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幼儿的生长和性征的发育.方法对3所幼儿园1811例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性征发育的检查.结果男、女童身高、体重较1995年全国九市城区正常男女童的平均水平稍高.检出肥胖儿61例(检出率3.4%),5岁半起肥胖儿童检出率增高.女孩性早熟发生率为1.4%,男孩未出现.结论儿童肥胖应尽早介入预防治疗.性早熟的诊断标准仍适用.  相似文献   

2.
3736例体检儿童肥胖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0-7岁儿童超重、肥胖发生情况及特征,为探索控制儿童肥胖发生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WHO身高别体重儿童肥胖诊断标准评定,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共随机调查0-7岁儿童3736例。按0岁-1岁~、2岁-、3岁-、4岁-、5岁-、6-7岁,共七个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 0岁~、1岁~、2岁~、3岁~组儿童超重检出率高于肥胖检出率,其中1岁-组儿童超重检出率最高12.42%;2岁-组肥胖-超重比最高3.25。而4岁~、5岁-、6~7岁组儿童则肥胖检出率高于超重检出率,其中6~7岁组儿童肥胖检出率最高13.92%。结论 在0岁-、1岁-、2岁~组的散居儿童或托儿所儿童,以及3岁~组幼儿园小班儿童,应以控制超重儿童的发生和控制超重向肥胖发展为重点。而在4岁-、5岁-、6-7岁组的幼儿园中、大班儿童,应将综合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措施贯穿于托幼机构儿童一日生活活动中,积极进行轻、中度肥胖矫治防止重度肥胖的发生,并积极对重度肥胖儿童作出明确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对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56个学校的168个班级7161名在校的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抑郁症状评定。同时参考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分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结果: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超重:9.6%vs.5.4%,)(2=49.835,P〈0.01;肥胖:3.9%vs.2.3%,P〈0.01)。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8%,男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16.4%vs.13.0%,P〈0.01)。经多因素调整后,与体重正常者比较,超重、肥胖的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增加37.1%和48.8%。结论:超重肥胖可能是罹患抑郁症状的一个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值越高,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4.
小儿单纯肥胖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儿单纯性肥胖对心血管的影响,本组对3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健康儿童对身高,体重,皮下脂肪,血压,血脂进行检测。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生率为20.5%,高血脂发生率为17.6%,有以上合并症的肥胖儿童其平均皮脂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性肥胖组,且血压和皮脂厚度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昌区近5年来集居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患病率情况。方法对武昌区2008~2012年集居儿童体检情况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字2分析。结果5年来集居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整体处于稳定,肥胖、低体重发生率较低,但肥胖管理无明显效果;学龄前儿童龋齿检出率、视力筛查异常及贫血率逐年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武昌区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患病率不高,但视力筛查异常、贫血、龋齿及肥胖管理,作为当前儿童健康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对成都市一所幼儿园161名学龄前健康儿童进行一周膳食调查,并结合体格发育、血红蛋白、血钙及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分析表明;该园儿童热能、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达到供给量标准的90%以上,蛋白南比值恰当,第二次晚餐致热能及脂肪摄入过多,8.7%儿童超重或肥胖,同时有8.7%儿童体重在中下水平,5.9%儿童身高在中下及下水平。对这部分儿童应纳入重点管理。铁摄入量达供给量标准的144.42%,仍有1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1985年1月-1991年1月分娩的活产婴15564人中低出生体重儿684例,发生率为4.4%,其中52例为早产儿,死亡率为8.33%。分析结论是孕周越小死亡率越高,体重越小死亡率越高。本组随访率为47.88%,智能检查DDST可疑20例,均以大的动作能及言语发育迟缓,平均身高,体重,头围接近9市城区男女儿童,略低于北京市儿童保健所1986年制定的正常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我院208例性征异常儿童的遗传学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性染色 数目和结构异常30例,占全部患儿的14.42%,染色体型与性腺及表型不符者7例,占3.37%;而染色体核型正常的男女假两性畸形病例各占男女患儿的67.5%和53.85。发现肥胖伴笥腺及生殖器不发育的男性患儿人数不断上升,可能与先天性小阴茎、小睾丸患儿同属促必纷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江门市学龄前儿童肥胖与生理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现况及肥胖对儿童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病情况及其生理功能(安静状态血压、呼吸率、心率)。