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给予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0例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静脉内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后采用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经治疗护理、临床治愈36例,死亡4例,有效率占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时及溶栓后给予严密监护、仔细观察、专人护理,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应用尿激酶或链激酶静脉快速滴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但静脉溶栓如剂量掌握不准可造成出血,或冠状动脉再通后的心律失常。所以.护理应提高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做到专人床边监护与指导。现总结AMI静脉溶栓患者1周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并对该类患者实施监护、整体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经治疗护理,27例好转出院,11例死亡,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其中死于II级2例(5.2%),死于III级5例(13.1%),死于Ⅳ级4例(1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中及溶栓后给予严密监护、仔细观察、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等全面精心护理后,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及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静脉滴注尿激酶,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各项检测及准备、治疗时的观察及护理,以及溶栓治疗后的护理。结果:48例患者用药2~3小时后症状自行缓解,且心电图抬高的ST段导联回落,效果满意。结论:尿激酶治疗及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中的作用和体会。方法:通过对46例溶栓病人的观察护理总结其经验。结果:成功的溶栓治疗配以恰当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配合综合有效护理措施,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慌心态、配合临床提高治疗效果、通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在溶栓前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24例,未通6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早期进行溶检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流程,探讨院前高效快速急救与安全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到达患者患者发病现场后,医护人员对AMI的患者实施急救的方法和经验.结果:88例患者中,成功获救83例,5例在到达现场前死亡.结论:应当重视AMI急救的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水平,采取院前紧急处理的措施,合理选择转运的时间,途中进行严密监护,为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能有效提高AMI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期采取系统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加强溶栓期前后的护理,使AMI患者溶栓术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降低。结论:通过系统的溶栓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监护、溶栓药物的治疗、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方面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溶栓期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加强溶栓期前后的护理,使AMI患者溶栓术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降低。结论通过系统的溶栓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及体会;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期患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随时监测、饮食护理、排便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肌酸磷酸酶峰前移9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消失5例,ST段迅速下降接近基线或下降50%以上6例,胸痛于30min内迅速缓解16例。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观察护理的责任心,随时了解患者疾病的变化,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注意观察或无头痛、呕吐、神志改变,以防止脑出血。准备溶栓前治疗和康复后指导,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咨询负责,可以有效地减少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措施。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和跟踪调查。结果:58例患者有50例抢救获得成功(86.2%),8例因现场心脏骤停而死亡(13.8%)。结论:对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AMI病人早期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rt-PA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结果:根据患者药物使用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能尽早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最大限度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并发症,降低心梗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中的作用和体会。方法1998年1月—2006年6月对本院住院接受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进行了住院全程护理观察。结果42例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6 h内接受尿激酶150万IU静脉溶栓治疗。通过溶栓前、中、后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心梗患者胸痛在溶栓后2 h内缓解35例(83%)、溶栓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23例(55%)、ST段回落大于溶栓前的50%33例(79%)、心肌酶峰在溶栓后14 h内提前29例(69%)。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配合综合有效护理措施,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慌心态、配合临床提高治疗效果、通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早期溶栓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死的范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因而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愈来愈多。目前,我院根据全国修订的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治疗34例,现就急性期的监护要点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石红娟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20-121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患者血浆CRP、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溶栓成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芪苈强心胶囊,每日3次,4粒/次。观察溶栓前及溶栓后10天血浆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的水平。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CRP、BN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CRP、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明显降低血浆CRP及BNP水平,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表现做好心理护理、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中及溶栓治疗后的护理,同时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溶栓+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7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康复护理(2周程序),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远期AMI并发症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为3例、1例,出院后1 a内死亡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为7例、2例。结论静脉溶栓+康复护理可改善AMI患者远期预后,缩短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参麦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之效果。方法:将35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参麦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40%, 与对照组的9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液具有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 (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使部分心肌严重持续的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病情险恶 ,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延缓或避免发展到最终结果。及时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 ,可以缩小梗死面积 ,挽救缺血的心肌 ,降低死亡率 ,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预后。临床应用纤溶酶激活剂对 AMI患者进行早期快速大剂量的溶栓治疗 ,收效较大。但在溶栓系列过程中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此 ,对 AMI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常规准备静脉溶栓疗法对 AMI效果显著、安全 ,并早已定论 ,护士在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