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插管术(trachea intubation)为紧急解除上呼吸道阻塞,保证呼吸道通畅,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进行辅助呼吸的有效急救方法。是能否迅速成功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窒息,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的重要关键步骤,首要环节。现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气管插管288例的一些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期持续气管插管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5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早期持续气管插管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 (AOPP)致呼吸衰竭 5 3例 ,旨在推荐用此法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务必尽早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迅速以便捷面罩呼吸器接纯氧做辅助呼吸以改善缺氧状态 ,赢得插管时机。然后选用呼吸机支持呼吸 ,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做适当调整。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 ,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把握插管留置时间和拔管指征。结果 本组 5 3例 ,抢救成功率达 81%。结论 早期持续气管插管抢救AOPP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但须强调在插管成功后 ,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相应处理外 ,特别加强对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使用面罩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抢救严重创伤致呼吸停止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及转归。方法因严重创伤致呼吸停止65例患者的心肺复苏中,分别使用面罩球囊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成功率。结果 34例行面罩球囊辅助呼吸,死亡28例,成功6例;31例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死亡25例,成功6例,两种通气方式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面罩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在院前严重创伤急救中抢救成功率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艳 《临床护理杂志》2010,9(1):58-59,72
临床上,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窒息、心肺复苏、呼吸衰竭等危重症急救的常用措施,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首选措施。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由于口腔吞咽及自洁能力下降,口咽分泌物增多,为致病菌的大量孳生提供了条件^[1],极易导致口臭和口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气管插管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重度AOPP出现早期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预见性气管插管抢救、配合血液灌流、抗毒以及心肺复苏抢救。随机分为预见性气管插管抢救的为治疗纽60例,确诊呼吸衰竭后才行气管插管为对照组56例。并对两组最后出现呼吸衰竭的类型、程度、病死率等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组60例中,出现呼吸骤停、中间综合征等各型呼吸衰竭者其48例,但都因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早期已行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初期即行机械通气,其中有2例发展至严重缺氧性呼吸衰竭死亡。其余全部痊愈出院,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病死率为3.33%;对照组56例中,出现呼吸骤停、中间综拿征等各型呼吸衰竭共45例。死亡15例,均因脑缺氧时间长而死亡,病死率26.79%。两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呼吸衰竭程度及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抢救AOPP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呼吸功能不全时是气管插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我院ICU于1994年6月组建,共收气管插管患者78例,其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52例。我院采用的是一次性橡胶导管,在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以及对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我院ICU对78例带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郑月巧 《全科护理》2011,(30):2769-2770
在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当病人呼吸心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抑制和窒息等危急状况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赢得抢救和治疗时间。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护士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积极准确的配合,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但由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及并发肺部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且排出困难.直接影响通气效果。因此及时有效地将气道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成功的关键之一。我科2004-07~2005-08行机械通气抢救了7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口气管插管的呼吸衰竭患者。现就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的临床经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7年急诊抢救的5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结果:50例中初步心肺复苏的12例,最终康复出院的6例。结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该患者的原发病,心跳呼吸骤停时间,CPR的及时正确,电除颤的及时准确使用,及早气管插管以及脑复苏的正确及时实施有相关性。另外碳酸氢钠及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使用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救护士紧急气管插管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9月接诊的70例呼吸心跳骤停并实施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救医护人员紧急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的院内复苏成功率。结果:急救护士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与麻醉医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救复苏成功率高于麻醉医师组(P〈0.05)。结论:急救护士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了2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施行气管插管后插入胃管洗胃的方法.结果 24例重症中毒患者置管均顺利,未发生胃液返流窒息,亦无继发性肺部感染,22例因早期得到有效及时治疗而治愈出院,只有2例因服毒量过多且送治较迟而在入院1d内死亡.认为新的插管洗胃方法既保证了洗胃过程的顺利进行,又可使呼吸衰竭者从气管导管直接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呼吸衰竭者通过气管导管持续供氧,分泌物多者及时吸痰,为抢救成功带来更多希望.  相似文献   

12.
李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9):7197-719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快速复苏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首先快速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后气管插管、气囊面章加压给氧,配合肾上腺素针剂、纳洛酮针、多巴胺针剂气管内滴入;复苏后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65例患儿,治愈55例,好转7例,家属放弃治疗3例。结论:气管插管、气囊面罩加压给氧是抢救新生儿窒息最有效的措施,争取复苏时间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给予脑出血患者以生命支持及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清理口腔呕吐物,必要时现场气管插管保护气道;脱水降颅压;适当控制血压;呼吸衰竭者给予球囊加压辅助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启动心肺脑复苏方案;合理转运。结果177例脑出血病例住院后基本痊愈84例,部分恢复69例,死亡24例,抢救成功率86.4%。结论正确的院前救护对有效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治疗,旨在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分析2005-08/2007-08期间笔者对79例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从开始复苏时间及气管插管操作的耗时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79例中27例患者在一定时间恢复心搏,窦性心律恢复时间3~31min,27例患者中17例恢复呼吸,自主呼吸恢复时间0.5~49h,17例心肺复苏(CPR)成功的患者中9例患者恢复意识,恢复时间1~6h。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复苏时间和方法、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耗时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无创通气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用于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呼吸衰竭患者20例,经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吸氧治疗无明显缓解,以BiPAPS/T30(RESPIRONICSINC)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呼吸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加呼气末正压,以面罩接呼吸机进行呼吸辅助,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心电图等。结果:14(70%)例患者呼吸衰竭缓解后脱离无创通气,6例改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无创通气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应用无创通气进行呼吸辅助安全、有效,可减少气管插管,其效果介于面罩给氧和有创通气之间,可以作为二者之间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无创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30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监测患者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结果:30例患者在经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28例(93.33%)症状好转,呼吸减慢,氧分压升高至9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甚至正常,2例行有创通气治疗。4例发生面部皮肤压疮。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Ⅱ伴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效果,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8例手术后并发AR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例行无创机械通气,4例行经口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3例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患者于手术后第5天死亡,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6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ARDS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肺部疾病心搏呼吸骤停的特点、病因及复苏中采用早期气管插管,对46例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存活率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早期气管插管及相应的复苏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复苏成功40例,占86.95%;存活出院22例,占47.82%;(脑复苏成功20例,占43.48%).经统计学处理,复苏成功与否与复苏开始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有关.结论:慢性呼衰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肺栓塞是其主要原因.复苏开始的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是影响急诊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及呼吸肌麻痹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中建立人工气道的必要方法之一[1,2].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心搏停止,保持气道通畅的有效措施,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使病人迅速恢复呼吸和供氧,并随时从气管及支气管吸出分泌物,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病人的氧合功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导管的管理,及时有效的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抢救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护士熟练的配合、细致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常需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在延长的机械通气过程中,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有的病例由于呼吸肌疲劳尚未完全恢复而需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撤机过程反复。如果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到一定时间后及时拔除气管内导管,改用经鼻罩/口鼻罩无创通气来辅助通气,可望有效地避免人工气道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和VAP。作者采用有创一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性脱机,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