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申××,男,51岁,农民,1987年9月20日初诊.缘于三个月前在劳动后饮水,顿觉汗出身凉,舒服不已,但于当晚即见恶寒,发热体温达38.3℃,汗出,周身酸重不适.午夜出现左胯酸胀疼痛,并沿左侧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足背窜痛.在当地卫生  相似文献   

2.
张天嵩  韩镭 《国医论坛》1996,11(6):20-20
1慢性附睾-睾丸炎张某,男,52岁.因左侧阴囊内坠胀疼痛反复发作5年余于1995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平素形寒肢冷,5年前因劳累复坐于寒冷之地,送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当时未及时治疗.几天后又出现左侧明囊内坠胀疼痛,痛牵少腹,不红有触痛。某院诊为泌尿系感染,肌注链霉素.口服氛所酸,2周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消失,阴囊肿胀明显减轻,明囊内坠胀、疼痛略有好转。又于某乡村个体医生处肌注链霉素2月余,以上诸症未再见明显好转,且出现耳鸣,遂停止治疗.以后病情每因劳累或受寒则加重,经适当休息、热敷、自服氟哌酸可有…  相似文献   

3.
痹证系指机体正气不足 ,邪气乘虚而入 ,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 ,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例 1.王某某 ,女 ,83岁 ,2 0 0 0年 9月 17日就诊。左臀部酸胀疼痛 ,难以蹲立 ,活动受限半月。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 ,左侧臀部酸胀 ,左下肢难活动 ,伴疼痛 ,入夜疼痛加重 ,痛难入眠。刻下症 :左侧臀部酸胀疼痛 ,痛引左下肢膝踝外侧 ,入夜痛增 ,痛难入眠 ,躯体、四肢关节酸胀疼痛 ,左下肢难活动 ,或左脚触地后疼痛加重 ,伴心胸憋闷、心悸心慌 ,舌淡红 ,舌下脉络淡紫、无迂曲 ,苔薄 ,脉代。P 70次 /分 ,R 19次 /分 ,BP 172 / 80mmHg。神清 ,…  相似文献   

4.
温胆汤服药反应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晖 《中医杂志》2003,44(7):557-557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方剂,被广泛使用。笔者从医20年来,深叹此方之妙,唯服此方常见一些反应,可能引起患者误解,以致自行停药,影响疗效。今欲以此文就教于同道中喜用善用此方者,庶几使此方使用更臻完善。1 药后胃脘气机走窜、胀闷疼痛患者服药后,胃脘即觉气机走窜,胀闷疼痛,一般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有以下3个特点:(1)服药后自觉脘腹部气机走窜、胀闷、疼痛,之后胃脘气机较前顺畅,原有的胃脘不适症状减轻。(2)大多数患者开始的第1~3剂反应明显。(3)走窜、胀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19~73岁;病程最长2年3个月,最短3 d;左侧27例,右侧41例;感受风寒湿邪43例,劳累扭挫伤者25例。临床表现为臀部有深在性酸胀、疼痛,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夜间尤甚,遇寒则重,得热则轻;阴雨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偏于寒者如锥刺刀割样疼痛,偏于湿者患肢沉重麻木,偏于风者双下肢窜痛,其中一侧偏重。查体腰部无压痛及畸形,活动不受限,梨状肌部位有压痛和放射痛,直腿抬高40~50°阳性,但抬到70°以上时疼痛反而减轻,梨状肌张力实验,下肢在内旋内收时局部及坐骨神经疼痛加剧。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結肠炎是临床上比較常见的慢性病,其突出的症状,常表现在大便改变和腹部胀痛。大便改变一般有四种情况:1.持續便泄;2.便泻便結交互出现;3.大便先干后稀;4.粪成糊状,浮于水面,外裹油脂。腹部疼痛多出现于大便之前,也有便后墜痛的。痛与胀不是均等的,往往是痛多于胀,或者是只痛不胀,胀而不痛的是比較少数,絕大多数病例均伴有肠嗚气窜。由子发作是漸进的,病程較长,症状时輕时  相似文献   

