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 40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2组都进行老年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规药物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模式。结果治通过建立健康教育模式后,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知晓、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不良生活行为改变与规范用药都比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患者SAS得分有了明显降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抑郁焦虑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来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消化道内科恶心呕吐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患者自身因素诱发的恶心呕吐原因包括药物、胃肠道疾病、精神类疾病以及肝胆内科疾病等,主要因素为胃肠道疾病。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系统的治疗之后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率高达91%(91/100)。患者治疗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之所以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大都是所中不同因素导致,主要因素为胃肠道类疾病,在对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其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诊所治疗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抽选148例患者,对患者病症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最终有108例患者痊愈,32例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有8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最终治疗有效率高达94.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疾病的死亡率,提升了治疗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尹丽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31-1932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4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1125例消化内科治疗患者,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对于患者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能够进行合理用药.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出现121例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含药物量过大、重复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及药物联用造成毒副作用四种情况,其中,2009年49例,2010年38例,2011年21例,2012年13例,呈现逐年降低趋势.结论 对于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医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药物的相关药理作用,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以对药物治疗的安全与可靠性进行提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患有消化内科疾病患者520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中的180例病患处方,对处方当中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检查。结果在检查的180例处方中,50张处方存在着不合理用药问题,占所检查总处方的27.78%,其中14张为药理拮抗(28%)、8张为临床指证不合理(16%)、16张为药物理化联用不当(32%)、7张为药物联用不合理(14%);5张为药物周期性使用(10%)。结论在消化内科当中,相关医务人员要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加强道德修养,并对消化内科当中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掌握,加大培训力度,增强监督水平,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改善科室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科消化内科用药特点,针对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出相应药物管理措施,为儿科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用药处方,总结小儿常见的急性口炎、急性胃炎、急性肠胃炎三种消化系统疾病,通过医师用药与对症处理分析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用药特点。结果15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临床治疗中,多采用阿糖腺苷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采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进行对因治疗;利用多潘立酮、多酶片、阿托品等进行对症治疗,以减轻患儿病痛。结论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物治疗应规范合理用药,不断提高医师及药师用药水平,有效提高患儿用药效果,避免出现主治医师因不熟悉临床药物等原因导致发生用药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各50例患者.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无痛胃肠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身体恢复较快,它消化内科中的应用值得被推广.结论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得知无痛胃肠镜治愈率非常高,并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情况,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医院消化内科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诊断的112例上消化道初学的病人进行研究,对它,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进行胃镜诊断后,发现有109例存在消化道出血的问题,这其中溃疡的有41例。有4例通过手术治疗痊愈;施行内科药物治疗的病患中,有101例出现出血的现象,后通过治疗得到控制。结论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成因是因为消化性溃疡,运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中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原因,并研究出解决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接受治疗的400例消化内科患者,分析及总结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并针对性进行解决。结果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消化内科总共168例不合理用药,其中2009年78例,2010年58例,2011年32例。结论消化内科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治疗的前提,关系到患者的利益。因此,医生要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对于消化内科疾病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9年3月到2020年4月期间以我院接受诊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80例作为案例。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完成分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总结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意义显著,P0.05。结论:兰索拉唑可有效应用于消化内科疾病,尤其是对于溃疡类疾病的治疗作用显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综合预后水平,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探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消化道疾病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共76例,其中包括常规胃肠镜45例,无痛胃肠镜5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胃肠镜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得,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均能够准确检查消化道疾病,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目前胃肠镜已经成为消化内科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采用胃肠镜对消化内科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无痛胃镜较常规胃镜的痛苦更小,患者接受检查后的康复时间更快,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消化内科是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胃肠道的生理和疾病,是研究最早的学科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对消化内科的研究也不断加深了.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针对于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的开展更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消化内科临床案例分析,探讨消化内科病人的护理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存在的感染情况进行探究,分析患者内科感染的具体病因及病症,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2011年到2012年我院在两年内接受的四十例消化内科临床感染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接收的四十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从体内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抗生素抗药性呈现出不断升高的发展状态.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感染临床治疗当中,需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感染做好预防,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抗生菌药物,以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康复的最佳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检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我院收录的胃肠镜在132例疑似胃肠疾病等消化内科检查中的临床疗效资料,包括74例常规胃肠镜(插入式电子胃肠镜)临床使用资料与58例无痛胃肠镜(医用无线内镜)临床使用资料.结果 无论常规胃肠镜还是无痛胃肠镜,都能很好地检查出消化内科疾病(如胃肠疾病)的病灶所在.医师认为,应该加大胃肠镜中消化内科中临床使用的推广力度,同时要普及规范胃肠镜临床使用的科学知识.结论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不可或缺.另外,常规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各有千秋,无痛胃肠镜病人的痛苦降到了最小,而且治愈率高;常规胃肠镜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容易导致病人放弃治疗,治愈率不高.医师在2种胃肠镜临床使用中要注意区分,依照病人的意思使用.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的消化系疾病。消化内科医师常以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往往忽视或无暇顾及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多方位的健康教育。这是该疾病远期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近五年来从溃疡病复发的多种因素出发,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初步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消化内科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以找出更好的应对及控制措施,供临床运用及参考。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共对100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出其中出现了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改进及管理措施。结果 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共在120例患者身上出现了不合理用药问题,其中2009年65例,2010年35例,2011年20例,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抗生素的用药时间过久、抑酸药物的用药量过多、重复用药、联合用药导致药效的减弱、药物连用增强了其毒副作用、药物拮抗等。结论目前医院的消化内科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必须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rrjk》2017,(16)
目的:增强对内科疾病导致恶心呕吐的认识,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12月我院消化内科83例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资料。结果:所有恶心呕吐患者的原因分为消化系统疾病、非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消化性疾病中以反流性胃炎最多见,非消化性疾病中以糖尿病性胃轻瘫最多见。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8.31%。结论 :引起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医生应该仔细鉴别、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浅析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并提出用药合理性的方法,以便提高消化内科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了1654例消化内科患者,选取其中1000例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对其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选出的1000例处方中,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148例,用药不合理率为14.8%,其中2011年74例,2012年48例,2013年26例;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包括药物使用量过大(63例,42.6%)、重复用药(36例,24.3%)、联合用药不合理(31例,20.9%)、药物同服毒副作用增强(18例,12.2%)。结论:在消化内科的治疗问题上,用药的合理性是保障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我院消化内科在用药问题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讨论消化内科存在的不合理使用常用口服药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分析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消化内科1800例患者病例资料,找出其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合理的指导建议.结果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230例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2009年88例,2010年73例,2011年69例,不合理情况主要有药物拮抗、用药量过大、用药重复、不合理联合用药、药物连用毒副作用增强等.结论 不合理服用药物会导致病人出现不良反应,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学发展迅猛,以从单纯的物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病患的心理状态。本文根据消化内科病人特有的特点,探讨在消化内科中心理护理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