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胰腺炎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回顾10年来我院收治119例过敏性紫癜,其中合并胰腺炎3例,现报告如下。例1 男,11岁。因腹痛、恶心、呕吐3天伴双下肢皮肤紫癜1天入院。体检:双下肢散在紫红色出血斑。心肺(一)。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11.4×10~9/L,P90%,L10%,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总结189例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男101例(53.44%),女88例(46.56%)。年龄最小1岁;幼儿6l例,学龄前儿童89例,学龄儿童39例,主要表现为腹痛,占100%,合并恶心者占32.5%,合并恶心、呕吐者占22.3%。结论小儿功能性腹痛可早期(1岁)发病,性别差异无显著性,腹痛是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主要表现,常伴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3.
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临床资料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科共收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患儿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最大年龄 14岁 ,最小年龄 5岁。在皮肤尚未出现紫癜的 6例患儿中 ,上腹部疼痛 ,右下腹有限局性压痛 ,诊为急性阑尾炎 3例占 9 4% ;腹痛、呕吐、血便或血水样便诊为坏死性肠炎 2例占6 3% ;诊为肠套叠 1例占 3 1%。紫癜出现后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 2 6例患儿中 ,出现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诊为肠套叠 10例占 31 3% ,肠坏死肠穿孔 8例占 2 5 0 % ,肠梗阻 8例占2 5 0 %。讨论 :肠套叠是小儿过敏性紫癜主要并发症之一 ,本组并发…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大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科危重症。我们近9a收治19例,对反复大出血6例(占32.5%),采取脾切除治疗。本组男4例,女2例。其中3岁,4岁,5岁各1例,6岁3例。均经保守治疗半年之久,皮肤淤斑仍逐批出现,反复鼻衄及齿龈大出血,血红蛋白<40g/L,血小板<30×10~9/L,均采用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16例过敏性紫癜脑电图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简称HSP)以学龄儿童多见,以往对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脑电图改变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1年7月~1993年3月诊治的1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脑电图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9例,女7例;4~5岁6例,~9岁6例,~12岁4例;单纯型(皮肤型或腹痛型)5  相似文献   

6.
腹型过敏性紫癜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自1986年1月至1993年1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其中腹型紫癜52例,误诊9例,本文对腹型紫癫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共复习有关文献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年龄4岁~14岁,其中8岁以上46例,占88%,男30人,女22人。二、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有典型紫励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时间紫癜前9例,紫疲同时12例,紫额后31例。消化系统主要症状有腹痛50例,肉眼血便23例,大使潜血阳性8例,呕血5例,脓血便3例,合并肠套叠3例,肠坏死和腹膜炎各1例。其他有关节肿痛24例,尿常现异常10例‘其中4例子住院期间复查正常…  相似文献   

7.
本组35例为我院1982~1993年住院患儿,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4岁,<7岁占13例,>7岁22例。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外,20例作心包穿刺术,11例作心包切开术,诊断明确。病因分析:(1)化脓性19例(占54.3%),其中<7岁11例(57.9%),>7岁8例(42.1%),故儿童化脓性心包炎仍不少见,与文献报  相似文献   

8.
530647 5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曾世京等河北医药8(1):10,1986年过敏性紫癜50例中,男29例,女21例,龄为7个月~12岁,5~12岁占90%。冬春发病者占72%。发病前3周内有上感、肠道蛔虫感染史者41例。单纯皮肤型10例,关节型11例,腹型12例、肾型5例,混合型12例;有49例以皮肤紫癜为首发或主要症状;有9例为紫癜性肾炎。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者29例,嗜酸粒细胞高者8例,血小板高于30万者22例;大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矿区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5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有关患病情况、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诸方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患病年龄以7岁以上最多,占61.54%,男女之比为1.17:1。②98年至03年患病率依次为0.71%、1.54%、1.65%、1.79%、1.80%、1.85%。③诱因:感染30例,占57.7%,其次为食物过敏、疫苗接种、药物过敏等。④紫癜同时有消化道症状18例,占34.62%;关节症状15例,占28.85%;有肾脏损害16例,占30.77%,肾损害同时伴其他症状13例。⑤预后:住院时有6例为复发病例,其中3例合并紫癜肾,治疗出院后随访12例有3例复发,2例发展为紫癜肾。结论 ①过敏性紫癜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患病有逐年上升趋势。②伴有消化道症状多见,其中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或剧烈腹痛者易误诊为急腹症。③预后取决于有无反复及合并肾脏损害,病情反复迁延者常易导致肾脏损害;伴有消化道和同时合并关节症状者,应密切关注紫癜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以下简称紫癜)与外科疾病鉴别常有困难,如有误诊,甚至可影响病人生命。现将26例紫癜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的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自1970年1月至1986年12月两院共收住紫癜229人,误诊为外科急腹症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7岁14例,~14岁12例。误诊时间平均5.5天。26例均有腹痛和紫癜,腹痛前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9岁。因面部、四肢出现出血点及瘀斑伴阵发性腹痛10余天,柏油样便2天,以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腹型)收住院。入院后不断有腹痛、血便及新鲜出血点。入院第4天腹痛剧烈,右下腹出现移动性浊音,乃行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70ml。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活化分子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过敏性紫癜 (schonlein henochpurpura ,SHP)为系统性血管炎引起血液和血浆外渗 ;有统计表明 75 %的过敏性紫癜患者见于儿童[1] 。我们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α 颗粒膜蛋白 (CD6 2 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 (CD6 3)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 ,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观察对象 :3 1例SHP患儿 ,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17例 ,女 14例 ,年龄 5~ 12岁 ,平均 9岁。病程 5天~14个月。其中单纯性紫癜 8例 ,关节型紫癜 4例 ,胃肠型紫癜 12例 ,肾型紫癜 7例。另选健康对照者 3 0例 ,男 16例 ,女14例 ;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5 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进行肺炎支原体 (MP)IgM抗体和T细胞亚群测定 ,发现ITP与MP感染有密切关系。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ITP患儿 5 6例 ,男 2 9例 ,女2 7例 ,年龄 5 .2± 2 .3岁 (2月~ 16岁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瘀斑、血小板减少 ,其中 43例发病前 8~ 15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病史。其余 13例无明显呼吸道感染史。均符合我国血液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其中急性型 (病程 <6个月 ) 47例 ,占 83 .9% ,慢性型 (病程 >6个月 ) 9例 ,占 16 .1%。春季发病 (3~ …  相似文献   