结果 本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为2.79%,其中轻、中、重度肥胖分别为1.6%、0.9%、0.3%,3岁-、4岁-、5岁-、6岁-年龄组发生率分别为2.1%、1.5%、4.3%、3.3%,肥胖儿童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较非肥胖儿童高(P<0.05),两者高血压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脉压差、安静呼吸率、心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我市学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已达较高水平,肥胖可能对儿童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学铃前肥胖症防治工作应尽快提至集体儿童保健工作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对成都市一所幼儿园161名学龄前健康儿童进行一周膳食调查,并结合体格发育、血红蛋白、血钙及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分析表明:该园儿童平均热能、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达到供给量标准的90%以上。蛋白质比值恰当,分配合理。第二次晚餐致热能及脂肪摄入过多,8.7%儿童超重或肥胖,同时有8.7%儿童体重在中下水平,5.9%儿童身高在中下及下水平。对这部分儿童应纳入重点管理。铁摄入量达供给量标准的144.42%,仍有12.2%儿童患轻度贫血。血钙及血锌低于正常参考值人数占受检人数的22.99%及18.09%。合理调配及平衡膳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小儿单纯性肥胖对心血管的影响,本组对3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男18名、女16名)及健康儿童(对照组)对身高、体重、皮下脂防、血压、血脂进行检测。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生率为20.5%、高血脂发生率为17.6%,有以上合并症的肥胖儿童其平均度脂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性肥胖组,且血压和皮脂厚度呈明显正相关。肥胖程度越大者血脂越高。TC、TG、LDL-C和HDL2-C均值明显高于和低于对照组,两者P<0.001肥胖儿动脉硬化指数(AI)和HDL/TC比值,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肥胖是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原因之一。所以,探讨儿童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症相关因素及防治问题对预防成年期动脉硬化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越秀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预防及控制单纯性肥胖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越秀区7岁以下儿童4737名,身高别体重大于WHO推荐参照人群的10%~19%为超重,20%以上为肥胖。结果总超重检出率为6.06%(男6.67%,女5.28%),肥胖检出率为2.28%(男3.10%,女1.38%),肥胖超重比2.66(男2.15,女3.82),0~2岁儿童肥胖超重比为8.33。男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P<0.05);3~6岁组儿童肥胖检出率2.93%,显著高于0~2岁组儿童的0.48%(P<0.01),3~6岁儿童肥胖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结论越秀区7岁以下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3~6岁儿童肥胖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0~2岁儿童肥胖症呈快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血浆促酰化蛋白(ASP)水平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调查总样本中160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符合下述5项指标中的3项及以上者诊断为MS:①腹型肥胖(腰围≥‰);②高血压(≥P90);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mmol·L^-1;④三酰甘油≥1.24mmol·L^-1;⑤高空腹血糖(≥5.60mmol·L^-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ASP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补体3(c3)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超重、肥胖及MS儿童青少年的血浆AS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ASP水平与超重、肥胖及MS的关系。结果1603名研究对象中男性873名(54.5%)、女性730名(45.5%);超重和肥胖者分别为291名(18.2%)和709名(44.2%);MS为376名(23.4%)。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MS检出率分别为2.2%(13/603名)、15.5%(45/291名)和44.9%(318/709名)。正常体重组血浆ASP水平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5)。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血浆ASP的几何均值(P25-P75),男性分别为37.52(22.36~64.58)、57.88(34.10~95.11)和60.63(35.30~109.72)nmol·L^-1;女性分别为44.16(27.27~74.72)、60.25(35.68~113.15)和66.68(44.56-113.97)nmol·L^-1,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男性:,=34.329,P〈0.001;女性:F=22.246,P〈0.001)。C3水平仅在肥胖女性中升高(P〈0.01)。血浆ASP水平随MS组分聚集的数目增加而升高(男性:F=16.422,P〈0.001;女性:F=9.661,P〈0.001),与高血压、腹型肥胖和高空腹血糖的关系尤为密切。血浆ASP水平升高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MS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相对于最低5分位值,位于最高5分位值的ASP水平与超重、肥胖和MS关系的OR值(95%CI)分别为3.90(2.38~6.39)、6.05(4.06~9.01)和2.89(1.93~4.33)。结论超重、肥胖和MS儿童青少年血浆AS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ASP水平可能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MS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性早熟是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在男女儿童中,性早熟的发生率大约为0.6%,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本文分析了2011年在本院确诊为性早熟的107例儿童的激发试验结果,探讨分析舟山地区儿童性早熟情况。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11年1月~12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性早熟的儿童107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8.15±1.44)岁。