7.
(一)全蝎全蝎又叫“全虫”,其尾叫“蝎尾”.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具有祛风定痉,窜筋透骨,开瘀解毒之功,蝎尾较全蝎之功力为胜,粉剂内服又较煎剂为佳.宜先用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应用时一般小剂量开始,蝎尾用1~3条,全蝎可用1~2克,研分2次吞服.  相似文献   

8.
刘文峰教授临床应用全蝎走窜入络、搜剔逐邪之功治疗喉风咳,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咳嗽症状;用其搜剔窜通、通络止痛之功治疗糖尿病伴肢体麻木及疼痛,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另外,全蝎为有毒之品,应严格掌握其炮制方法及用量,服用忌宜.  相似文献   

9.
全蝎佛手散治疗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焱  陈晶 《山西中医》2002,18(5):41-41
1 药物组成全蝎 6 g,当归 15 g,川芎 10 g,益母草 15 g,香附 15 g。用法 :每日 1剂 ,水煎服。经前 3~ 5天服。2 典型病例李某 ,女 ,18岁 ,学生 ,2 0 0 0年 4月 6日初诊患痛经症 3年余。每逢经来必小腹疼痛 ,不能坚持上课。月经 13岁 4~ 5 / 35~ 4 5天 ,今 37天经来第 2天 ,经血紫黯有块、量少不畅 ,小腹痛甚 ,稍坠胀 ,拒按 ,伴呕吐 ,面色白 ,肢冷汗出 ,舌红略黯 ,脉弦。治法 :活血理气 ,通络止痛。予全蝎佛手散 ,1剂 ,水煎服。服药后排出血块较多 ,血行畅 ,腹痛止。继进 2剂 ,已无不适。此后每于经前 3~ 5天 ,服全蝎佛手散 6剂 ,每…  相似文献   

10.
王海涛 《中医正骨》1999,11(3):18-18
【例1】王某,男,17岁,职业高中铆焊专业学生。腰髋部及双膝关节异常酸胀、痛麻、困乏1个月。近2日来双下肢发冷,酸软无力,走路不稳,以酸胀痛为主,时有走窜性刺痛或麻痛,难以言状和忍受。自述因感冒后而患此病,患病后曾以肾阴虚服中药22剂,并按多发性神经...  相似文献   

11.
百合汤治疗胃脘痛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男,38岁,1987年3月10日诊,胃脘痛2年余,初服辛温行气之品,其效甚捷,旋又如故,次服罔效,再服痛剧。更医10余人,均于服药后须臾胃脘剧痛,嗳气频作,故数月来未再服药。余诊见:胃脘疼痛,按之痛减,食辛、辣、热之物其痛更剧,嗳气频作,口渴喜饮,知饥欲食,食后脘胀,小便微黄,大便略干,舌红苔微黄腻,脉弦而细数,证属气郁热痛,方拟百合汤:百合30克乌药10克,服药3剂,疼痛大减,又3剂,痛止,诸证悉瘳,为巩固疗效,嘱其再继服5剂。  相似文献   

12.
吕波 《新中医》2010,(4):116-117
<正>胃病之痛、胀、酸是临床常见症状,按痛、胀、酸辨证论治是诊治胃病的基础。孙振芳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业医已逾40载,擅长治疗脾胃病。笔者跟师学习之余,整理孙师从痛、胀、酸辨治胃病经验,以供同仁参考,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3.
骨质增生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证的特点以酸、麻、胀、痛和屈伸不利为特点.腰椎骨质增生是以腰骶部酸胀疼痛为主,严重时可见大腿麻木,腰部活动不便.<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痹证先是正气虚损,而后风寒湿三气杂至混合,乘虚侵袭而得病,后又变生痰瘀使痹证治疗难愈.笔者认为治疗腰椎骨质增生从瘀论治效果满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征以尿道、结膜、关节、龟头炎及溢脓性皮肤角化病等为特征。四肢大关节痛用全蝎3.5g.蜈蚣1条.地鳖早2g.红花1.5g.血竭0.6g。制成散剂。3g/日3次口服。关节肿胀并用苏木15g.红花、艾叶各10g.透骨草、威灵仙各20g。水煎取浓缩液.湿热敷患处.每次≥半小时.日3次。腰骶、髋及背部僵痛酸胀用丁公藤、地鳖虫各10g.络石藤、制川乌、  相似文献   

