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ET和PET/CT是一种以全身、功能性扫描为特征的显像技术,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 PET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势,可用作全身代谢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检查,而PET/CT融合了解剖和功能显像,进一步提高了优越性。在全身性疾病——淋巴瘤的诊治中,PET和PET/CT对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优于CT等传统影像技术,因而PET和PET/C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并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PET/CT是将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和CT(Computed Tomography)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影像设备。PET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的生理、病理、生化、代谢改变;多排螺旋CT则可显示机体精细的解剖结构。PET/CT实现了PET图像和CT图像的同机融合,形成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PET通过与CT结合,提高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同时缩短检查时间;CT与PET结合,则提高对病灶的  相似文献   

3.
张永克  厉红民  郑磊  陈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15-3616
目的:回顾了156例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探讨CT在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PETCT显像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显像均发现恶性肿瘤病灶,PET与CT均有肯定诊断结论的占75.0%,CT独立诊断的占5.1%.CT扫描能减少PET假阳性的误诊和假阴性的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论:PET和CT图像的融合弥补了彼此在临床应用中的弱点,CT提高了PET/CT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熊灿  周力  陈晓琴 《贵州医药》2012,36(12):1140-1142
腹水原因是临床疑难杂症之一,通过传统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临床上大部份腹水患者可明确病因,但仍有少数患者的腹水原因难以确诊,而及时的明确病因对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与螺旋CT的精细结构显像两种显像技术融为一体,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从而对疾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1].为探讨PET/CT技术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我们对15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PET/CT检查、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10例患者PET/CT检查的护理指导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PET/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功能性影像诊断方法。它集中了核物理、放射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优势。PET/CT检查属于临床核医学,是医用辐射的一种[1]。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学示踪剂,探测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以达到从分子水平上观察细胞的代谢活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护士应做好检查前后各种准备工作,护理准备工作的质量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PET/CT联合MRI检查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9例,进行MRI、PET/CT及PET/CT联合MRI 3种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肺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 PET/CT联合MRI、PET/CT及MRI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5.6%、76.4%及67.6%,PET/CT联合MRI诊断敏感度最高;诊断的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ET/CT联合MRI检查(86.3%)、MRI(77.2%)及PET/CT(70.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MRI与MRI在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MRI与PET/CT检查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联合MRI在肺腺癌诊断中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独检测的不足,有助于更好地诊断肺腺癌。  相似文献   

7.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BAC)是肺腺癌的一个特殊类型,占原发肺癌的2%~10%。国内外文献将其分为孤立型、弥漫型、炎症型。随着PET/CT在肺癌诊断的广泛应用,其中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solitary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SBAC)作为BAC影像学表现中的一种分型,临床已较常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3例BAC患者的PET/CT检查结果,以探讨其PET/CT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CT有机的结合于一体的无创性影像检查设备.PET提供的心肌灌注显像和CT血管造影(CTA)均可作为冠心病诊断、介入治疗筛选及预后评估的安全、无创的方法.但这二种方法单独应用均有一定的局限性[1],二者结合即PET/CT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不仅反映缺血心肌的部位、范围、程度,而且反映心肌状况及心功能状况,明显提高了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预测能力.我院2006年3月~2006年8月对10例患者行PET/CT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86+88-86,88
目的 通过探析PET/CT在肺癌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为诊断肿瘤疾病提供临床依据,使PET/CT技术更好的为肿瘤患者服务.方法 病例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6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5例,经过临床和病理确诊后,分别对患者进行PET/CT扫描后,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重建的CT图像进行阅片.结果 PET/CT鉴别诊断良、恶性肺内肿块或结节的敏感性为97.92%,特异性为93.7%,准确性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7.92%,阴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 PET/CT技术对肺部肿瘤的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期结果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后应用PET/CT的意义。方法68例N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ET/CT对放射治疗实施引导,对照组采用常规CT对放射治疗实施引导,2组患者在放疗完成后均给予PET/CT与CT复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靶区(GTV)与计划靶区(PTV)以及接受20Gv照射肺体积占全肺的百分比(V2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小(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2,P=0.014),以研究组疗效更显著;研究组经PET/CT与cT复查分别发现残留病灶57个与41个,分别发现新病灶62个与40个,PET/CT与CT复查发现残留病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43,P=0.024);PET/CT与CT复查发现新出现病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12,P=0.01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前应用PET/CT对提高治疗有效率以及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均非常有益,而放疗后应用PET/CT则有利于发现残留病灶与新病灶,其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是鉴别良恶性肿瘤、肿瘤分级、分期及预后判断较好的检查手段,但对肾脏肿瘤,由于部分肾细胞癌病理的特殊性,使18F-FDG PET/CT检查易出现假阴性,其灵敏度为40%~94%[1,2]。