1.2方法对儿童施行激发试验:于清晨不运动及空腹进行。激发试验前一晚开始禁食及水,>2岁儿童至少空腹8h,<2岁婴幼儿至少空腹6h,试验全过程禁食。选用戈那瑞林2.5μg/kg,最多用量<100μg。激发试验给药途径:静脉注射;激发试验采血时间及次数:给药前采血一次测定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大样本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探讨甲状腺结节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甲状腺癌的流行趋势及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健康体检者24025例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以及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人群检出率为49.17%,其中男性为43.87%,女性为56.96%,且结节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依据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将人群分为甲状腺结节组及非结节组,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与年龄、体重及身高均有相关性,年龄越大,结节检出率越高,而身高越低,体重越轻,结节检出率越高.在矫正性别与年龄因素的情况下,超重及肥胖人群较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及过轻人群更易患甲状腺结节.结论 甲状腺结节及体重超重、肥胖在人群中的检出率均较高,且均随增龄而升高,超重肥胖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生长发育迟缓的关系。方法采集96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的外周血样,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96例患者中,共发现异常核型27例,检出率为28.13%,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3例,检出率为23.96%,包括21三体、7号部分缺失、5p-等,发现性染色体异常4例,检出率为4.17%,主要为45,X及其嵌合体。在体格发育迟缓患者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7.27%(18/66),其中单纯性体格发育迟缓患者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8.92%(7/37)。在体格发育迟缓合并其他异常患者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7.93%(11/29)。在智力障碍患者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8.26%(13/46),其中单纯性智力障碍患者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6.67%(4/24)。智力障碍合并其他异常患者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0.91%(9/22)。结论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的染色体异常率高,在合并特殊面容和先天性心脏病时异常率更高。对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有助于明确其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情况,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大连市28所托幼机构5637名3-6岁儿童,以身高别体重法进行肥胖的诊断与分度。结果 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率为8.78%,男童11.38%、女童5.9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龄组儿童肥胖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6岁组检出率最高。结论广泛进行家庭和托幼机构营养教育,及早矫正促进儿童肥胖产生的基线行为,对儿童生长环境中造成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是控制儿童肥胖行为延伸导致成年期肥胖及慢性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临沂地区368例先天性智力低下儿童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智力低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异常核型的类型和频率。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智力低下、发育落后、先天愚型等的儿童进行外周血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368例先天性智力低下儿童中,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230例,检出率为6250%。其中21-三体综合征核型227例,检出率为61.68%,非21-三体核型3例,检出率为n82%。21-三体综合征中21-三体型213例,占总检出率的57.88%;易位型8例,占总检出率的2.17%;嵌合型6例,占总检出率1.63%。非21-三体核型中Klinefelter综合征1例、7p部分三体综合征1例、6q部分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 先天性智力低下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异常核型以21-三体型为主,其次为易位型和嵌合型,但同时存在非21-三体核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对超重与肥胖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测量郴州市6所学校部分12~15岁青少年体重、身高、血压。结果 2566名在校学生血压偏高率为20.7%,其中血压偏高在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检出率分别为19.15%、34.55%和39.29%,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血压偏高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随体质指数增加而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1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一例江悦华,张中芬患者女,12.5岁,身高125cm,体重20.5kg。外貌及言行似6岁儿童,第二性征不发育,外阴发育差。体表及四肢无畸形。系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1.6kg。自幼智力低下,4岁学走路,11岁学自己穿衣、吃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