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对MPR图像、VR图像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4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骨折118处,其中上颌骨骨折28处,下颌骨骨折18处,眼眶骨折18处,鼻骨骨折22处,颧骨骨折28处,蝶骨骨折2处,颞颌关节脱位2处。对比轴位CT、MPR、VR及联合使用两种三维重建方法对所有骨折显示结果,可以发现MPR、VR及联合使用两种三维重建方法对骨折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轴位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PR联合VR对颌面部骨折显示率最高,达99.1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两种方法相较于轴位CT扫描,均能明显提高颌面部骨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的表面遮盖法(SSD)、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icker公司PQ6000型螺旋CT机对4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在VOXELQ工作站上进行SSD、VR和MPR重建,观察骨折细节。结果40例骨折患者经临床确诊共发现85处骨折。40例病人中有11例为上颌骨骨折。在对85处骨折的显示中,MPR的显示率为81.2%(69/85),SSD的显示率为88.2%(75/85),VR的显示率为96.5%(82/85),3种方法联合使用的显示率为98.8%(84/85)。在对11例上颌骨骨折类型的判断中,2D-CT的判断正确率为45.5%(5/11),SSD的判断正确率为100%(11/11),VR的判断正确率为90.9%(10/11)。对其进行χ2检验后,3种方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的3种显示方法联合使用较单一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提高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分型价值和手术计划的制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附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技术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53例病人行螺旋CT薄层扫描,重叠重建(层厚3~5 m m ,间隔1~2.5 m m ),然后通过软件功能行三维重建(three- dim ensionalreconstruction,3D)。通过旋转三维图像从最佳角度来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周围结构关系。结果:外伤31 例,肿瘤6例,感染5 例,骨关节退行性变5例,先天畸形4 例,胆囊息肉1例,正常结肠1例。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3DCT)可作为横轴图像和二维重建图像的重要补充,它可更直观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对于骨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制定治疗计划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X线平片右上纵隔增宽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或CT增强扫描、心脏超声证实的右上纵隔增宽X线和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其中51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6例;侵袭性胸腺瘤致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胸内甲状腺肿瘤2例;升主动脉或无名动脉迂曲14例;胸主动脉瘤3例;肺动脉狭窄致主肺动脉扩张1例;右位主动脉弓2例;淋巴瘤4例;右肺纵隔型肺癌16例;隐匿型肺癌2例;食管下段癌致胸上段食管明显扩张2例;食管异物继发上纵隔脓肿2例。经CT平扫 增强扫描、手术、病理、心脏超声证实病例数分别为33、10、12、1例。结论CT扫描是诊断右上纵隔增宽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误诊或漏诊的 44例肝细胞肝癌 (HCC)病例的CT表现 ,探讨误诊和漏诊的原因 ,以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GEHispeedAdvantage螺旋CT机行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 2 5~ 30s行动脉期扫描 ,70s行门脉期扫描 ,而 3~ 4min行延迟期扫描。观察病灶的部位和强化方式。结果 :漏诊的8个病灶均 <1cm ,其中 3个病灶在多期扫描中均未能发现 ,其余 5个病灶因观察分析不仔细而漏诊。 9个病灶误诊为肝外病变 ,如肾上腺肿瘤、胃平滑肌瘤、胆囊癌和副脾。但这 9个病灶均有典型的HCC的强化方式。 2 2个病灶因强化方式不典型误诊为其他肝脏病变 ,其强化方式有 :动脉期强化明显 ,门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动脉期病灶边缘有环形或点状强化 ,门脉期和延迟期仍有持续强化 ;病灶始终无强化。另有 3例含大量脂肪成分误诊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HCC的特殊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是造成其在多期扫描中强化方式不典型而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了解其特殊的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以及仔细分析和阅片可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但在微小肝癌的检出和肝硬化结节与少血供HCC的鉴别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10.
11.
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结果:33例寰枢椎损伤中12例为多处骨折,4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C1骨折13例共17处,C2骨折16例24处,C2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6例。轴位C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T)显示单纯性寰枢椎关节脱位3、4、4、4处以及C1骨折17、16、17、16处以及C2骨折22、24、24、19处以及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5、6、6、6处。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寰枢椎骨折及脱位情况,可作为寰枢椎损伤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簿层双螺旋CT检查对鼻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鼻部外伤患者行螺旋CT检查,层厚1mm,螺距1:1,骨算法靶扫描,三维重建。结果 48例患者均经CT扫描显示了鼻骨骨折,其中,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32例,鼻颌缝分离36例,鼻间隙分离14例,鼻中隔骨折16例,眼眶骨折16例。结论螺旋CT3D重建能清楚显示鼻部及相邻器官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鼻部骨折的部位、移位情况及并发改变能细致、全面、准确地显示,可鉴别鼻骨滋养孔与骨折线,因而它是鼻部外伤性骨折准确而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能为术前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指导价值.方法 准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24例患者,术前行病变椎体的三维CT重建.结果 根据三维CT重建结果,11例患者为手术禁忌而放弃行PKP治疗,其他13例患者经测量得到相应数据,为手术者提供了精确的定位.结论 螺旋三维CT重建对PKP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颌面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颌面部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临床疑有复杂性颌面骨折患者(28例煤矿工外伤和22例交通事故外伤)于外伤后2-23(平均121h内均经64层螺旋cT平扫和三维重建(SSO)成像。依据手术所见,对比性分析了CT平扫与三维重建像对骨折部位、伴发骨折及骨折线的显示能力。结果50例疑有颌面骨折患者中,上颌骨骨折伴颧骨、眶骨骨折26例,上颌骨骨折伴颧骨、眶骨、鼻骨、额骨骨折14例,颧骨、眶骨、鼻骨骨折6例,颧骨、眶骨骨折4例。三维重建(SSD)像清晰显示了部分患者中cT平扫未发现的横向、斜向骨折线。结论cT三维重建成像能立体地、直观地显示复杂性颌面骨折的部位及伴发骨折,尤其在显示隐匿性骨折线方面明显优于CT平扫,因此,它能为制定精细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CT血管三维成像对上腹部肿瘤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三维重建对上腹部肿瘤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对27例上腹部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行MSCTA检查,并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27例患者共进行MSCTA检查及三维重建42次.共发现腹腔供血动脉解剖变异5例,栓塞治疗后肿瘤侧支动脉形成7支,腹腔动脉走行异常2例.MSCTA显示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结构、介入栓塞治疗后有无侧支血管的形成及来源优于DSA.结论 MSCTA检查及三维重建,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供血血管立体解剖图像,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胸部创伤病人行MSCT扫描,重建层厚2.5 mm,间隔1.25 mm,将数据传至专门工作站,对骨性胸廓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对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胸部创伤患者中,发现肺挫伤44例,肺撕裂伤4例,肺不张及肺萎缩11例,气胸27例,胸腔积液42例,肋骨骨折36例,肋软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6例,锁骨骨折3例,胸椎骨折1例。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移位,3D重建图像从各个方位显示了骨折的空间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肺部损伤情况,胸廓重建图像可以显示骨折的立体空间改变,两者相结合,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