而CT双期增强扫描能明确提高肾脏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本研究将评价18F-FDG PET/CT联合CT双期增强扫描在肾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ET/CT在卵巢良恶性及交界性肿瘤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采用手术或者病理学确证的34例卵巢良恶性及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患者经PET/CT检测证实卵巢良性肿块17例,肿瘤直径为3~22cm;恶性肿瘤15例,肿瘤直径为2~30cm;交界性肿瘤2例,肿瘤直径为4~6cm。PET/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准确性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常规影像学检查相比,PET/CT的临床诊断灵敏度显著性较高(P<0.05),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T/CT对于妇科卵巢良恶性肿瘤以及交界性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身18F-FDGPET/CT和全身CT平扫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恶性肿瘤的检出效能。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3月行全身PET/CT检查并伴有检查前2周内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的患者30例。全身PET/CT显像和全身CT平扫均按5分法进行评分,并将血清肿瘤标志物测量值除以正常上限值以实现归一化处理。以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绘制全身PET/CT和全身CT显像评分的ROC曲线,计算二者曲线下面积,并比较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显像评分合并成两类:阴性(0、1、2分)和阳性(3、4分),分别计算全身PET/CT和全身CT相对于金标准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全身PET/CT及全身CT显像评分相对于金标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62(0.821~0.995)和0.917(0.757~0.98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9)。二者的灵敏度均为80.00%(8/10),特异性均为100.00%(20/20),准确性均为93.33%(28/30),阳性预测值100.00%(8/8),阴性预测值均为90.90%(20/22)。结论全身PET/CT和全身CT平扫在预测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病变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初诊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17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PET/CT检查,比较PET与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分别为95.51%,91.86%,92.39%,95.18%,93.71%;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分别为75.29%,73.33%,72.73%,75.86%,74.29%;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ET,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UVmax值明显高于Ⅰ、Ⅱ期,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SUVmax值明显高于Ⅰ期,不同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CT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基因芯片解析在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中的联合应用,解析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重点。方法解析洛阳市结核病防控中心收治的1例慢性全身散播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的结论。结果患者临床和慢性结核病的症状相符。全身PET/CT检查表明全身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病变,连及淋巴结、骨骼和双肺,行淋巴结、肺部、右髂后上嵴活检,病理显示肉芽肿病变。结论 PET/CT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对于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的护理要点,减少PET/CT检查的误读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6例行PET/CT检查病例的护理方法与步骤,检查是否有影响判读因素的发生。结果 206例患者均正确完成检查,无其他不良反应,检查图像清晰,均发现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结论正确细致的PET/CT围检查期护理是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高质量图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ET/CT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解放军第105医院肿瘤诊疗中心经病理诊断或随访证实的99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肺部病灶PET显像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 SUVmax )、CT显像,分析PET/CT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PET/CT和肿瘤标志物联合运用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PET/CT 检查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19%、77.78%、83.84%;肿瘤标志物( CEA、CA125、CA19-9、NSE、SC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42%、77.78%、84.85%;联合PET/CT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0%、83.33%、93.94%,与PET/CT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法明确病理诊断的肺部疾病患者,联合PET/CT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评估胰腺癌临床应用表现。方法选取临床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30例的PET/CT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胰腺癌患者中,胰腺恶性肿瘤24例,良性病变6例,PET/CT对胰腺癌诊断准确性为91%,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6%。结论 PET/CT为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分期、治疗后复发诊断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In Room CT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技术测量分析头颈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摆位误差,并评价In Room CT在放疗中摆位修正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施行IGR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20例,每周1次于放疗前行EPID摄片后,行In Room CT扫描, 将EPID图像与DRR、In Room 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出摆位误差值。以In Room CT的误差值进行修正后放疗,放疗后再行EPID片的拍摄并与 DRR配准。计算三组数据的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放疗前EPID组与In Room CT组在X,Y轴方向配准结果较为相近(P>0.05),Z轴方向( P<0.05);通过修正前后EPID配准比较,应用In Room CT修正,缩小了放疗摆位误差,Y、Z轴方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n Room CT与EPID图像都能很好地验证放疗靶区位置。In Room CT图像可以分析三维方向的影像误差,降低了EPID图像因影像重叠对摆位误差所产生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磁共振成像(MR)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无创性的观察活体内器官的解剖情况,并且能够评价其功能,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现在PET图像和MR图像融合已成为现实,将彼此的特征性优点相结合,改善了PET图像不能精确显示人体各组织的准确位置及MR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