14.
息斯敏、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采用息斯敏和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54例。其中初发者44例,复发者10例;单纯皮疹型16例,关节型11例,腹型8例,混合型19例。治疗方法:(1)息斯敏10mg/日,qd口服至出院;(2)甲氰咪胍10~1(?)mg/kg·d,分3次口服直至痊愈;如服用14天病情仍不缓解,或一度好转又复发者改用其他疗法;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脱敏药。治疗结果:痊愈:用药≤14天皮肤紫癜消退,关节肿痛及腹痛消失,大便潜血阴性,尿常规无异常,共32例占  相似文献   

15.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是一种血小板减少伴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而其他成份无改变的后天获得性病变,我们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3例AATP均经周围血和2次以上骨髓检查,并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障(CAA)及白前综合征。3例均为男性,年龄3~7岁,病程1/2~1a余,均有皮肤紫癜,鼻衄2例,Hb(80~100)g/L,网织红0.012~0.015,WBC8.5×10~9/L~9.8×10~9/L,血小板45×10~9/  相似文献   

16.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2月~7月对我院就诊的3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免疫功能测定,包括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及IgG、IgA、IgM。年龄1~7岁30人,~14岁9人;男21例,女18例。结果为淋巴细胞转化率有30例低于正常下限,占77%;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39例均低于正常值占100%;IgG升高2例(5%),降低15例(38%),IgA降低4例(10%),IgM升高2例(5%)、降低2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出血呈紫癜性质、末梢血中血小板减少 ( <1 0 0×1 0 9/L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型 (病程小于 6个月 )与慢性型两种。我们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ITP,效果显著 ,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6例中男 1 6例 ,女 1 0例。<1岁 4例占 1 5 .4% ,~ 3岁 6例占 2 3.1 % ,~ 7岁 1 2例占 46 .1 % ,~ 1 2岁 4例占1 5 .4%。急性型 2 1例 ,慢性型 5例 ,慢性反复发作 3例。2 .发病季节及诱因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冬春季节发病多见占 1 6例 ,秋季发病最少占 3…  相似文献   

18.
小儿伤寒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1997年间,我院共收治小儿伤寒42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一般资料 男20例,女22例;发病年龄最小6个月,~3岁6例(占14.3%),~6岁5例(占11.9%),7~14岁31例(占73.8%);来自农村28例,船民子女9例,城镇居民3例,外地民工之子2例;有饮生水史24例,2例与伤寒成人密切接触,近  相似文献   

19.
1982~1992年尸解100例肺出血症,男性80例,女性20例。发病日龄<24小时38例(38%),1~3天31例(31.0%),4~7天19例(19.0%),>7天12例(12.0%)。1~3月占38.0%,4~6月占14%,7~9月占17%,10~12月占31.0%。  相似文献   

20.
1987年3—5月份我院治疗32例季节性紫癜。男20例,女12例;1~2岁10例,~6岁10例,~9岁12例;城市24例,农村8例;临床表现:全身性紫癜12例,四肢紫癜16例,下肢紫癜4例,均无其他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除5例有轻度贫血外,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免疫学检查IgA、IgG 均降低,IgM 正常。检查骨骨髓象及毛细血管脆性各12例,均正常,诊断标准:(1)发病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