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或中枢性延髓麻痹 ,系由于支配延髓运动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引起 ,其临床表现以构音障碍 ,吞咽困难 ,进食饮水呛咳和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 ,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约占中风病人的 4 5 % [1]。笔者采用头针、项针加局部取穴相结合 ,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均系 2 0 0 1~ 2 0 0 2年住院患者。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5 2~ 76岁 ,平均 6 8.6岁 ;脑梗死 2 2例 ,脑出血 8例。诊断标准 :中风病人 ,具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主症 ,伴有构…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 (脑血管疾病 )所致痴呆 32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共观察 32例中风痴呆患者 ,其脑血管病均经头颅 CT或 MRI确诊。男 1 8例 ,女 1 4例 ;年龄 2 3~ 81岁 ;病程 4个月~ 6年 ,平均 2 .3年。根据1 98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分会制定的脑血管病智力障碍评估标准评定患者的智力低下程度 ,5例属轻度 ,1 3例为中度 ,1 4例为重度。治疗方法针刺法 :针刺百会、四神聪、内关、合谷、太冲穴。百会向后平刺 1 .5寸 ;四神聪向百会方向平刺1 .0寸 ;内关向心方向进针 1 .5寸 ,破皮进针后 ,医者左手食指放在患者穴位…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 1 997~ 1 999年采用长针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 5 0例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 5 0例 ,男 36例 ,女 1 4例 ;最大 90岁 ,最小 2 7岁 ,平均 5 6岁 ;脑出血 2 8例 ,脑梗塞 2 0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例 ;病程最长 2年 ,最短 2 0天。临床表现为患者均以肢体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 ,部分患者有口眼歪斜 ,失语 ,吞咽困难 ,大小便失禁 ,智力障碍等表现。2 治疗方法选用 2 6~ 2 8号 ,长 2 5~ 6 0寸的毫针作为针刺工具 ,分为沿皮透刺法和穴位对刺法两种针刺方法。沿皮透刺法取用阳经督脉和胃经穴经皮下针刺 ,如…  相似文献   

4.
李铭军  任莹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08-1008
球麻痹 ,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引起的球麻痹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本组 5 0例中 ,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 4 5~ 72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半年。治疗方法 ,取穴 :廉泉、哑门 ,中风引起的其它症状 ,随症配穴。针刺方法 :用 2 8号 3寸毫针 ,向舌根方向刺入 ,做反复提插 3~ 5次 ,不留针 ,针刺时引导患者发声。哑门穴 ,用2 8号 1 5寸毫针 ,平补平泻 ,捻转使针感放散到头颈部。 10次为 1疗程。结果 ,痊愈 :吞咽正常 ,饮水不呛 ,发音正常 4 3例 ;显效 :吞咽、发音、饮水基本恢复 ,…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以反复发作性的一侧头痛为特征 ,常伴恶心、呕吐 ,发作前可有幻觉和偏盲等先兆 ,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近年来 ,我们运用针刺足临泣为主治疗本病 ,疗效颇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3 0例 ,均经神经内科检查确诊 ,其中男 12例 ,女18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5岁 ;病程最短 8个月 ,最长 10浕。均经西药治疗无效而求诊。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 ,选取患侧足临泣、风池、合谷、列缺穴。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 ,用 3 0号 1 5寸针偏向内侧斜刺足临泣穴 0 5寸~ 1寸 ,得气后 ,行快速捻转手法 1…  相似文献   

6.
快速深刺治疗假性球麻痹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7):306-306
假性球麻痹即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 ,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笔者运用快速深刺疗法治疗本病 36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中 ,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 42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6个月。均经头颅 CT检查确诊 ,其中腔隙性脑梗塞 2 1例 ,脑梗塞 1 1例 ,脑出血 3例 ,混合型 1例 ;均有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 ,饮水进食发呛等症状。2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 ,医者先刺其哑门及双侧风池 ,均为快速针刺 ,不留针。刺哑门时嘱患者低头 ,下颌紧贴胸部 ,针尖向承浆方向斜刺 2 .5寸 ,轻轻提插 ,不捻转 ,施泻法 1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本人通过对 13例偏瘫患者采用头针及蒙药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总数 13例 ,其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均为 4 5岁以上 ;经西医治疗者 4例 ;病程在 2个月以内者 8例 ,2个月以上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取偏瘫对侧运动区及感觉区的中部 2 / 5及下部 2 / 5 ,同时均加百会穴及四神聪穴。选 2 8号 1.5或 2寸毫针 ,百会穴沿督脉平刺 0 .5~ 1寸。余各穴均为头针划分上平行 ,从上而下横刺快速进行 1~ 1.5寸 ,采用低幅高频率捻转手法 ,行针3~ 5分钟 ,间隔 10~ 15分钟后重复行针 2~ 3次起针。根据病情、年龄…  相似文献   

