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TB)、潜伏结核感染(LTBI)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35(IL-35)、白介素-37(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4月-8月收治的ATB患者43例,设为ATB组,43例LTBI患者,设为LTBI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3名设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比较不同病情、有无胸水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组治疗后患者血清指标,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TB组、LTBI组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T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LTBI组(P<0.05);伴空洞ATB患者血清IL-35、IL-37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洞患者(P<0.05);伴胸水ATB患者血清IL-6、IL-35水平均明显著高于无胸水患者(P<0.05);ATB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TB患者血清IL-6水平与IL-35、IL-37分别正相关(P<0.05),与TNF-α无关,IL-35与IL-37、TNF-α分别正相关(P<0.05),IL-37与TNF-α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35、IL-37及TNF-α对结核感染状态有一定的鉴别判断作用,IL-35等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对ATB病情程度、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 mRNA及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23、IL-6、IL-22、IL-1β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CHB患者及健康对照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2的水平,比较不同组各生物指标分布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TGF-β、IL-23、IL-17、IL-6、IL-1βmRNA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IL-22mRNA随病情加重而降低。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Th17细胞以及诱导Th17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CHB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TB)、潜伏结核感染(LTBI)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35(IL-35)、白介素-37(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4月-8月收治的ATB患者43例,设为ATB组,43例LTBI患者,设为LTBI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3名设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比较不同病情、有无胸水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组治疗后患者血清指标,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TB组、LTBI组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T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LTBI组(P<0.05);伴空洞ATB患者血清IL-35、IL-37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洞患者(P<0.05);伴胸水ATB患者血清IL-6、IL-35水平均明显著高于无胸水患者(P<0.05);ATB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TB患者血清IL-6水平与IL-35、IL-37分别正相关(P<0.05),与TNF-α无关,IL-35与IL-37、TNF-α分别正相关(P<0.05),IL-37与TNF-α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35、IL-37及TNF-α对结核感染状态有一定的鉴别判断作用,IL-35等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对ATB病情程度、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 mRNA及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23、IL-6、IL-22、IL- 1β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CHB患者及健康对照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 17、IL- 22的水平,比较不同组各生物指标分布的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TGF-β、IL-23、IL-17、IL-6、IL- 1βmRNA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IL- 22mRNA随病情加重而降低.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 17、IL-2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Th17细胞以及诱导Th17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CHB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
熊燚  王健  魏笛  赵君  叶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5,(23):4287-4289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 细胞17(Th17)细胞水平在儿童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儿36例;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外周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即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 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IL-17及IL-23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儿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高(t=3.68,P<0.05);脓毒症患儿组RORγt mRNA 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8.32,P<0.05);同时脓毒症患儿组细胞因子含量(IL-6,IL-17,IL-2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此外,脓毒症死亡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2.2±0.5)%显著高于存活组(0.8±0.3)%(t=4.67,P<0.05),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患儿死亡率呈正相关(r=0.24,P<0.001)。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检测Th17细胞水平有助于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17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3例MS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RT-PCR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L-17 mRNA的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浆中IL-17的分泌水平。结果在MS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 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浆中IL-17的水平一致(P〉0.05);治疗前,MS患者外周血IL-1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MS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IL-17可能参与了MS的发病,其表达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h17/Th22/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先兆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先兆流产组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女性外周静脉血Th17/Th22/Treg细胞频数,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IL-17A、IL-22、IL-23和IL-35细胞因子,RT-PCR检测Th17/Th22/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ROR-γt/AHR/Foxp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先兆流产组的Th17和Th22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Treg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Th17/Treg比例失衡,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兆流产组的IL-17A、IL-22和IL-23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L-35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IL-17A/IL-35比例失衡,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兆流产组外周血中Foxp3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AHR和ROR-γt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h17/Th22/Treg细胞失衡可能导致先兆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8.
朱影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81-2183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RT-PCR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中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核转录因子RORγt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1、IL-23、IL-6的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23、IL-6和IL-17因子分泌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分析Th17细胞阳性率与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阳性率、RORγt基因表达、相关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增高,其相关因子过表达,并与肝细胞炎性损伤程度及疾病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垃圾焚烧区周边居民外周血中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7A、IL-17F、IL-21、IL-23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居住社区位于垃圾焚烧厂烟囱下风向〈10 km范围内某社区的男性居民42名为暴露组;居住区距垃圾焚烧区>10 km且无明显环境接触垃圾焚烧污染物的44名男性居民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YP1A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Bio-PlexTM悬液芯片测定研究对象血浆中IL-6、IL-17A、IL-17F、IL-21、IL-23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暴露组人群外周血CYP1A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人群的平均水平(P〈0.05)。暴露组人群血浆中细胞因子IL-17F、IL-21、IL-23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因子IL-17F、IL-21、IL-23的浓度经自然对数转换后分别与暴露、年龄、体质指数等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暴露与IL-17F、IL-23表达水平的升高有关(P〈0.05)。