15.
消瘰方是毫州老中医寇瑞庭的家传秘方,治疗淋巴结核,效果很好。该方由蜈蚣、全蝎、炮山甲、夜明砂、蝉蜕、朱砂等组成。具有解毒散结、走窜经络、搜剔经隧留邪之功。近年来,笔者师其意,运用消瘰方化裁,治疗顽痹,亦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例1.钱某,女,37岁,农民。10年前产后汗出当风,右腰腿疼痛如锥刺,沿患肢外侧,直至足跟、足小趾。甚则重着麻胀。屡服祛风活血逐湿药未能获效。诊  相似文献   

16.
家父李守静,业医30余载,擅治骨结核、难治性肺结核、淋巴结核。其治疗痹证经验方龙马去痛丹,自1970年始应用于临床至今近30年,治疗各种痹痛,多获显效。龙马去痛丹是在前贤王清任之龙马自来丹(见《医林改错》基础上加味而成。原方为马钱子、地龙、朱砂三味合成,主治病症、腿瘫。家父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焕蚣、土鳖虫、全蝎,取虫蚁搜剔窜透之功,增强活血通经,法风止痛效果,定名为龙马去痛丹。龙马去痛丹由马钱子309,地龙、蜈蚣、土鳖虫。全蝎各6g,朱砂O.sg组成。前5味经传统炮制共研细末,蜜丸40粒,再用朱砂包衣。每晚睡前红糖水…  相似文献   

17.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单××,女,48岁。1987年6月1日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年,加重一年。刻诊:四肢关节走窜疼痛,尤以双侧腕、指、膝、踝关节较著,每逢阴雨天加剧。晨起时手指酸胀僵硬,活动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5 0岁。以左侧背部酸困 ,闷胀疼痛 1月余 ,加重 1周就诊。无外伤史 ,背部受凉史不详。5年前曾经诊断为冠心病 ,多次住院治疗。以后每年预防性静脉输注脉络宁、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 1~ 2疗程。此次左背部疼痛 ,无胸闷及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心电图显示有预激症。左侧背部心腧穴处有压痛。予针刺治疗 ,取左心俞穴及腕踝针上 5及上 6区 ,留针 30 min。并加 TDP照射。首次治疗后 ,疼痛有所缓解 ,但 2 h后又痛。第 2日查在腕横纹腕上 6寸 ,左前臂内侧 ,手少阴心经上有一良性点 ,轻按压之有明显疼痛。即将该点处消毒后 ,予以针刺 ,刺入…  相似文献   

19.
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病证,多发于腕关节、手指关节、足跗及膝关节等处,表现为局部节肿酸胀或疼痛,严重时可压迫血管、神经而引痛至周围,每遇寒冷而加重。近年笔者采用温针治疗,获得既免手术之苦,又无复发之虑的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范  相似文献   

20.
蜈蚣 ,味辛 ,性微温 ,有小毒 ,归肝经。张锡纯云 :“蜈蚣走窜之力最速 ,内而脏腑 ,外而经络 ,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性有微毒 ,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全蝎 ,味辛 ,性平 ,有小毒 ,归肝经 ,其性走窜 ,开气血之凝滞 ,有解毒医疮之功”。笔者临床体会 ,蜈蚣偏于血分 ,全蝎偏于气分 ,二者相须为用 ,可使通经络、行气血、解热毒、散结块、疗疼痛的功效倍增。笔者运用二药治疗乳痈、流火、瘰疬 ,疗效满意。现介绍于下。1 乳痈乳痈是外科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患。初期 ,症见乳房肿胀疼痛 ,皮肤微红 ,乳汁分泌不畅 ,多伴恶寒发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