8.
中风后双眼复视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后双眼复视是中风临床表现之一 ,且临床治疗效果差。自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2年 6月 ,笔者采用中药及针灸治疗该病患者 8例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48岁 ;脑出血 5例 ,脑梗塞 3例。所  相似文献   

9.
针药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酒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 9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6例中 ,男 49例 ,女 47例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 78岁 ,平均 48.7岁 ;病程最短 9d,最长 2 3年 ;所有患者均经 X线片摄影或 CT、MRI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2 .1 针刺 后溪穴、落枕穴均取同侧 ,申脉穴、阳陵泉穴均取对侧。患者取坐位 ,局部常规消毒 ,取 1~ 2寸毫针 ,后溪穴向劳宫穴透刺 1 .5寸 ,阳陵泉穴直刺1 .5寸 ,落枕穴与申脉穴直刺 0 .5寸。使其得气后 ,接 G680 5治疗机 ,后溪穴与申脉穴接负极 ,落枕穴与阳陵泉穴接正极。采用疏密波…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为常见病 ,近年来采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 39例 ,并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69例中男 38例 ,女 31例 ;年龄最小 45岁 ,最大 81岁 ,45~ 5 5岁 1 6例 ,5 5~ 70岁 45例 ,70岁以上 8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39例 ,对照组 30例。病程均在 6个月以上 ,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方法1 .治疗组( 1 )取穴 目窗 (双 )、四神聪 (左右 )、风池(双 )、风府。( 2 )操作 用 0 .35 mm× 40 mm毫针 ,风池穴针尖微下 ,向鼻尖斜刺 0 .8寸 ,风府穴直刺 0 .5寸 ,目窗与四神聪 (左右 )均沿皮向后刺 1寸 ,目窗与同侧神聪为一对 ,接通 G680 …  相似文献   

11.
中药合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刺廉泉治疗中风失语患者 2 0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5 8岁~ 81岁 ,平均 73岁 ;病程 2周以内者 5例 ,2周以上者 15例。诊断标准 :头部CT提示 :脑梗死。临床表现为失语或语言不利 ,伴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不仁等。2 治疗方法自拟涤痰饮 :橘红、竹沥、半夏、胆南星、天竺黄、茯苓、枳实、礞石、陈皮各 10g,大黄 5g ,远志、石菖蒲、僵蚕各 6g。 1剂 /d ,水煎服。配合针刺廉泉穴 ,以 2寸针向舌根斜刺 0 8寸 ,点刺不留针 ,每日 1次 ,半月为 1个疗程。3 治…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阳萎 56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6例患者年龄 2 2岁~ 52岁 ;病程 <3个月者3例 ,3~ 6个月者 2 2例 ,6个月~ 1年者 2 5例 ,>1年者 6例。均曾经多方治疗无效。全部患者经泌尿生殖系检查均排除了器质性病变 ,其中 2例有中风病史。治疗方法取中极、阳陵泉为主穴 ,病程较长者配用足三里、太溪。患者仰卧位 ,穴位消毒后 ,中极穴直刺 0 .8~ 1 .2寸 ,捻转法运针 ,加中弱刺激量 ,使针感直达龟头部 ,留针 30 min,出针后揉按针孔。阳陵泉穴直刺 1~ 1 .5寸 ,中等刺激量 ,待觉针下沉紧后留针30 min,出针后揉按针孔。每日…  相似文献   

13.
火针治疗中风后遗指趾肿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3):125-125
笔者有幸北上赴京进修深造 ,得见北京针灸大家贺普仁善用火针之术 ,为同行称道。余学习后试用于临床 ,效果甚佳 ,现介绍用其治疗中风后遗手指足趾肿胀如下。1 一般资料2 6例患者中 ,男性 1 8例 ,女性 8例 ;年龄5 0~ 60岁 5例 ,61~ 70岁 1 5例 ,70岁以上 6例 ;脑梗塞 1 9例 ,脑栓塞 1例 ,脑溢血 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MRI诊断确诊。其中病程均超过 6月 ,为中风后遗症 ,最长者达 1 0年之久 ,所有患者均有手指足趾肿胀。2 治疗方法医者先将患者瘫痪肢体的八风、八邪穴用0 5 %碘酊常规消毒 ,然后持苏州产华佗牌 2 6号1寸不锈钢粗毫…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球麻痹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 ,中风后所导致的症状复杂 ,中风后出现的吞咽困难 ,饮水发呛 ,构音障碍 ,声音嘶哑这一组症状谓球麻痹的表现。近十年来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球麻痹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资料完整的 6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所观察的病例 ,均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CT或MRI证实。所观察的 68例病人 ,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 30例 ,年龄在 41~ 74岁 ,平均 63 2岁 ,病程最短的 2天 ,最长的 7个月。其中 1 6例为脑梗塞患者并曾有脑出血的病史 ,1 0例脑出血患者并曾有过脑梗塞病史 …  相似文献   

