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病毒、毒素、化学物质作用等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肠道急性弥漫性炎症,其中大多数是因食入带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如变质、腐败、受污染的食品而起病,暴饮暴食也可引起。它起病急,多在进食不洁食物24小时内发病。  相似文献   

2.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主要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化学性和有毒动植物4种。其中细菌性、真菌性食物中毒统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食物和霉菌污染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餐饮业直接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及时预测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对7类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进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样品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1.43%,检出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66.67%,且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结论餐饮业制作的直接人口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该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加强监督监测,控制污染,保护就餐者身体健康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广受全球重视,而食源性疾病更是其中重中之重。我国由于食物的多元和繁杂性食源性疾病的挑战长期存在,而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一直是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因素[1]。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了解山西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于2014—2016年采集省内的11类食品7822份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我区禽畜肉中致病菌污染情况,建立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机制。方法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设置采样监测点,对所有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采集各类生熟禽畜肉样品120件,检测出11件样品沙门菌阳性,1件样品ETEC阳性。讨论我区生熟肉类食品中存在致病菌污染,且生禽肉中致病菌污染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对2010年~2014年盘锦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修订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致病菌检测操作规程,对5种食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各类食品中婴幼儿食品检出率最高,其次依次为水产品、餐饮食品、肉制品、豆制品。各种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创伤弧菌。结论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得出,盘锦市婴幼儿食品和水产品的污染较为严重。为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广大市民应该多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同时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喜欢生机盎然的夏天,然而生机勃勃的夏天正是急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过的急性腹泻的经历。 急性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征,通常指感染性胃肠炎,其他内脏病症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出现急性腹泻的症状。 造成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通常2~7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呕吐、常伴腹部绞痛、里急后重感,有时呈血性大便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热,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由于结肠多受累,大便化验可见脓血胞,症状常在48~72小时内缓解。主要采用支持治疗,如解痉止吐等;呕吐、脱水严重患者可接受输液治疗。如患者发热、外周血白血球升高,可予抗生素治疗,如喹诺酮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大量脱水及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腹泻患者由于丢失液体、电解质均可造成脱水,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危及生命。脱水  相似文献   

8.
《医药保健杂志》2009,(22):54-56
所谓零食,一般是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食物或者饮料。正常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一日三餐满足对营养的生理需要,没有必要再去吃零食。但零食也是人们摄取营养的一个来源,并不等于是垃圾食品。对零食地摄取,只要把握好品种的选择、进食量及进食的时机等环节,对身体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概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急性传染病,指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通常起病急,潜伏期大多在进食后数小时之内,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发病者多有共同进餐史.  相似文献   

10.
罗红 《家庭医药》2009,(10):70-71
有研究发现,进食色彩丰富的食物,不仅促进食欲,还有助健康。这些色彩丰富的食品不仅品质优良,而且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彩虹”食品。  相似文献   

11.
张红  易松涛  何俊  赵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3,(7):151-152,154
目的了解宜宾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评估宜宾市食品污染情况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采集8类食品204份样品,按照((2011年四川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检测方法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0157:H7、阪崎肠杆菌6种食源性致病菌和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结果2011年204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7株,总检出率为3.43%(7/204),大肠菌群超标19份,阳性率10.05%(19/18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株,检出率0.98%(2/204);单增李斯特菌检出2株,检出率1.34%(2/149);阪崎肠杆菌检出3株,检出率为10.0%(3/30)。结论宜宾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是宜宾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某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提高食品卫生监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力。方法采集8类食品,共226份样品按201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工作手册分别进行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6种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0年乌鲁木齐市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较为严重,检出率达31.1%。结论乌鲁木齐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水产品、凉拌菜品和非发酵豆制品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乌鲁木齐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13年龙门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龙门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4-9月对龙门县的超市、酒楼、市场熟食档等抽取糕点、熟肉制品、乳制品、凉拌菜四类食品,参照国标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霉菌和酵母计数.结果 采集样品共119份,总检出率13.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2%、沙门氏菌6.7%、志贺氏菌检出率为0、霉菌和酵母计数为2.5%.结论 龙门县的4类食品均不同程度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食品的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卫生监督,减少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2001年8月12日收治集体有机磷农药中毒11人,经积极抢救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14-52岁,平均27岁。集体进食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食物,1h后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呕吐、腹痛、大汗、四肢颤抖,其中2例烦躁、神  相似文献   

15.
将近下午5点半交班时间,肠道门诊接诊了一位捂着肚子、面色苍白的先生:“大夫,我一整天都在拉肚子,快虚脱了……”经过一番详细的询问,这位先生拉肚子的原因找到了——进食隔夜菜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夏季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变质食物后微生物及毒素进入胃肠道,容易引起黏膜急性炎症,诱发急性胃肠炎。除食用腐败不洁食物外,暴饮暴食、进食生冷食物、大量饮酒、劳累受凉也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诱因。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海南曾发生一起儿童食物中毒案,在网上引起极大的关注。海南儋州市有4名儿童捉到1只蟾蜍(俗称癞蛤蟆),并把它烤了分来吃,结果这4个孩子(最大6岁,最小1岁半)全部中毒,不幸的是仅1岁半的孩子抢救无效死亡,另外3名孩子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食物中毒指的是进食含毒性物质的食物,或者进食被毒物、细菌毒素和细菌等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中毒。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对食物是否有毒物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小儿的好奇心较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儿食物中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陈志春 《家庭医药》2003,(10):27-27
现在虽已入秋,但在我国南方,“秋老虎”仍大显威风,气温居高不下,存放的食物易变质,也易被细菌污染。如果不慎吃进被细菌污染的瓜果、变质的饭菜等,很容易引起急性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 根据污染细菌的不同,临床上认为急性腹泻的诱因大致分为急性肠炎、食物中毒和细菌性痢疾三种。  相似文献   

18.
姜晓晴 《哈尔滨医药》2011,31(6):450-450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V)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其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主要通过饮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传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已发生很大变化。许多新的食物种类和农药、兽药及化学物品不断投入,继而引发的食品污染、食源性疾患不断被媒体披露。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十分关注的热点。下面就食品安全及预防谈一下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引起本次腹泻爆发的原因,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对爆发点进行发病情况和现场情况的调查和处理,并对学校食堂的剩余食物,餐具、患者粪便及水源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部分食品和餐具未检出肠道致病菌;自备井水、末梢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都超标;10例患者粪便培养,5例检出沙门菌。结论本次腹泻爆发系水源污染引起,应加强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