别为6.79%,5.30%;而黄芩、黄连等药合煎制得的皮康冲剂,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为最低,分别为0.49%,3.19%。为皮康冲剂制备工艺优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糖浆中黄芩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波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糖浆中黄芩甙的含量。方法:以硅胶键合相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冰醋酸-水(40:1: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用归一化法定量。结果:黄芩甙在2.29~11.46μg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回收率为98.3%,RSD为1.68。结论:本方法测定双黄连糖浆中黄芩甙的含量,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能起到控制双黄连糖浆质量的作用,同时也适用于双黄连其他制剂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对皮肤真菌与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杨得坡  胡海燕  黄世亮 《中药材》2000,23(5):272-274
本文研究了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对十七种皮肤致病真菌与十六种皮肤细菌的抑制活性。在琼脂药物培养基上,黄芩甙元表现出了对酵母型真菌高度的选择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在70~100μg/ml之间,而对皮肤癣菌和丝状霉菌没有活性;黄芩甙则对所有的供试真菌几乎没有作用。另外,与脚气和腋臭有关的负责菌如何固着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干燥棒杆菌等。在黄芩甙元浓度为250μg/ml的条件下,其生长繁殖也能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1.
黄芩甙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水煎煮法与传统加碱水煎煮法提取黄芩甙工艺比较,以及对其提取黄芩甙工艺中滤过工艺和PH值的考察,认为水煎煮法比加碱水煎煮法所得黄芩甙提取率高,且滤过工艺,PH值对黄芩甙提取率影响较大。新工艺得到黄芩甙颜色好(淡黄色),含量达99.0%,纯度高。  相似文献   

12.
正交法探讨黄芩甙粗品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黄芩甙提取工艺,证明在pH值1.5~2.0,加热温度70℃,保温6min,静置24h为黄芩甙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黄芩甙粗品的提取率为13.21%,从而提高了黄芩甙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贴舒膜剂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分离黄芩甙,刮板洗脱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样品液中含黄芩甙浓度为0.1mg/ml,每块膜(4cm×5cm)中含黄芩甙0.5m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甙可准确地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薄层扫描法测定太子咽喉净口服液中黄芩甙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聚酰胺薄膜分离黄芩甙,薄层扫描法测定太子咽喉净口服液中黄芩甙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100.42%,变异系数2.66%。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根的甲醇提取物及其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黄芩素和黄芩甙抗炎活性,及其对齿龈成纤维细胞的活性效应。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在1μg/ml时对LPS诱导的IL-1β产生呈现显著的抑制效应(>50%),相当于泼尼松龙的作用。而且,尽管汉黄芩素对LTB_4合成的作用属于边缘性的,但黄酮类化合物对IL-β诱导的  相似文献   

16.
王贞 《光明中医》2012,27(8):1714-1716
黄芩为清热解毒常用中药,黄芩中的黄芩甙已被确定为其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实验证实:黄芩甙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解热作用及降压,利尿作用[1].含有黄芩制剂中常将黄芩甙作为测定指标,现将有关黄芩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芩含量的测定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薄层层析法控制黄芩的炮制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芩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清热解毒药,能泻上焦肺火,除肠中湿热。药用部位为其干燥的根,其中除含有β—谷甾醇外,尚含有较多量的黄酮类似物,主要为黄芩甙、黄芩甙元、汉黄芩甙、汉黄芩甙元和黄芩新素。由于黄芩根中还含有黄芩酶,它能促使黄芩甙和汉黄芩甙水解而生成甙元——黄芩甙元  相似文献   

18.
银黄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华荣  刘仲义 《中成药》1999,21(11):570-571
用TLC鉴别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与黄芩甙,HPLC测定黄芩甙含量。薄层检出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9.8%,RSD=2.3%,线性关系,精密度及重复性都很好。薄层鉴别及黄芩甙含量的HPLC测定,是提高银黄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芩(scutellariae Radix)含有属类黄酮的葡萄糖醛酸的黄芩甙,经常在治疗胃脘堵塞并伴有呕吐等症的汉方方剂中配伍使用。经研究确认,将黄芩以冷水浸泡后,黄芩甙分解成黄芩黄素,认为这是由于酶反应而引起的。此次,作者根据黄芩浸出液中的黄芩甙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芩甙对前列腺癌细胞株 DU145生长的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甙处理细胞后,用 MTT 比色分析法反映细胞生长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50~500μmol/L 黄芩甙对前列腺癌细胞株 DU145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DU145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G_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结论黄芩甙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