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即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组92例,对照组即单用舍曲林组88例,疗程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分来评估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连春雪 《中国药业》2014,(14):103-10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腺苷B12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AMD及HAM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养血清脑颗粒与多塞平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紧张性头痛伴抑郁和 (或 )焦虑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确诊的紧张性头痛伴抑郁和 (或 )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养血清脑颗粒组和多塞平组 ,治疗后根据头痛强度、HAMD、HAMA评分判断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养血清脑颗粒组治疗 2周时头痛强度、HAMD、HAMA与治疗前比较评分减少 (P <0 .0 5 ) ,治疗 4周时评分明显减少 (P <0 .0 1) ,多塞平治疗 2周、4周时头痛强度、HAMD、HAMA与治疗前比较评分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患者效果快且明显 ,对头痛和抑郁症状改善明显 ,对焦虑症状的改善与多塞平相仿 ,但养血清脑颗粒几乎无副作用 ,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4.
黄晓红 《中国药业》2012,21(18):91-92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舍曲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舍曲林组患者给予舍曲林75 mg/d,联合治疗组在舍曲林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每日3次,疗程8周。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2周后抑郁症状得以改善,舍曲林组4周时症状才改善;联合治疗组疗效略优于舍曲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起效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益气通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62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通络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5.46±2.33)分低于对照组的(9.30±2.36)分, Barthel指数(89.71±8.97)分高于对照组的(77.42±8.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益气通络颗粒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盐酸舍曲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药物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舍曲林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C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应用舍曲林2周后HAMD抑郁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丁螺环酮与盐酸舍曲林联合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盐酸舍曲林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符合ICD-10患者6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盐酸舍曲林(联合组)和单用盐酸舍曲林(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第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第2周末、第6周末联合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丁螺环酮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舍曲林。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36):5098-5101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舍曲林片第1周起始剂量50 mg,每日1次,后每隔1周增加5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第1周起始剂量10 mg,每日1次,后每隔1周增加1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水平,并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BDNF及S100β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HAMD评分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血清5-HT、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S100β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且二者在改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安全性方面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使用药物基础上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加快缓解抑郁症状,提高临床显效率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周勇  龙明  冉宏 《中国药房》2014,(12):1105-1107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西酞普兰;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观察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西酞普兰和养血清脑颗粒。4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4、6周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3.3%、93.3%,对照组为56.7%,观察三组最高,对照组最低,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治疗2、4、6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6周后观察三组的HAMD评分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白蓉  史银玲 《中国药房》2014,(39):3708-3710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11月偏头痛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0.3 g/粒,早晚各1次,必要时加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患者口服川芎清脑颗粒,1袋/次,10 g/袋,3次/d。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15 d、1个月、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偏头痛的改善情况(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综合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5 d后,治疗组偏头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偏头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偏头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均自行消失。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心丸对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45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5例)和观察组(20例)。试验组给予补心丸9 g,口服,tid;观察组患者给氟伏沙明d1-325 mg,d4-650 mg,d775 mg,每晚饭后服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 d。另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血清褪黑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血清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比较除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心丸可显著增加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王咏丽  佟欣  袁建军  向生青 《中国药房》2014,(24):2256-2258
目的:比较盐酸氮卓斯汀与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41例)。A组患者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每鼻孔1喷,bid,于晨起和睡前给药;B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每鼻孔2喷,qd,于晨起给药。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B组患者为19.5%,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与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均具有显著疗效,但盐酸氮卓斯汀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周文  吴旭  黎明  赵小兰 《中国药房》2014,(40):3775-377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41例老年性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0例)和观察组(171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钙D3600 mg,口服,qd+阿仑膦酸钠70 mg,口服,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20 mg,口服,qd+碳酸钙D3600 mg,口服,qd+鲑鱼降钙素50U,肌肉注射,qd,连用l周后改为50 U隔天1次,连用2周后改为50 U每周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共325例患者完成疗程(对照组161例,观察组164例)。治疗前两组患者自发腰背疼痛、前屈后伸痛、翻身痛及负重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鲑鱼降钙素及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OP的临床疗效优于碳酸钙D3联合阿仑膦酸钠,可有效改善和提高骨密度水平,缓解临床疼痛症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周庆丰  储凌伟 《中国药房》2014,(48):4537-4539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福辛普利钠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福辛普利钠片,10 mg/次,qd;观察组患者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次,qd。两组患者均连用8周,治疗过程中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优于福辛普利钠片,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qd,起始剂量为20 mg/次,视降压情况,剂量可增加至40 mg/次,并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qd,5 mg/次;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qd,5 mg/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B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DBP、S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7.
李娜  徐振华 《中国药房》2013,(44):4175-4177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早期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片80mg/次,q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盐酸小檗碱0.4g/次,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6.8%)显著高于对照组(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BG、HbA1c、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压、排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显著高于对照组(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单用替米沙坦,但临床使用时要注意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口服,q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0m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mg,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降压及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各参数及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和心绞痛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各参数和血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除总T波和血压外,其他各参数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庄旭琴  马永驰 《中国药房》2013,(48):4567-4568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7%vs.64.10%),且观察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多个系统,且对照组的发生率显著多于观察组(46.15%vs.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且不良反应较少。患儿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