15.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肺结核中毒症状3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结核病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咳嗽、食欲不振、盗汗、乏力等 ,临床经西药抗痨治疗要较长时间才能够消失。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肺痨多阴虚的病理表现 ,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结核中毒症状 ,除盗汗治愈外 ,其它症状均能在较短时间内消失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组 3 8例 ,男 2 2例 ,女 1 6例 ;年龄 2 0~ 45岁之间 ,平均 3 7.3岁 ;均为病程在 3个月以内的初治患者。对照组 3 5例 ,男 2 5例 ,女 1 0例 ;年龄 2 5~ 5 3岁 ,平均 41 .3岁 ;病程亦为 3个月以内的初治患者…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 1 996年1 0月~ 2 0 0 0年 5月 ,将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 1 0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结果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0 0例患者中住院治疗 86例 ,门诊治疗 1 4例 ,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1]。其中治疗组 5 0例中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年龄 8岁~ 45岁 ,平均 2 4 .72± 9.95岁 ;病程 7天~ 2年 ,其中小于 1个月者 41例 ,1个月~半年 6例 ,半年以上~ 2年 3例。对照组 5 0例中 ,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 1 0岁~ 45岁 …  相似文献   

17.
颈三针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40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泽宁 《中国针灸》2001,21(2):126-126
假性球麻痹即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 ,常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 ,临床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进食发呛为特征。笔者自 1990年开始采用颈三针为主治疗中风并发假性球麻痹 4 0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4 0例 ,全部为住院病人 ,均经头颅CT确诊 ,其中脑梗塞 2 6例 ,脑出血 10例 ,复合性中风 4例。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4 8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半年。血流变学检查主要指标均有明显异常。2 治疗方法针刺主穴 :廉泉、哑门、风池。配穴 :内关、丰隆、三阴交。患者先取仰卧位 ,首…  相似文献   

18.
调神通络针刺法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神通络针刺法是一种将头针与体针相结合用于治疗中风病的针刺方法 ,是由我院郭恩吉教授创立的 ,它在改善中风病人甲襞微循环方面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患者均经 CT或 MRI证实为脑梗塞及腔隙性脑梗塞 ,其中男 32例 ,女 18例 ,发病年龄在 35~ 78岁之间 ,病程 2天~ 6个月。2 治疗方法5 0例病人均采用“调神通络法”治疗。头针取顶中线 (百会向前至前顶 )、顶斜 1线 (百会前斜下 4 5度 ,长 1、5寸 )、顶旁线 (距顶中线 2、2 5寸 ,承灵穴与正营穴连线 )、顶斜 2线 (承灵穴外斜下 4 5度 ,长 1、5寸 ) ,体针取风池、臂、…  相似文献   

19.
解语丹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风失语 ,是指由于大脑皮层言语功能区病损而导致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残缺或丧失的现象。中风后失语临床非常多见 ,约占中风的 1/ 4以上 ,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读和失写。笔者自 2 0 0 2年以来运用中药解语丹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失语 4 9例 ,并设对照组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收集 89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会诊病人 ,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其中治疗组 4 9例中 ,男 30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5 5岁 ;病程在 3个月以下 35例 ,3~ 6个月 10例 ,6个月以上 4例。对照组 4 0…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呃逆在中风急性期较常见到 ,其病因较复杂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就我院 1 995~ 2 0 0 0年运用中药化痰降逆止呃汤辨证治疗中风急性期出现顽固性呃逆者 3 8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3 8例均是急诊住院但神志清醒的中风 (中经络 )患者 ,均经临床及头颅 CT明确诊断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经一般治疗 ,如采用分散或转移病人注意力、吸入 O2 ,刺激鼻咽部使之呕吐 ,酌用镇静剂、解痉剂等呃逆无改善者。1 .2 一般资料  3 8例中 ,男 2 5例 ,女 1 3例 ;年龄49~ 78岁 ,平均 6 3 .6岁 ;中风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