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医院门诊的工作中,导诊护士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要,导诊护士的工作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它在医院各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科对导诊护士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使导诊工作礼仪化、规范化、制度化、工作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使护士、患者、社会三者得到实效.方法: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对6所县级二甲医院的医生、护士、病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都得到了提高,平均住院日降低1.1天,优质护理服务使病人、医生、社会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目前医保改革逐步实行,病人择医有了较大的自主权,而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满意度。因此,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质量,有利于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门诊输液室的特点本院门诊输液室约70%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约25%为妇产科病人和部分性病患者,其余为老年病人和一些内科病人。病人各有其心理特征———患儿害怕打针,哭闹不休,静脉穿刺难度大;妇产科病人大多缺乏卫生保健知识;老年人行动不便;内科病人情绪抑郁等等。面对不同的患者,如何做一个让病人满意的护士,…  相似文献   

4.
“医生选手术护士”是我院继“病人选医生”之后的又一项新举措,打破了常规的手术排班制度,让手术医生选择自己满意的手术护士,按手术大小、完成质量实施记分制,月底以积分多少分配奖金。这改变了手术室工作没有压力、动力、活力的现状。经过6个月的实践证明,医生(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5%(87.5%)上升至95.5%(97.5%),无菌切口感染率从1.06%下降至0.55%,差错事故发生率降为0,此方法有利于手术中护理质最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院里以种经外科为主的大型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每月门诊量约3000余人次,病人来自全国各地,且疑难病症多,就诊时大部分山几位家属陪同,人流量大,加之求医心切,常出现拥挤现象。要改变这种噪条环境,应做好分诊、导诊工作,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就医环境.为此,做好护士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疏导工作十分重要。下而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分析影响疏导工作的因素,提出做好疏导工作的主要环节。1影响疏导工作的因素1.1出诊医生的数量和质量是疏导工作的硬件。出诊医生的数量不足,可导致病人候诊时间过长,易引起病人不满情绪。而出诊医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难点及对策,有利于该项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顺利实施.方法: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通过认真学习,规范培训,加强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护士实行分层使用,合理排班,因地制宜,因人施护,从细节入手.结果: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高.结论:使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该项工作正确认识,转变观念,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心促进护患沟通,减少差错,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本院于2000年进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逐步推出了“病人选医生”的尝试,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化医院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的改革,给医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病人选医生1.让病人选医生,不仅突出了医生在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给医生以激励和压力,还带来了医院内部一系列服务方式的改革。(1)做好“病人选医生”的公示工作,为病人选医生创造必要的环境。按照需要,医院门诊将临床医生的姓名、职称、专业特色等内容予以公示;病区医生按不同级别合理组成诊疗组,医疗上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即…  相似文献   

8.
扁平化排班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实施扁平化排班模式结合责任护士包干制护理患者的成效.方法 对骨科病区30名护士按扁平化排班模式优化排班、责任包干制护理患者,分别于实施前后对患者、护士、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实施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方法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完善的急救物资,加强人员培训,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现场实景演练活动,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每年进行突发事件实战演练2次.结果 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患者发生突发意外事件45例次,均由护士率先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救治,抢救成功率达到97.78%;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由2012年的89.17%提高至2014年的98.33%;患者的满意率由2012年的90.00%提高至2014年的97.50%,2年来无一例因护理引起的投诉纠纷.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成绩分别为(82.0±2.15)、(90.13±5.74)、(94.69±1.62)分.结论 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提高了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护密切配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能够有效加强门诊安全管理,提供满意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期望的提高,护士必须重视知识的更新和技能训练,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1]。我科从2010-07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温馨、有效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我科改变了护士工作方式:细分病床,责任到人;护士站前移.护士工作在病人身边,对病人实施完整连续的照顾,随时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压力和责任感,提高了医生满意度,并保证了护理安全与护理的连续性,差错事故明显减少,达到了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示范病房实施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护士、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模式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门诊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程丽萍  李荣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19-820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健康教育调查表,对2002年9~10月9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诊健康教育面仅占43.7%;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及较满意依次为健康教育效果、内容及形式,其中以电视教育方式最受欢迎;对教育内容要求多种多样,以休息与活动原则、预防并发症的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居多,分别为81.6%、80.8%、79.9%;要求传授教育者以医生和护士为主。提示应加强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及培训力度,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全方位满足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SBAR交接班在口腔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SBAR沟通模式,结合口腔门诊患者和护理工作的特点,设计改良SBAR口腔门诊护理交接工作表,建立并应用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结果改良SBAR交接班实施前交班质量评分为(84.93±3.70)分,实施后为(91.14±4.13)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护士对交接班工作满意度评分除"我发现交班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外,其他条目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医生对接班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改良SBAR交接班有效提高了口腔门诊护理交接班质量,使护士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和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中心护理人员的能级管理方法,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设定评价指标及考核标准,对日间手术中心护理人员实施以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能级管理改变,并对实施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实施能级管理前后,日间手术中心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日间手术中心护理人员实施能级管理,可以提升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定期进行晨间集体交接班制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于每周一工作前30min,全体门诊护士集中进行交接班,由交班护士、护士长及科护士长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及点评。结果实施门诊护士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制后门诊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门诊护士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的实施,对培养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哨兵护士"评选活动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对护士进行动员、讲解活动意义、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制定评选细则,给予"哨兵护士"奖励,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哨兵护士"评选活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活动前,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活动前(均P0.01)。结论"哨兵护士"评选活动能够进一步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基层医院门诊实施导医咨询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98年1月,撤销挂号室,设立集挂号,导医,咨询为一体的服务站。当病人一跨入医院,导诊员主动接待,引导挂号,分诊,就诊,对行动不便者,护送检查治疗,住院。改善了门诊秩序,缩短了就诊时间,使病人不同程度获得防病知识。体 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特点。病人满意度达99%。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 ,我院于 2 0 0 0年 4月公开向社会推出“开门评医”活动 ,收到良好效果。1 方法①各级各类人员以科室为单位 ,每人一张免冠7寸彩色照片 ,照片下面附有姓名、技术职称、行政职务 ,统一悬挂于各科指定的像栏内 ,像栏旁边固定一“开门评医”投票箱。②病人办理住院手续时即可得到一张监督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开门评医”选票 ,病人出院时根据住院诊治的感受投票选举最佳医生、最佳护士 ,或者最差医生、最差护士 (注明最差的原因 )。③病人住院期间选票存于病历袋内 ,其编号与住院号相同 (以备核查 ) ;出院时投票选举…  相似文献   

20.
冯继贞 《护理学杂志》2001,16(11):690-691
门诊以接受病人多、病人流动性大为特点。在短短的时间内病人围绕着挂号、候诊、检查、取药及处置等不停地接受信息、反馈信息 ,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给门诊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要使健康教育强化至有效的程度更是一个难解决的课题。 2 0 0 0年我院根据护士与病人接触过程的规律性及阶段性 ,按照引导期、工作期、终止期 [1] 三期特点实施健康教育 ,取得明显效果。1 资料我院为基层医院 ,拥有床位 5 0 0张 ,门诊设有2 4个专业诊断室 ,月接诊病人约 1 3 0 0 0人次。就诊病人以农村为主 ,占 80 .0 %以上。负责总体实施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