[结论]暴露组人群外周血CYP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人群的平均水平,且两组人群血浆中IL-17F、IL-23的表达水平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设为肺炎组以及同期收治的70例非感染性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参与者均测定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血清IL-6、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TAT3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炎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Treg细胞、TGF-β1低于对照组(P0.001);IL-6、STAT3 mRNA表达与Th17细胞、Th17/Treg、IL-17A呈正相关(P0.05),与Treg细胞、TGF-β1呈负相关(P0.05);重症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高于轻症组,而Treg细胞、TGF-β1低于轻症组(P0.05);病情严重程度与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16,0.622,0.457,0.722,0.803;P均0.05),与Treg细胞、TGF-β1呈负相关(r=-0.509,-0.683;P均0.05);预后良好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低于预后不良组,而Treg细胞、TGF-β1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IL-6、IL-17A、TGF-β1水平、STAT3 mRNA表达用于预测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778、0.862、0.841、0.836、0.673、0.762。结论感染性肺炎新生儿IL-6/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因其所致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是病情发生、进展的重要原因,用于评估患儿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拟探讨IL-17和IL-23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致病机制及其对诊断和预后的预示意义。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入选3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留取外周血标本5 mL,胸膜腔积液5 mL。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及胸膜腔积液中IL-17和IL-23。同时选取20例无感染征象患者血清和胸膜腔积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IL-17和IL-23水平由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并对IL-17和IL-23与结核性胸膜炎组不同病期的相关性用Pearson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L-17水平分别为(78.81±19.91)pg/mL和(206.4±53.77)pg/mL,与对照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L-17相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L-23水平分别为(103.1±32.1)pg/mL和(327.8±68.13)pg/mL,与对照组血清(12.79±0.82)pg/mL和胸腔积液(3.24±0.17)pg/mL相比均增高(P〈0.01)。并且,IL-17和IL-23升高水平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腔积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分泌的IL-17和IL-23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腔积液中显著增高,并与其白细胞数量相关。说明IL-17和IL-23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ESAT-6,CFP.10)刺激后代表性Thl细胞因子IFN一叫、IL-2和TNF.d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纳入6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28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和25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ESAT-6,CFP-10肽库刺激PBMCs,采用FlowCytomix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的浓度。结果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FN-γ、IL-2和TNF-α均因刺激而升高,初治组的三个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难治组和潜伏感染组(与难治组比较,Mann-WhitneyU值=119.0,282.5、339.5,P均〈0.01;与潜伏感染组比较,Mann-WhitneyU值=387.0,477.0、374.5,P=0.0002,0.0033、0.0001),难治组IFN-γ和IL-2的水平显著低于潜伏感染组(Mann-WhitneyU值=105.5、162.5,P〈0.01),TNF-α的水平在难治组和潜伏感染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值=265.0,P=0.2695)。结论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hl细胞因子反应低下,针对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可能对难治性肺结核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肺部侵袭性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模型,探讨大鼠肺组织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ctin-1)和血清、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8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直接气管内灌注热处理光滑假丝酵母菌菌液,C组先免疫抑制后再气管内灌注等剂量热处理光滑假丝酵母菌菌液。在感染后第1、3、5天,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Dectin-1蛋白表达量以及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的IL-17及IL-23含量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C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病变及肺损伤最严重,B组次之,A组无炎症改变。A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最低;B组和C组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的表达量均随时间增高,且C组IL-17、IL-23含量以及Dectin-1蛋白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A组和B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对大鼠进行免疫抑制、大鼠真菌感染及感染后的时间长短均分别对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的表达量有影响,其中应用免疫抑制剂对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3含量及肺组织Dectin-1蛋白的表达量影响程度最大,大鼠真菌感染及感染后的时间长短的影响次之。结论 Dectin-1是识别热处理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重要受体,诱导产生的IL-17、IL-23参与抗真菌的免疫应答,并可能导致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与肝纤维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的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25例(AsCs组)、慢性乙肝患者25例(CHB组),同时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HC组)。采用Luminex 200检测血清IL-35质量浓度,迈瑞i2000检测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IV C),实时定量PCR仪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BI3mRNA、p35mRNA表达和血清HBV-DNA水平。结果与HC组[2.16(1.23~3.75)ng/mL]相比,AsCs组[2.27(2.15~4.23)ng/mL]及CHB组[3.45(3.23~5.51)ng/mL]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H=41.86,P<0.05)。与HC组(1.18±0.12,1.07±0.10)相比,AsCs组(2.33±0.25,2.56±0.24)、CHB组(3.14±0.42,3.43±0.57)患者PBMCs EBI3mRNA、p35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F=287.20、272.20,P值均<0.05);与HC组、AsCs组相比,CHB组患者血清HA、IV C、PⅢNP、LN浓度升高(F=75.37~194.10,P值均<0.05);CHB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与ALT水平(r=0.569,P=0.003)、HBV-DNA水平(r=0.403,P=0.046)及HA(r=0.476,P=0.016)、IV C(r=0.537,P=0.006)、PⅢNP(r=0.462,P=0.020)、LN(r=0.406,P=0.044)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35浓度升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2(IL-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58例。另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和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STAT3mRNA和STAT5mRNA表达。结果急性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Treg%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对照组,而Treg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STAT3mRNA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STAT3mRNA高于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Treg及IL-6/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参与了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发展,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体内存在Th17与Treg细胞亚群失衡,存在IL-6/STT3信号通路激活,IL-2/STAT5信号通路活性下调。  相似文献   

16.
陈曦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756-1757,1760
目的研究血清IL-17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某院2008年12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4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受检者体内IL-17的含量。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血清IL-17水平为(198.58±36.55)pg/mg,而健康者体内血清IL-17水平为(165.53±19.22)pg/mg。消化性溃疡患者的IL-17显著高于对照组(t=24.4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包括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33例,复合型消化溃疡5例,复合型消化溃疡患者体内IL-17水平为(211.22±41.98)pg/mg水平最高,十二指肠球溃疡组的IL=17水平为(184.55±18.96)Pg/mg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114,7.890,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IL-17可以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提示这种细胞因子可以参与细胞炎症的变化,它的升高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它可能与消化性溃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Toll like receptor-7/Interleukin-23/Interleukin-17,TLR7/IL-23/IL-17)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分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部分置于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部分离心上清,-80℃保存待测。取部分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C及T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结果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IL-6、IL-17、IL-23、TNF-α、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未感染组,CD8^+低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结论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TLR7表达上升,抑炎因子水平下降,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提示炎症反应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