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中胆道造影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2.
魏锋  何勇  杨建明 《江西医药》2007,42(10):882-883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样切除吻合术治疗胆总管下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9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胆总管十二指肠纵行切开、舌样切除吻合治疗的75例以胆管结石等引起的胆总管下端梗阻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8~27 d,有T管引流内容的增加,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出现,随访1~7年,2例胆管下端癌患者1年后死于癌症并发症,其余全部患者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及胆道吻合口狭窄发生,8例术后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其中1例发生反流性胆管炎,利胆排石后症状消失,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样切除吻合治疗胆总管下端梗阻保护了胆总管医学解剖和生理学状态,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胆肠吻合口狭窄、胆总管结石复发及反流性胆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4.
王树轩  刘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4-175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10例,切开胆肠吻合口,取净结石,重建吻合口。对伴有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结石形成的患者,配合胆道镜取净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与空肠吻合,伴有肝左外叶胆管多发结石,肝左外叶萎缩1例,切除胆总管囊肿,取净肝胆管内结石,切除萎缩的肝左外叶。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伴发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急性化脓性鹏管炎1例,急诊手术,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取出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留置T管,术后多次以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取净肝内胆管残余结百。结论: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狭窄及并发结石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胆肠吻合方式、技术缺陷是再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81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1年5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81例临床资料。左肝内胆管结石61例,右肝内胆管结石22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23例;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71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肝胆管狭窄切除+胆管成形+胆肠吻合+T管引流10例,左肝外叶切除术30例,左半肝切除术12例,右半肝切除术6例,单侧肝段切除术6例,双侧肝段联合切除术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27例。结果术后并发症33例,术后结石残留30例,残石率16.6%,死亡1例。随访175例1-6年,结石复发10例,胆管癌变3例,死亡5例,结石复发率5.7%,总优良率90%。结论选择合理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预防结石残留或复发的关键。肝段切除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6.
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俊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77-177
目的:探讨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内胆管结石5例(5%);胆总管结石45例(45%);左右肝管结石33例(33%),胆道良性狭窄10例(10%);胆囊造瘘术4例(4%);胆漏3例(3%)。再次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5例(55%);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12例(12%);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外叶切除+胆肠吻合术4例(4%);胆道镜取石22例(22%),胆囊管结扎+腹腔引流术3例(3%);经过再手术治疗后检查无残石,症状完全消失80例(80%),术后残石并发反复胆管炎15例(15%),术后死亡5例(5%)。结论:去除病因、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术后抗感染是本组100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处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7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遵循“清除结石,解除狭窄,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的原则,我们采取病肝切除、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肝门部胆管狭窄整形,胆肠R oux-en-Y大盆口吻合,空肠盲袢皮下埋置等综合治疗。术后常规消炎利胆片或中医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结果治愈45例(95.7%)。术前黄疸深重,术中渗血不止,停止手术,死亡1例,术后46天胃瘫并衰竭死亡1例。术后发现残留结石4例(8.7%),结石复发3例(6.5%),优良率93.7%;术后并发胆汁漏3例(6.5%),残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4例。结石复发的3例中经切开皮下空肠盲袢纤维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再手术切除狭窄胆肠吻合口,重新行胆管空肠吻合,并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2例。结论术前完善的检查对于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及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为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病变肝叶或肝段切除、肝门部狭窄胆管大范围切开整形、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并建立皮下便捷通道的肝胆管空肠R oux-en-Y大盆口吻合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综合治疗方法。术后常规用药预防结石复发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脏部分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规则性肝部分切除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24例,联合肝内外胆管联合切开取石+胆肠Roux-Y吻合术38例,胆漏发生3例,有残余结石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规则性肝脏部分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残石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一般病人采用肝外胆管和I、Ⅱ级胆管切开取石,对肝内胆管结石不伴有肝胆管狭窄和肝叶萎缩者采用高位胆管切开取石、肝实质切开取石,对肝叶萎缩、多发性结石则行肝叶切除,对肝管狭窄取净结石再作胆管原位整形、胆管空肠Roux-Y吻合,带蒂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治愈出院,切口感染5例,术后随访1~5年以上55例,结石复发9例。结论 术中务求取尽结石是术后近期疗效的根本保证,解除胆管狭窄是手术疗效的关键,肝叶切除是解决区域内结石、狭窄、感染和梗阻的首选术式,胆肠吻合术要选择合适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56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的原因包括: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36例,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23例,两者合并存在13例,合并顽固性胆道感染17例;胆管癌变6例;游离空肠袢梗阻4例。再手术方式为:56例均行胆管空肠吻合口切开探查,其中吻合口扩大整形或瘢痕性狭窄切除再吻合32例,吻合口癌灶切除再吻合3例,联合肝切除24例。