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孤立型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为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最初由Klemperer 和Rabin于1931年报道[1],SFT 是一种相当少见间质源性肿瘤[2],其发病年龄无特异性,男女差别不大.其肿瘤的发病部位广泛,以胸膜较多见,其他部位如纵隔、肺、肝、肾、眼眶、脑膜等均有报道.SFT因其形态学变异,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往往不易察觉.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SFT 可能起源于CD34 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其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bcl2 亦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2.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是由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在组织的浆膜层,如多见于胸膜,而发生在肺部的非常少见.笔者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部SFT的CT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该病的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孤立性纤维瘤(SFT)起源于脏层胸膜,部分起源于壁层胸膜,肺SFT非常少见。增强CT检查对肺SFT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PET/CT是评估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及远处转移的重要方法。虽然SF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其确诊仍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笔者报道了1例多发肺SFT病例,从临床症状、增强CT和 ...  相似文献   

4.
 原发于肾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非常少见,PubMed检索国外文献报道约30余例,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肾恶性SFT仅有4例。2010年我院收治1例。  相似文献   

5.
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肿瘤,最常发生于胸膜的浆膜面,也有报道发生于胸膜以外的各个部位,包括肺、纵隔、心包、腹膜、上呼吸道、甲状腺、肝脏、软组织[1]、鼻咽,鼻旁窦、腮腺、脑膜[2]。近年来发生于眼眶的SFT屡有报道,1994年Dorfman等[3]和W estra等[4]分别首次报道了发生于眼眶的SFT。发生于眼眶的SFT少见,笔者检索1994—2005年国外文献,仅有66例眼眶SFT(其中包括7例发生于泪器的SFT,泪囊4例和泪腺3例)曾被报道。现就眼眶SF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有…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临床上可发生于全身各个系统的少见肿瘤,而发生于肾门肾窦者更罕见。目前对于肾门肾窦 SFT CT 影像表现多为病例报道,现将本院遇到的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肾门肾窦区 SFT CT 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腹部孤立性纤维瘤(SFT )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SFT的CT特征。结果5例患者中,胸部3例(肺内1例,胸膜1例,前纵隔1例),腹部2例(腹腔1例,腹膜后1例)。肿瘤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4例呈分叶状,1例带蒂,最大径6.1~12.7cm ,平扫为软组织密度,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4例显著强化,强化幅度(45~90)HU ,瘤内可见增粗、迂曲血管影。结论胸腹部孤立性纤维瘤C 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部分腹部SFT病例可由腹主动脉直接参与供血,这与生殖系统肿瘤多由生殖动脉供血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和腹膜后SFT的MSCT表现、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0例肿瘤4例来自腹膜,6例来自腹膜后间隙,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楚,1例<5 cm者密度均匀,9例>5 cm者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坏死区,明显囊变1例,1例肿瘤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出血,3例伴有多发小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表现两种强化方式:动脉期、静脉期均为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者7例。病理学检查肿瘤由多种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构成,3例恶性SFT可见核分裂。免疫组织化学CD34阳性10例, Vimentin阳性10例,Bcl-2阳性9例。结论 MSCT检查可以对腹部SFT进行明确定位,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手术切除提供帮助,当肿瘤血供丰富、坏死明显、局部包膜不完整时提示可能为恶性SFT,其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间隙SFT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包括良性SFT 3例,恶性SFT 3例,脂肪瘤型SFT1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4.7岁.6例行平扫与增强,1例平扫.结果 (1)7例中,盆部腹膜外间隙4例,腹腔腹膜后间隙3例.(2)CT表现为肿块境界清楚,内部密度欠均匀,见多发灶性或不规则形稍低密度区;增强动脉期见迂曲扩张血管影,实性部分不均匀斑驳样强化,实质期强化较均匀,囊变坏死区无强化.恶性SFT3例均伴有大面积出血、坏死.(3)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间富有束状胶原纤维和分支状薄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除1例恶性SFT的CD34及CD99阴性表达外,其余病例CD34、bcl-2、CD99、Vimentin均阳性表达.结论 腹膜后间隙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最终诊断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HPC与A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征象,应用ROC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独立预测因素及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