游离空肠袢切除恢复原oddi括约肌通路3例,重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1例。缝闭或切断关闭原胆肠吻合术中未缝闭的胆总管远端者1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残留复发及吻合口瘢痕狭窄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显露并切开原胆肠吻合口是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正确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中87例在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外院转入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9例.结果 87例中有12例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5例为Ⅲ级及以上胆管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7例为取净结石伴胆管狭窄者),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73例安置T管引流,术后造影发现结石残留15例;术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4例(外院29例,本院15例),一次取净结石32例,占72.72%,4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净.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术后经T管窦道实施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留结石:彻底根除胆管残石,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彭伟  彭胜  张继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851-1852
目的 观察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治疗高龄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8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肠吻合组、T形管引流组各94例,比较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T管引流组总有效率为75.5%低于胆肠吻合组的89.4%(x2=5.42,P<0.05);胆肠吻合组结石残留率及结石复发率均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P<0.05);胆肠吻合组并发症以反流性胆管炎为主(7.4%),T管引流组以T管堵塞或脱出为主(22.3%).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胆肠吻合组发生率远低于T管引流组(P<0.05).结论 老年高龄胆总管结石并狭窄常需要联合手术治疗,去除病灶,解除梗阻,畅通引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24例病例的诊治结果分析,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方法 本组病例6例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2例行囊肿空肠吻合术,16例行囊肿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 内引流术后并发症有胆道感染,胆道结石囊肿癌变,吻合口狭窄,需二次手术;囊肿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效果较好。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以切除囊肿,Roux-Y吻合术及胆肠重建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总结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肝胆管结石术前、术中定位、方式选择和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肝切除治疗248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左肝外叶切除146例,左半肝切除39例,右肝段切除61例,右半肝切除2例.44例合并高位胆管狭窄,行高位胆管切开整形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残余结石率为11.7%.随访发现总优良率达86.0%,其中左肝结石为96.0%,右肝结石为87.0%,全肝结石为80.1%.结论 肝叶切除结合高位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结石均成功取出,术后的随访中,患者均未出现胆总管狭窄,或是留有残石,经复查患者的肝功能均无异常情况。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为一类安全、可行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脏部分切除组(A组,n=17),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组(B组,n=32)及胆肠Roux-Y吻合术组(C组,n=7),评估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术后结石残留率(11.8%)明显低于B组(28.1%)及C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随访患者中,A组胆管炎复发率及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合理的肝叶、肝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占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其中切口脂肪液化6例,胆漏4例,肝创面渗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中采用联合术中胆管造影、术中B超、胆管镜,采用肝叶或段切除、胆肠Rous-en-y吻合等术式,仍有5例复发或残石,占11.1%.结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方案,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巧,这对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胆道再次手术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道再手术原因,总结诊治经验及教训。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73例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占全组病例的79.4%,其次为胆管狭窄、医源性损伤、肿瘤,再手术的方式以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叶段切除、胆肠吻合为主。结论胆道再次手术既有胆道疾病本身因素,亦有医源性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前评估,结合内镜或术中超声或造影等,以"取净结石、解除狭窄、通畅引流、去除病灶、防治复发"为原则,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是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总管切开取石后Ⅰ期缝合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选择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常规经右上腹腹直肌开腹,切口长度6~8 cm,于十二指肠上方纵行切开胆总管,长度以结石大小而定,一般在2 cm以内,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不放置T型管,以胆道镜探查胆道黏膜情况及结石,以取石钳及纤维胆道镜网篮取净结石,并确认远端通畅无残余结石及狭窄,应用5-0的可吸收胆肠吻合线Ⅰ期缝合.结果:所有病例均无胆瘘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1.5)d,具有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行Ⅰ期缝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2006年2月~2011年3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30例,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或胆总管Ⅰ期缝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取石后T管引流72例,取石后Ⅰ期缝合胆总管58例.留置T管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40±15)min,平均术后住院9.5d;Ⅰ期缝合患者手术时间(110±8)min,平均术后住院6.5d.术后残留结石11例,术后2个月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结石.拔T管后胆漏2例,经腹腔引流后治愈.无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等并发症.130例随访1~48个月,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胆总管结石取净和肝外胆总管无狭窄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